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科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研究

2020-10-21 04:18張蕾
錦繡·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探索與實踐少數民族課程思政

摘 要:教育部2017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在大學民族預科英語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內容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制定預科英語課程思政方案,改革課堂教學模式,開展各種思政主題實踐活動等方式,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預科英語課程融入思政內容進行探索與實踐。

關鍵詞:預科英語;少數民族;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在預科英語課程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授課過程中設計融入思政內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將是預科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思想政治教育進入預科英語課堂,將成為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學生思政教育的一項重大而有意義的改革。

一、預科英語的課程特點

預科英語是高等學校少數民族預科學生的必修基礎課,也是他們進入本科學習大學英語時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和人文通識課程。我校預科英語課程的主要特點是:課程覆蓋面廣,師學多,持續久,影響大。教育部2017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被谶@一教學理念,預科英語作為高校大學英語的前期基礎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協同合作,對于未來進入高校的少數民族預科學生來說,培養他們具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語言、具有共產主義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預科英語課程思政的探索

1.組織課程團隊成員討論制定思政方案。預科英語教研室在推廣思政課程與預科英語課程結合的過程中,組織教研室成員進行分組,通過不同形式進行不定期研討,共同深入細致地討論預科英語教材中各單元的思政目標,挖掘每個單元各環節知識點當中的思政元素,拓展思政資源,形成思政教學方案。確定方案后,教研室教師集思廣益,同時將思政教育融入的內容體現在教案和課件當中,課后及時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記錄在教學反思里。充分拓展本土紅色資源、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以及校內文化資源并將其整合到課程思政教學中。

2.加強與相關院系合作與資源共享。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因此,預科英語教研室進一步加強與思政部的合作,鼓勵英語教師多與思政部的授課教師就思政元素挖掘進行交流,與民族理論老師進行少數民族預科學生思政特點的探討,逐漸形成常態化的經驗交流與資源分享。教師們通過多種培訓渠道學習兄弟院校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設計與實踐,將學習研討和修訂教學大綱、制訂教學計劃等工作相結合,努力挖掘預科英語課程中的育人內涵,發揮課程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預科英語課程思政的實踐

1.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在預科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鼓勵教師們勇于創新,大膽改革。采取問題導向式、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等生動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進行教學,使預科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無縫對接。預科教研室教師創設出“預科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利用移動端、網絡平臺等方式構建一種新型的線上線下結合的英語學習模式。還有教師進行翻轉課堂在預科英語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通過微課的方式將預科英語內容與思政內容相融合,再通過翻轉課堂加強練習,證明預科英語的翻轉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應用能力。

2.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課程思政效果。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如由預科英語任課教師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釘釘群等,引導學生課外進行進一步學習。在各個群內不定期上傳預科英語每個環節中的思政資料,比如《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英文),加強學生對預科英語課程中思政資源的自主學習,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民族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從而提升課程思政效果。

3.開展各種思政主題實踐活動。結合預科英語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活用教學資源,進行線上線下等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課后活動加強學生實踐活動的隱性道德引導。積極開展第二英語課堂活動,不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基于英語技能訓練、以思政內容為主的實踐競賽等活動,如學生用英文介紹自己民族的特殊節日古爾邦節、那達慕大會等,雙語誦讀紅色經典故事,英文講述建國以來少數民族英雄等活動。在提升學生英語技能的同時,進行思政教育,取得不錯的效果。

4.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融入的路徑。遵循快樂教學的原則,以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方式,體現教學的情景化、故事化、游戲化、幽默化,以提問法,討論法、演講法、案例式和配音法為途徑,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寓德于教、寓道于教、寓教于樂,“四個突出”改變學習方式,讓課程引入的思政元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從專人轉向人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鳖A科英語中的思政教學是一個隱形滲透的過程,課程思政設計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滲透應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德育和專業相輔相成,同向同行,形成合力。在教授英語語言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言傳和身教的統一,這樣預科英語的課堂才能成為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的主陣地。

英語是一門語言,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更是一門工具。在預科英語教學中既要西方講授文化,更要激發少數民族預科學生對我們偉大祖國的自豪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預科英語教學中,任課教師要始終做到結合好英語知識與理想信念、愛國情懷等思政元素,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辯證法、職業素養等思政元素的熏陶。同時將知識目標和情感目標嵌入教學中,寓德于教、寓道與教、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參考文獻

[1]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全文[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3d202a1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a.htm,2016.

[2]大學英語教學指南[Z].教育部,2017.

[3]徐振劍.高校開展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12).

作者簡介:

張蕾,女,蒙古族,1982年生,籍貫內蒙古,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本論文為黑龍江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課題成果之一,課題名稱:課程思正探索與實踐----以大學民族預科英語課為視角,課題編號:SJG2Y2019153

猜你喜歡
探索與實踐少數民族課程思政
Jiao Ayi| 《嬌阿依》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的服裝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淺談素質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項目管理模式在職業技能培訓管理中的探索與實踐
將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土建類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高中地理探究式學習的探索與實踐芻議*
《少數民族舞》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