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拉特·奧古賈瓦詩歌《整理行裝,踏上歸程》賞析

2020-10-21 00:03王佳瑞
大東方 2020年3期
關鍵詞:戰爭詩歌

王佳瑞

摘 要:布拉特·奧古賈瓦擁有多種身份,他既是一名優秀的詩人,也是一名優秀的歌手?;谶@一點其詩歌風格既有傳承,又有創新與發展。將其同類型詩歌加以翻譯、比較,具有較高的借鑒、學習意義。

關鍵詞:俄羅斯文學;戰爭;詩歌

一、原文及譯文

А мы с тобой,брат,из пехоты,

А летом лучше,чем зимой!

С войной покончили мы счеты,

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

Война нас гнула и косила.

Пришел конец и ей самой.

Четыре года мать без сына.

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

К золе и пеплу наших улиц

Опять,опять,товарищ мой,

Скворцы пропавшие вернулись.

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

А ты с закрытыми очами

Спишь под фанерною звездой.

Вставай,вставай,однополчанин,

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

Что я скажу твоим домашним?

Как встану я перед вдовой?

Неужто клясться днем вчерашним?

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

Мы все войны шальные дети

И генерал,и рядовой.

Опять весна на белом свете.

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

我與你是同一個兵營的兄弟,

夏天的炎熱總比冬天的寒冷好受些。

如今我們告別戰爭,

請整理行裝,踏上歸程吧!

戰爭讓我們斜了背彎了腰,

而它終于結束了。

四年來,母親沒有兒子的陪伴,

請整理行裝,踏上歸程吧!

杳無蹤影的椋鳥終于又歸來了,

又回到了我們布滿塵埃與灰燼的街道。

我親愛的同志,

請整理行裝,踏上歸程吧!

你卻閉著雙眼,

沉睡在祖國的星辰之下。

起來吧,起來吧,我的戰友,

請整理行裝,踏上歸程吧!

我該如何面對你的家人,

我該如何面對你的寡妻?

難道要讓我兌現昨日的誓言?

請整理行裝,踏上歸程吧!

我們都是因戰爭而失去理智的孩子,

無論將軍,還是士兵。

春天又一次來到了,

請整理行裝,踏上歸程吧!

二、結構方面

(一)交叉韻的使用 交叉韻是俄羅斯詩歌中常用的一種押韻手法,也就是第一、三行押韻,第二、四行押韻,韻式為abab,如費特的《傍晚》(節選):

Прозвучало над ясной рекою,

Прозвенело в померкшем лугу,

Прокатилось над рощей немою,

Засветилось на том берегу.

明亮的河面上水流淙淙,

幽暗的草地上車鈴叮當,

寂靜的樹林上雷聲隆隆,

對面的河岸閃出了金光?!?」

如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節選)

《Мой дядя самых честных правил,

Когда не в шутку занемог,

Он уважать себя заставил

И лучше выдумать не мог.

我的伯父他規矩真大,

已經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還非要人家處處都尊敬他,

真是沒有比這更好的主意。[2]

綜合而言,俄語詩歌中的交叉韻有以下作用:

1.交叉韻使得音聲顯得整齊和諧,形成一種朗朗上口的音樂美。本詩的交叉韻中頻繁出現韻腳 -ой,從各詩節中交叉韻的韻腳變化來看,重復同一韻腳使本詩作在行文方面顯得更為流暢,情感回環往復,讀聽起來更能給人以一種撼人心魄的厚重感和情感的濃郁感;

2.交叉韻的使用豐富了詩歌語言的內涵。在詩歌中,當使用第五格時會出現特殊情況,如《傍晚》中река一詞的五格有рекой,рекою兩種變體形式,但此處為了押韻的需要,使用了較為特殊的рекою這一變體形式;

3.交叉韻的使用有利于詩人感情的抒發。本詩中因為使用反復手法,每一節中反復吟詠“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因而使用了大量-ой 韻腳。韻腳的押韻與反復手法相得益彰,能使讀者更深切地理解到作者所要抒發的對久違的家鄉的眷戀以及歸心似箭的思鄉情懷。

4.布拉特·奧古賈瓦本身是一位說唱歌手,其詩歌大都被改編成了膾炙人口的歌曲(如《Голубой шарик》),其詩作的特點是,歌詞的韻律不僅符合音樂歌詞的要求,更能使得歌曲傳唱度提高。

