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美術傳承與發展的探究

2020-10-21 00:03沈文革
大東方 2020年3期
關鍵詞:技藝民間美術

沈文革

摘 要:本文從民間美術的起源與發展入手,探討了我國民間美術的傳承方式,論述了其發展的現狀,并指明了其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民間美術;傳統傳承方式發展

民間美術是相對于宮廷美術、文人美術等美術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發性的,直接來源于人民大眾的美術形式。千百年來形成的將藝術強分尊卑,將民間美術視為粗俗簡陋東西的觀念使民間藝術的活力受到損害,許多優秀的民族美術成果不能保留下來,特別是工業革命之后,民間美術被視為落后的手工業而遭到拋棄。民間美術作為 中國 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其藝術價值遠遠超越了民間美術本身,具有極為豐富的哲學、美學、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和人類文化學內涵,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結晶。

一、傳統民間美術的傳承方式

㈠言傳身教

民間美術是一種帶有原發性的美術形式,它在傳承的過程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自誕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把詡魃斫獭笔侵袊癖娮鋈撕陀说淖谥己褪侄?,民間美術同其它民間文化一樣一樣也沒有脫離這一傳統?!把詡魃斫獭痹诿耖g所承擔的技藝傳播作用,體現在以家庭為中心的技藝傳承環境中,是師徒、父子關系直接傳授的方式。從事民間美術創作的大多是沒有受過正規文化 教育 的農民,其創作經驗不可能通過文字進行傳播,技藝的交流只能通過“口頭”這一最為直接儉樸的方式將其技術經驗傳播給下一代??陬^語言不需雕飾,自然 隨性,因此能更生動直觀的交流技藝。在這言傳的過程中民間藝人們創作了一些便于記憶的口訣,可以讓被傳播者比較方便記憶起創作的規律,是對民間美術技藝規律的高度概括,如惠山泥人的創作口訣,關于泥人造型要“先開相、后裝花,描金帶彩在后頭”;用筆要領“直線要直、曲線要曲”施彩講究“紅要紅得鮮,綠要綠得嬌,白要自得凈?!泵耖g皮影口訣:“若要娃娃惡,鼻子挨眼窩”、“文人一根釘武人一張弓”等等。在民間的師徒傳承中“身教“的情況可能比“言傳”多的多。在很多民藝傳播者自身文化和能力的限制他們或不能準確的表達出其技術精要的情況下,以實際操作來教育徒弟,徒弟觀察師傅技藝的“身教”就成為民間美術主要的傳播方式之一。

㈡文字、圖譜記載

殷商之后,文字的出現為民間美術的傳播奠定了深厚的媒介基礎,民間美術也出現了借助文字傳播的方式,大大擴展了其傳播的范圍。出現了一些記載民間手工藝的 理論 專著和民間創作者所作的藝譜,前者帶有官方修飾的痕跡,如先秦時期的《考工記》、唐代《工藝之法》、明代《天工開物》等而藝譜以物相傳的民間美術,主要是通過譜子的形式傳播的,如畫譜、剪花樣譜、影戲譜、年畫版樣等等,這些民間藝術形式都有程式化的范本有的是集體的創作總結,有的是名藝人親手繪制的,有的則是借鑒其它藝術形式而從程式化的模式中套用而來的。②童雖其來源不一,但都是經過不知多少代人的日積月累而逐漸積淀、完善和再創作而形成的摹本,這種傳播形式有利于普及和傳播。有利于民間藝人的交流。

㈢民藝品傳播

民藝品傳播和圖譜傳播一樣屬于以“物”為媒介進行的傳播。但是它并不是在創作者內部的傳播,而是通過這些藝術品的購買者而將民間美術的技藝帶到四面八方。這種參與商品交換,又不局限于行業內部的傳播方式,使民間美術的傳播方式更加廣泛,其社會功能也隨之增強了。

二、民間美術發展現狀

當代的民間美術保護者和美術理論家多是將民間美術作為一個古代生活形態的活化石來進行 研究 和保護,民間藝術品已經成為傳統藝術的一部分而保存在博物館之中,見證著一個古老文明曾經出現的輝煌。民間美術雖然作為一種傳統文化而被人們保護和 學習 著,但實際上,它的發展卻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境地。很多人對它的喜歡只是出于對一個存在著文化隔膜的逝去年代的懷念,民間美術在當代已經失去了其實用性,它和當代 社會 的經濟基礎與文化狀態都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在這種缺乏時代經濟與文化背景的情況下,民間美術變成了一種針對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被藝術家與文化工作者們所重新提起的“帶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很多專家對已經衰落了幾十年的民間美術進行了重新整理與研究,這些工作對民間美術的保護與振興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這種不分精華與糟粕的保護方式使我們看到的民間藝術并不能完全代表我們民間美術的真實發展狀態。甚至有些藝術工作者為了西方媒體對于“神秘東方文化”的好奇心和對“他者文化”的觀賞需求,而制造了一些“偽民俗”的藝術作品,混淆了媒體的視聽,使我國的普通民眾不能產生文化的認同感,而對民間美術的發展處于漠然的狀態。

三、民間美術發展的方向

各民族的藝術都屬于世界藝術榷體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獨特藝術特色,才能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 歷史 地位。民間美術作為具有原發性與地域性的美術形態,是我國本民族藝術的最佳代言人。民間美術在當代社會的發展成為我國藝術界與文化界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在工業社會與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傳統手工藝與工業社會的對立,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既不能放棄民間藝術形式,也不能違背社會規律,試圖以民間美術來代替大工業時代的產品。要使作品更具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必須站在現代文化的角度對傳統作更深入的研究,尋找工業文明與民間美術之間的互補點。工業文明帶來了商品的大量生產與簡單復制,而這種簡單枯燥的文化形態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工業文明所帶來的不應該只是一種帶有實用主義色彩的產品形式,它同時應該代表一種帶有審美色彩的人文精神。民間美術以其豐富的審美形態與人文精神,而成為工業文明的有效補充,工業文明以其時代感與社會性而引導著民間美術的發展。兩者的互補使人類文化最終向著一個更加健全、完美的方向延續。

(作者單位:山東省單縣文化館)

猜你喜歡
技藝民間美術
美術篇
傳授技藝
傳統技藝:匠心傳承 技精藝湛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黃楊木雕的傳統技藝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