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和對策探究綜述

2020-10-21 15:06鞠琳
大東方 2020年2期
關鍵詞:網絡時代政治思想

鞠琳

一、關于網絡時代的內涵

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信息高科技的強有力支持下,Internet將人類的文化傳播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即互聯網時代,也就是網絡時代。網絡時代是指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相結合基礎上構建的寬帶、高速、綜合、廣域型數字化電信網絡的時代。

二、網絡時代的特點

1.網絡時代具有智能化特征

在網絡時代,知識成了創造財富的主要資源。在網絡的幫助下,共享的知識可以追本溯源,形成全歷史向度的內容,知識逐步成為全方位的網絡結構。這一過程中,知識的獲得更加便利。與此同時,還有很多資源不能夠共享,因為知識開始取代資本,宋慧獻(2015)認為“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與新聞自由的價值應該高于任何商業利益?!?而先進的知識具有更高層次的價值,信息資源比貨幣資本更為重要。

2.網絡時代具有電子化特征

“網絡時代是指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技術相互結合基礎上構建的寬帶、高速、綜合、廣域型數字化電信網絡的時代 ”電子技術和網絡逐步代替代替工業時代的工人勞動和笨重機械生產,技術與手段都在逐步現代化。人類創造財富的方式不再是勞動力的壓榨和大機器的作業,電子化逐步充斥原先的機械工坊、取代人力生產?,F在的網絡即將迎來5G時代,電子計算機所帶來的網絡本身的速度以及網民看到信息時的轉發分享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網絡時代對于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時效性尤為看重,這也是對傳統的信息傳播做出了突破性改變。正是因為信息時效性越來越明顯,網絡對于思想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快。

3.網絡時代具有全球化特征

信息技術正在逐步取消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張海志(2017)認為“當今的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信息的傳播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2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增加了人們對全球資訊的了解。隨著因特網的發展和全球通信衛星網的建立,各網絡之間可以不考慮地理上的聯系而重新組合在一起。

4.網絡時代具有非群體化特征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的活動更加個性化與主動化。人將會在大量的信息中掌握獲得信息的主動權,能夠根據自身的愛好和需求選擇自己需要的信息。信息交換除了群體之間外,網絡的存在為不同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換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途徑。每天大量的咨詢沖擊著人們的信念,針對群體的日報、雜志優勢逐漸減弱,非群體化的傳播媒體逐步盛行,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表現出文化的多樣性,非群體化特征日趨明顯。

三、對于網絡時代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帶來的挑戰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網絡時代的諸多弊端也日漸顯現。劉五景、楊黎紅(2018)提出“學界對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關注由來已久,取得很大成績,但仍存在不足,如‘單向度研究傾向的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系統研究缺乏,學理性不足;研究模式和過程研究依舊存在兩大‘痛點亟待解決?!?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新環境、新方法的挑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環境愈發復雜,與此同時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趨于復雜化。

網絡信息真假莫變,各式各樣的信息影響著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氛圍。各種思想沖擊著主流價值觀,學生的辨別與接受能力面臨挑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對熱點的敏感度較低,為了讓教育者很好地融入網絡環境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需要改革。據CNNIC(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 42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 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從中國網民職業結構中看互聯網的應用情況,網民中學生群體最多,是使用互聯網的主力軍,占網民總數的近四分之一。這就說明高校的環境中,受教育者對于網絡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教育者,也就是說,教育者對網絡的敏感程度較低。這樣原先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對于大學生的吸引了就降低了,教育方法需要作出調整,趨于復雜化、多樣化。對上述不足進行反思并提出應對策略,可以促進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研究,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取得突破。

四、關于網絡時代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機遇

網絡時代的到來對于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許多機遇,網絡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途徑、提供了新陣地、并且更適合高校氛圍。崔華泰(2017)認為“互聯網的興起與普及給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機遇,擴大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使其具有廣域性;提高了效率,使其具有即時性;升級了載體,使其具有趣味性?!?網絡的出現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足的可用資源,大大增強了高校師生獲得的信息量,充分提高了人們工作的實效性,帶來了諸多便利。并且信息的容易獲取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方式進行了創新,教育者的授課內容更加豐富和通俗易懂,也讓授課的方法例如:微課等更加適合高校學生的觀念。

五、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作出的應對策略

現在很多學者已經意識到了應該將網絡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與時俱進。張娜和肖紅(2018)認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必須與時俱進,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5也有學者結合大數據的特點,研究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包括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維護網絡環境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造良好氛圍、發展和創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線上機制等。西南交通大學教授胡子祥在《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變革及對策研究》一文中提到“大數據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思想政治教育部門應樹立新理念,建設新隊伍,構建新平臺,建立新規范來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彪m說國內學者對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研究較為廣泛,但是深入程度相對不夠,大多數的研究集中在理論階段,將相關理論與實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的研究相對缺乏,具體的應用理論處于起步階段,實踐研究方面所展現的案例相對較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加強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研究,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的到來是大勢所趨。本文主要研究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并且給出相應的對策。之前的學者注重分析網絡對高校學生的不良影響,著重探討線上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打造,對于實際生活中網絡對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影響層次、優缺點缺少研究。本文在分析機遇挑戰的時候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學生、高校氛圍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行文中不僅僅停留在問題的揭露和優點的弘揚,還注重經驗的總結,給出了具體的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1]宋慧獻.互聯網時代:信息共享考驗法律智慧——有關在線新聞聚合的思考[J].新聞愛好者,2015(01):55-59.

[2]張海志.《中國知識產權報》新媒體運作的探索與實踐[J].傳媒,2017(12):31-32.

[3]劉五景,楊黎紅.網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研究進展與未來展望[J].湖北社會科學,2018(03):180-185.

[4]崔華泰.網絡時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7,36(03):33-39.

[5]張娜,肖紅.網絡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林產工業,2018,45(11):77-78.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猜你喜歡
網絡時代政治思想
[保你平安]網絡時代的真相
辦公室政治
第1課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網絡時代
我得了一種叫手癢的病
極限思想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
講政治要防止幾個誤區
網絡時代
一次函數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政治法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