(二)反復手法的使用 本詩中使用反復手法,不斷反復“Бери шинель,пошли домой!”一句。在詩歌中反復手法的使用比較常見,其作用主要是為構建詩歌整體框架、抒發作者感情。構成整齊的詩歌格式,從而成格律美。

(三)第一人稱的主位敘述 詩歌中常用第一人稱來敘述,給人以親身經歷之感,但在本詩中敘述主體有所不同,本詩中是以“戰友”身份來敘述另一位已故戰友的戰爭經歷,這種寫法更能渲染出悲傷的基調,即一個傷心無助的“我”與一個已故長眠的戰士之間的對話。若以“死去的我”作為敘述者來看,本詩的后三小節則需更換寫作內容,使得本詩后三小節的抒情作用大大減弱,無法讓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四)敘事手法的使用 敘事詩是根據詩歌內容有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劃分出來的一類詩歌類別,它在俄羅斯詩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敘事詩的特性在于,首先,它與抒情詩不同,它是通過一個完整的故事來流露和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不乏大量意象的使用(本詩中:行裝、母親、妻子等)以及諸多的暗喻;其次它不同于傳統的敘事性小說,它所描寫的人物形象沒有小說鮮明、細膩,但它所表達的感情色彩會比傳統的敘事性小說更為濃烈,使人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感受到詩人濃烈的情感。本詩是一首典型的敘事詩,它敘說了“我”的戰友犧牲后,“我”的所感所為,從中映射出來作者對已故戰友的深厚情誼及其歸心似箭的思鄉情感。

三、意象的選擇

1、戰士 作為戰爭題材的詩歌,戰士自然是敘述的主體。本詩選取的是在戰爭前線流血犧牲的普通戰士,而非指揮戰役的軍官。戰士作為戰爭的主體,他們大多出身于平民,與人民群眾有著天然的血肉聯系,也從側面反映出這次戰爭的正義性與必要性——為人民而戰、為國家的危急存亡而戰;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作者心系家國安危、銘記歷史、感悟歷史、珍愛和平的優秀道德品質。

2、母親、妻子 “母親”、“妻子”的形象是俄羅斯文學中最常見的一類形象。俄羅斯向來在戰爭題材的作品中歌頌母親、歌頌女性。但此處母親的形象不單單是指有生命的、現實意義的母親。此處的母親還可指代祖國,即俄羅斯文學藝術中常出現的“俄羅斯母親” 形象。偉大的衛國戰爭開始后,“俄羅斯母親” 逐漸超越了俄羅斯原有的民族邊界,成為各加盟國共同的 “蘇聯母親”。冷戰時期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共修建了20多座以 “祖國母親” 為形象的巨型雕塑,其中最著名一座便是名為 《祖國 母親在召喚》。它坐落于伏爾加格勒馬馬耶夫崗上,雕塑高約 87 米、重量超過 8 000噸,其主體為左手水平伸展、右手高舉利劍的 “祖國母親”。這是全世界最 高的雕塑之一,也是目前沒有宗教色彩的最高雕塑。這座巨型雕像充分表現出蘇聯人民在祖國母親的強大感召下奮不顧身、英勇衛國的偉大精神和堅定信念[3]。

但在本詩中 “母親失去兒子” 一句塑造了一個可憐、孤單、無依無靠的有生命的母親形象,也塑造了一個因戰爭而傷痕累累、損失慘重的祖國母親的形象。

中國歷史上曾經歷過與前蘇聯衛國戰爭相同的歷史階段,即抗日戰爭??v覽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詩歌作品,其中也有不少以婦女為直接描寫對象的作品,如:

中國婦女抗敵歌 ? ? ? ? 郭沫若

上前線,

上前線,

帶著我們的針,

帶著我們的線,

為前敵將士,

縫衣千萬件。

使他們無勞后顧,

把戰壕變成樂園。

站起來,

站起來,

戰到最后一天,

守到最后一天!

上前線,

上前線,

我們也能提槍,

我們也能仗劍。

困獸猶能斗,

何況呈人面?

中華民族的死生,

擔負在我們雙肩。

站起來,

站起來,

戰到最后的一天,

守到最后的一天!

上前線,

上前線,

已到生死關頭,

已到存亡界線,

玉碎未必全碎,

瓦全何嘗全?

