?

公共突發事件報道中新聞記者應具備的素養

2020-10-21 18:30許歡子
大東方 2020年3期
關鍵詞:能力素養記者新聞

許歡子

摘 要:在開展新聞工作中,新聞記者要具備較高的能力素養,進而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在新聞工作中,經常會發生公共突發事件,這對新聞記者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實踐中,作為新聞記者,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理念和認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為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做好準備。本文立足新聞報道工作實踐,從公共突發事件報道出發,旨在提升新聞記者綜合能力。

關鍵詞:公共突發事件;新聞;記者;能力素養

作為新聞工作者,在面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時候,要及時、準確、適當的進行應對,圓滿完成公共突發事件的應對和報道。作為新聞工作者,特別是新聞記者,要認清現代社會傳媒發展形勢,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在不斷的鍛煉中提升自身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能力,進而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新聞報道[1]。

一、現代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特點

(一)響應準備時間縮短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現代信息傳播的加速,公共突發事件往往具有突發性特征,對于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記者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而言,在發生公共突發事件之后,由于公共突發事件具有偶發性,記者經常面臨準備不足的情況,經常有記者倉促到現場進行報道,結果容易出現報道內容失實,甚至出現輿情危機的情況。

(二)新媒體快速發展

在發生公共突發事件的時候,由于現代新媒體快速發展,信息傳播速度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往往在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記者還沒有趕到現場,或者沒有制作出新聞的時候,就會有現場公眾通過自媒體發布相關的信息,對于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來說,造成了一定的挑戰,特別是在實效性方面,新聞媒體相比現場人員,也很容易出現信息滯后的情況[2]。

(三)要求新聞報道具有深度

正如前文論述的那樣,在發生公共突發事件的時候,由于現代信息快速傳播,新聞媒體和新聞記者往往不具有時效性方面的優勢,但是,現代社會新聞信息傳播正在呈現出新的趨勢,對于新聞媒體來說,對新聞報道的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記者,必須適應這種深度報道模式,為受眾提供更加專業和有深度的新聞報道,而不是局限于傳統的信息傳遞,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前新聞工作發展趨勢。

二、提升公共突發事件新聞記者素養的路徑

(一)充分利用現代媒體,適應媒體“去中心化”趨勢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傳播呈現出“去中心化”的趨勢,作為新聞記者,特別是開展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的記者,要適應這種發展趨勢,充分利用現代新媒體技術,提升新媒體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媒體,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利用新媒體傳遞信息,提升信息傳遞的時效性,應對社會公眾對公共突發事件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和自媒體了解公共突發事件的發展動態。作為記者,要保持信息上的通暢,傳統的信息傳遞渠道很難滿足新聞記者在公共突發事件的信息需求。作為記者自身,也要積極拓展信息來看,充分利用新媒體,了解事件的最新發展動態,進而提升公共突發事件新聞的綜合能力。在工作實踐中,為了應對公共突發事件可能帶來的情況,記者要提升新媒體操作能力和編輯能力,做到及時、準確的播報新聞,適應當前信息傳播發展趨勢[3]。

(二)提升自身新聞敏感度,及時應對公共突發事件

在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時候,新聞記者要提升自己的新聞敏感度,及時、準確把握新聞動態和新聞熱點,提升自身新聞敏感度,及時應對突發事件。新聞敏感度一直都是新聞記者的重要能力之一,無論是傳統新聞傳播方式還是新興媒體,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都是記者的基本素質,對于社會各界所發生的新聞事件,在公共突發事件中,新聞記者都要快速抓住新聞點,并進行真實報道。在新媒體的高速發展基礎上,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不再單一,從傳統的文字到廣播再到電視和網絡,讓新聞內容形成了視頻、音頻、圖像、文字等多種組合方式,新聞編輯記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鍛煉其新聞敏感度[4]。首先,新聞編輯記者要增加自身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這也是保證記者能夠第一時間抓住新聞信息的重要途徑,特別是時事新聞報道,其主體附近的對象都可以作為信息來源,擴大信息渠道是保證新聞時效性的主要因素。與此同時,新聞信息的真實性,需要記者通過多方面和論證,在剛接觸到的信息源頭階段進行調查和走訪,但是其真實性并不能保證,如果直接進行報道,很可能造成信息失實,這就需要新聞編輯記者要通過多方走訪調查來輔證初步階段的信息真實性,增加信息源頭和渠道是新聞公正與真實的重要保障。通過構建起科學的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體系,及時做好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預案,對于提高新聞報道綜合效能具有重要意義。

(三)提升新聞報道基本功,提升公共突發事件報道深度

在開展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中,作為新聞記者,要注重自身日常工作能力的培養,在日常報道中,努力提升和鍛煉自己,進而適應公共突發事件報道需求。公共突發事件雖然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但是并非沒有規律可循,在開展公共突發事件中,只是時效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在新聞基本報道要求和新聞要素上,公共突發事件新聞報道與普通報道仍具有內在的一致性。隨著現代社會信息的發展,“淺閱讀”現象在網絡信息傳播中十分普遍,作為新聞記者,相比自媒體在速度上并不具有優勢,因此要在公共突發事件深度報道方面下功夫,很多記者在日常工作中,忽視了自身能力素養的提升,文學基本功和新聞報道規范性都有待提升,這些都是記者日常應該加以訓練的,也是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重要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新聞工作者,作為新聞記者,要培養自身的新聞敏感性,提升自身快速響應能力,及時做好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真正及時、準確的進行新聞報道,切實提升新聞報道綜合效果。在工作實踐中,要堅持理念創新和行為創新,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在發生公共突發事件的時候,做到及時響應和應對,切實提高新聞報道能力,適應當前新媒體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田華.試論新聞記者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正能量的傳播[J].世紀橋,2016(1):90-91.

[2]張旭陽.突發公共事件中社會角色對網民信任及行為的影響——基于三個城市問卷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新聞記者,2018(6):75-82.

[3]吳鵬.公共突發事件的新聞記者報道把握[J].華章,2013(16):318-318.

[4]夏德元.突發公共事件中微博傳播的若干規律[J].新聞記者,2014(6):25-31.

(作者單位:臨滄市雙江縣廣播電視局)

猜你喜歡
能力素養記者新聞
淺談企業政工師應具備的能力素養
企業政工師能力素養分析
電視編導與記者的區別
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分析及闡述
“互聯網+”時代新聞采訪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新聞版權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解構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