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產品設計中民俗文化與產品的構建融合

2020-10-21 13:00褚福鋒
錦繡·上旬刊 2020年4期
關鍵詞:構建融合產品

摘 要:自從故宮博物館的一系列文創進入大家視野中之后,大家也開始越來越多的聽到文創產品這個概念,可愛賣萌的雍正帝比著剪刀手出現在大家面前。消費者打破了之前對于中國內地文創落后、不時尚的印象,全新的展示方式,正在用80后、90后、甚至00后所喜歡的設計語言將文創再現。新奇、有趣的文創產品,將中國古代藝術文化的頂峰以一種全新的路線讓大眾所接受、喜愛。近年來中國一直在強調發揚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必要性,那么研究發展民俗文化將是一項迫在眉睫的戰略任務?;㈩^鞋作為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是民俗文化中的代表之一,本文以虎頭鞋為例,從IP設定、文化內涵、產品載體、功能衍生多個方面,闡述民俗文化與產品的構建融合,促進中國文創產品設計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文化;產品;構建;融合

近年來故宮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做的非常出色,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也得到了非??捎^的銷售利潤,博物館系列的文創產品已經是文創產業的排頭兵。故宮的建筑、文物、歷史故事都成為故宮系列文創產品設計的文化元素靈感來源,源源不斷、博大精深,加上使用現代人所喜愛的載體和表現形式,形成了系列產品,取得了卓越成效?!爸袊L”故宮文創設計也開始給設計師們更多的思考,深刻挖掘故宮藏品的文化價值,將故宮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合到現代產品中,這樣的既有傳統文化內涵有獨具時尚的產品得到了消費者認可,也為其他的博物館提供了設計思路。當然,除了博物館文化,我們還有民間美術、民俗文化等傳統文化內容值得深挖,中國五千年文化根基,為設計師們提供了一片肥沃的文化土壤,滋潤著文創產品的枝繁茂葉,我們應該讓文創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慢慢地浸潤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的同時,又能夠將文化滋養我們自身,提升我們的精神氣質,樹立文化自信。與此同時,傳統文化在文創產品的橋梁上能夠與世界接軌,將文化記憶帶到世界各個角落,讓傳統文化以符合時代需求、結合最新技術的嶄新模樣得以傳承。

1.民俗文化的定義

民間民眾在生活實踐中集體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就是我們所說的民俗文化,滲透著社會的整體意識,民眾的整體價值觀,包括了衣食住行、民俗、歲時節日民俗、禮儀民俗、民間工藝民俗等等。傳承和擴布是傳統民俗文化形成和存在的主要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方式、居住方式、家庭結構、教育制度等條件的變化,民俗的功能及其發揮作用的方式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F代技術知識的學習與崇拜導致傳統技藝地位的衰退,因此,想要重新讓人們了解民俗文化,還是需要通過新思路新途徑以更能夠讓現代人接受的文化載體方式繼續將民俗文化得以延續和發展。比如我們這次設計中應用的虎頭鞋,就是用來表達長輩對于晚輩美好祝愿的載體。

只有正確了解民俗文化的背景、性質、功能等,才能夠準確有效的傳承民俗文化的精髓,并且用創造性的創新文化與載體的融合方式。隨著外來文化的進入,我們也應該學會合理的使用相關的先進科學技術、產品生產方法、管理方法等等內容,來打破我們傳統民俗文化在生產方式及設計手法上面的局限性。借鑒、吸收,來促進民俗文化的傳承發展,不可盲從。

虎頭鞋是民俗文化中的代表之一,虎是中國古代的四大吉獸之一,又是百獸之王,有虎相伴,就可以辟邪保平安。父母等孩子長到一歲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做虎頭鞋來穿,整只鞋都是老虎的模樣,虎頭為鞋面,虎身為鞋幫。有民謠說:“頭雙藍,二雙紅,三雙紫落成?!比N顏色又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和祝愿。民俗代表著民眾之間的愿望和人的心態。像一個網絡一樣約束著人們的思想、行為、言論。是不同文化層次的歷史積淀。我們需要認真的去搜集整理,探索民俗文化的發展軌跡,揚其精華,融入新的科學技術、生產方式,更新觀念,成為文化傳承的新思路。

2.產品與文創產品的區別

我們隨處可見的馬克杯比比皆是,它們滿足了我們的喝水需求,它們都可以稱為產品,但當它被加入了新的文化概念之后,就會變成完全不同級別的文創產品。小黃鴨,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在洗澡的時候總會去放幾只橡皮小黃鴨,小黃鴨則是承載著很多英國小朋友的童年記憶的符號。給小黃鴨扮成古羅馬戰士、海盜、埃及獅身人面像,這些小黃鴨已經突破了小黃鴨本身的價值,間接了展示了大英博物館包羅萬象的收藏品,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文創產品。

如果說產品是一個泥捏的小人,那么文創就是這個衣服、帽子,當這個衣服、帽子穿戴在這個泥人身上之后,這個“人”就變的美觀且具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氣質,然后人們覺得還不錯,愿意花錢買它,那么它就變成了一個文創產品。那么當我們把一個普通的產品,通過創意將一個好的點子融入到產品設計中,賦予產品了一些文化價值,這樣既更好的宣傳了文化,并且能夠實現牟利目的。所以說,文創是當下非常重要的產品升級思路,也是國家、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必經之路。