祖國縱使成焦土,

留得精神能再建。

站起來,

站起來,

戰到最后的一天,

守到最后的一天。[4]

該詩沒有用大量篇幅著重指出“女性”,但從“帶著我們的針,帶著我們的線,為前敵將士,縫衣千萬件?!边@幾句可以看出女性在戰爭的后勤保障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但郭詩與布詩最大的不同點在于,郭詩中將女性形象與祖國形象分開來進行敘述,使得其抒情意圖更加鮮明突出、抒情意味也更加濃郁。

4、兒子 上文中已經陳述,布詩中的母親形象不單單是指現實意義上的母親,也同樣代指崇高意義上的祖國母親。因此,此處兒子的意向也就并不單指與“母親”一詞相關聯的兒子,也指的是人民、土地、自然、故土等等,也反映出俄羅斯全國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與災難;也映射出了俄羅斯人民的厚重深沉的鄉土情懷。同樣的主題在俄羅斯當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的作品中也體現得非常鮮明,如拉斯普京認為,農村是涵養俄羅斯傳統文化、精神根系和血脈的地方,也是保留、繼承和發揚傳統道德的地方。俄羅斯人對鄉土的眷戀、對于生死、過去與未來、發展與進步以及對古老的道德的崇拜等,無不凝聚著俄羅斯人對鄉土的眷戀。[5]

5、鳥 鳥意象的選取在我們所分析的這首詩作中顯得極為巧妙且別出心裁。俄羅斯文學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動物形象,這與俄羅斯民族本身的文化傳統與文學發展歷史密不可分。在古代,俄羅斯先民曾經信仰多神教,他們將動物視為某些神靈的化身,提倡人與動物的平等地位,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這不僅影響了隨后“生態文學” 在俄羅斯的興起,而且動物的意象也成為后世諸多作者美好情感與理想的寄托。在戰爭期間,由于戰火紛擾,萬物凋零,鳥兒紛紛四處逃散。此處的鳥歸來暗指戰爭的結束,春天到來,體現出詩作者對戰后光明和諧美好生活的一種希望與憧憬。

四、情感主旨 本詩創作于戰爭結束之后,詩作通過一個戰爭生還的士兵與死去戰士進行對話的場景,從多方面來控訴戰爭的慘絕人寰,對人的身心造成的不可逆轉的創傷,進而給人以警示作用。全詩在呼吁和平的同時,也呼吁世人知曉歷史、感悟歷史、銘記歷史,記住戰爭帶給人們的慘痛教訓,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即使在和平的當下,也具有極高的勸誡性和呼吁性。

本詩的最后一個小節極其富有韻味,“我”已經幫助 “我”的戰友料理完后事,“我” “整理行裝,踏上歸途” 的 “歸程”究竟在何處呢?這一結尾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遐想——亦或是解甲歸田,亦或是再一次去料理其他戰友的后事等等。無論何種情況,“我”的形象永遠都是樸素、忠誠而善良的,這是符合俄羅斯民族的性格的,也是符合世界各民族性格的,因為,愛好和平,厭惡戰爭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共同期盼和追求!這首詩的升華意義也許正在于此。

結語

“珍惜和平、遠離戰爭”是當下全世界人民的追求與訴求。在當下仍有許多地區有小規模的沖突時,我們更應該珍惜和平、珍視和平,讓和平的種子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發芽,讓“和平”這一偉大的力量消滅一切陰霾,讓人全世界人民能夠享受同一片藍天、感受同一縷陽光,擁抱同一片土地。

參考文獻

[1]《俄羅斯詩學研究》,曾思藝,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2]《葉甫蓋尼·奧涅金》,[俄]亞歷山大·普希金,上海譯文出版社,2018。

[3]《“俄羅斯母親”在戰爭中的形象與作用》,王海媚,《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6.1

[4]《抗戰詩歌》,劉增杰選釋,河南大學出版社,2005

[5]《淺析拉斯普京在《告別馬拉焦》中蘊含的鄉土情懷》,張揚,《青年文學家》,2017年第29期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外語學院)

猜你喜歡
戰爭詩歌
我和詩歌的關系(創作手記)
七月詩歌
詩歌的奇怪隊形(一)
小小詩歌匯
象牙戰爭
一個詩人
體內的戰爭
奶奶說“戰爭”
戰爭催生的武器
戰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