3.如何在產品中植入文化

(1)通過“視覺設計”植入文化

文創產品設計擁有美觀的外在是非常必要的,設計的本意就是將產品更好的為人所享受。好看的視覺設計能夠抓住人的眼睛,起到吸引你來“讀文化”的宣傳作用。隨著文創產品的成熟與發展,在文創產品中,以圖形設計為主的視覺表達元素越來越普遍,加強了人與設計作品之間的粘度,互動交流,消費者容易被具有良好視覺效果的文創所吸引,在欣賞的過程中完成了與產品,文化的交流。優秀的文創產品都以獨特的圖形、圖案、插畫、IP形象等設計表達設計主題。在一些包裝設計、書籍裝幀、旅游紀念品等設計中廣泛應用,將文化元素實現視覺化的處理并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出來,富有深刻的美學含義。

(2)結構植入文化

將傳統物品形態與功能進行沿用,實現結構上的通用性,通過結構的沿用,體現文化特點。在古代,日常用品也是經過一定“設計”的,如果將傳統物品的形態結構與現代設計的功能找到結合點,完善設計,實現文創產品設計,就是所謂的結構植入文化。

中國館雄渾有力,成為文化的一個標記,中國館的建筑外觀是以“東方之冠”思想去構思的,外形酷似一頂古帽,通過斗拱結構搭建而成,“榫卯穿插,層層出挑”的構造正是中國文化的表達,將古帽的結構造型以斗拱的方式建構,通過結構的使用體現了中國建筑形態的文化表達。

(3)功能植入文化

每一件產品的誕生,除了具有一定的美觀性,實用性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件好的文創產品設計,應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實用性等特點。將傳統的物件的功能進行沿用,將傳統文化合理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實現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當下時代需求,全國開始重視文創產業的發展,文化振興勢在必行,勢頭足,同時問題也非常明顯,很多文創產品存在創意不足,實用欠佳,內涵不深等問題,只是表面化的表達,沒有深入的去研究文化元素深入內涵及結合方式,使得中國的文創產品功能性比較弱,文化內涵不夠深入。

對傳統文化元素除了“照本宣科”,應當更好的活用,將創意與文化與生活緊密連接,文創產品的設計既要實現設計的美觀,也要兼顧實用性。

十二生肖拼板積木

生肖作為中華悠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有上千年傳承的歷史。巧妙的將動物造型與拼板積木做結合,生肖、民族紋飾和兒童玩具做結合,通過幾何生肖圖形方案,鮮艷的紋飾,不僅僅使得產品變得好看,更是一款實用性較強的積木,將功能植入文化的體現。

(4)系列感植入

文創產品最好系列化,系列化的產品能夠強而有力的在不同產品載體中體現文化特色,強化人們對于文化的印象,從而形成符號化的文化記憶。系列感設計可以將文化元素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做功能的結合、結構的結合以及視覺元素的結合,從各個角度更加全面的體現文化主題及內涵,起到強調文化元素的作用,是文創設計中推崇且常用的設計方式,系列感使設計變得更加具有視覺沖擊及文化力量感,常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虎頭鞋面包機設計

虎頭鞋是20世紀家喻戶曉的傳統工藝,隨著時代發展,虎頭鞋已經很少或者幾乎不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被遺忘。讓虎頭鞋文化與現代設計實現融入符合當下人的審美及物質需求,才能夠將這門民俗文化得以傳播,讓更多的人了解虎頭鞋文化,將傳統工藝以另一種方式被人們更好的接受,建立大眾對民俗文化認同感。對虎頭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應該轉換思維,采取“開發+利用”的方式,從產品設計角度,將虎頭鞋的經典造型通過視覺圖形設計體現并與具體的產品載體做結合,亦或通過虎頭鞋結構造型的延續,實現傳統文化的延續發展,利用虎頭鞋這一民俗文化中的典型,開發虎頭鞋文化創意產品,讓人們認識到虎頭鞋文化是我這次設計的出發點。

在設計前期,本人調研了不同的虎頭鞋造型及鞋子圖案,發現“虎頭”本身就是虎頭鞋的標志性圖形,成為虎頭鞋文化必不可少的視覺語言。同時鞋子的造型與很多產品的造型構造是可以做連接融合的,本次設計中,采用了以陜西一代布老虎的傳統形象作為主要風格,結合現代烤面包機。將虎頭鞋與面包機的形態結構做了相關融合、碰撞,借用了面包機的機身作為布老虎的身體,操作檔作為布老虎的尾巴,并且把布老虎的耳朵設計成溫控和時間控制的按鈕,布老虎的嘴巴作為可抽出的底盤。巧妙融合二者,既美觀且功能兼備。再將虎頭圖案作為裝飾元素實用在面包機外表面,起到美化的作用。

結 論

新時代的文創產品,應該更加注重文化意蘊的凝聚,應該構筑時代美學,應該是能夠成為提高人們精神生活質量的優質產品,與此同時,它應該更好的被市場所接受,通過文化元素的使用、創新,讓文創產品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拉近人們與文創之間的距離,賦予傳統文化元素的時代新面貌,將傳統智慧、內涵、精神,更好地通過新穎時尚的文創產品載體獲得生機,是當今設計的重要研究課題。目前很多發達國家,都把民俗傳統的效用,看做是對一個國家的歷史地位證明。對我們這樣一個精神文明古國,更應該重視民俗文化。我們肩負著繼往開來的使命。弘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借鑒外來進步文化成果,實現民俗文化的創新傳承,進一步推動文創事業的發展,為嶄新民俗風尚繼續努力。

作者簡介:

褚福鋒,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研究生,講師,山東,1987年8月出生。

猜你喜歡
構建融合產品
“五學”融合:實現學習遷移
剛柔并濟
破次元
融椅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新產品
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