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法整復輔助氣鋇與氣灌腸造影復位治療小兒腸套疊的效果觀察

2020-10-21 11:59張晶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治療效果

張晶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采用手法整復輔助氣鋇與氣灌腸造影復位小兒腸套疊給小兒腸套疊的患者治療的效果,給臨床治療上提供依據和參考。方法:在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住院的小兒腸套疊的患者中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120例,分為兩個組。在對照組的處理上,采用的是氣鋇與空氣灌腸造影的治療方法;在實驗組上采用整復手法輔助氣鋇與氣灌腸相互聯合的治療方案。結果:在本次實驗中觀察得到結論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結論:手法整復輔助氣鋇與空氣灌腸造影對小兒腸套疊患者的治療效果更加優良,可以在臨床上加以考慮和推廣。

【關鍵詞】手法整復;氣鋇;氣灌腸造影;小兒腸套疊;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1

當人體相連的腸管相互套入且腸內容物不能被通過的疾病稱作為腸套疊,臨床上通常以急性多見,此種疾病的高發人群多是年齡小的嬰幼兒,在臨床上應該得到重視。由于嬰幼兒的免疫力低下并且身體耐受性普遍比較低,因此一般情況下都選擇用無創傷性的方法治療康復,通常下氣鋇與空氣灌腸造影是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大多數幼兒經此種治療都可以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治療效果,但是在病例中能夠一次性修正成功的病例不多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取某院120例小兒腸套疊患者,每組分別60例??刂苾山M患兒在癥狀、入院時間、嚴重程度、并發癥等一般資料方面上無選擇性偏倚。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的患兒采取氣鋇與空氣灌腸造影的治療方案。

針對實驗組患兒采取在對照組治療方案的基礎上加以手法整復為治療。

1.3觀察指標

在進行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統計這一段時間的兩組患兒的總治療成功率以及一次治療整復成功率此外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2 結果

在臨床實驗數據統計分析和臨床觀察患者癥狀體征,可以得出結論并發癥或不良反應發生率對照組為26.53%;實驗組并發癥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3.11%。

3 討論

嬰幼兒的最常見疾病之一就是小兒腸套疊,疾病發生的高峰期是在每年的春季末夏季初。根據統計數據,以2歲以下的男童發病更為常見。該種疾病是以陣發性反復性的哭鬧和嘔吐、腹部觸診可以捫及包塊、呈現果醬色血便等。目前的醫學研究還不能夠對小兒腸套疊的發病機制做出絕對精準的論斷,僅通過臨床觀察上推斷,腸套疊的發生與飲食刺激腸道,腸道微環境被得以改變、病原體感染、遺傳、先天性生理畸形等因素相關聯,可以從這幾個方面的病因著手治療促進康復。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展和相關生理學研究的深入進展,對于小兒腸套疊的的治療方法也越來越多,但是在臨床上也尚未有首選方案治療,因此如何選擇合適有效的治療方案,在早期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進展,促進病情好轉,緩解相關癥狀,提高患者舒適度,是現在臨床上需要展開討論的重要熱點話題。

對于幼兒來說,主要特征為喜愛哭鬧、治療時難以配合、免疫力抵抗力相對低下、容易發生感染等等,因此首要考慮的方法不會是外科手術。而臨床上主要采用方法為氣鋇與空氣灌腸造影復位,這種無創傷的治療方案有效率明顯提升。在祖國醫學當中,中醫中藥理論認為小兒腸套疊是由于熱邪侵襲人體,人體氣運郁滯,飲食不節紊亂息息相關,主要描述為肛門熱痛、腹痛、大便帶血等主要癥狀。中醫認為,可以通過手法復位的特色治療方案,采用這種方法在臨床上的一次性康復率明顯提升??梢悦黠@提高診治病人的效率,患兒的痛苦明顯減輕改善,預后也能夠大大改善。

在此次研究當中,選取的120例患病兒童作為研究對象,結果可以發現,絕大多數患兒的治療效果都較為理想,但是聯用手法復位輔助的研究組治療成功率高于單純采用氣鋇和空氣灌腸造影的對照組,對癥狀的轉歸緩解的效果較為明顯。并且手法輔助安全可靠,作用溫和。手法按摩輔助的優點在于能夠溫和的使腸管逐漸恢復正常,患者的舒適度大大提高,腸管處的神經能夠緩慢恢復正常,血液循環也能夠正常的恢復,并且在病情能夠緩解的同時降低腸管痙攣、水腫、黏連的發生風險,從而治療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與其它方法相比較,按摩手法輔助的方法溫和且沒有較強的刺激,患兒更容易接受,并且操作實踐的可能性較強,能夠大幅度節省醫療時間,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盡快結束治療狀態,因此患兒的就醫心態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變得平和,不容易煩躁和哭鬧,醫患關系也更不容易緊張,預后水平大幅度提升。通過手法的按摩和按壓,患者的腸道因此受到溫和的刺激作用,會促進其腸道運動,而推動作用使得腸管的動力得到提升,因此對腸套疊的部位恢復起到促進的作用,因此治療整復的成功率就得以提升,對照組單純的采用氣鋇和空氣灌腸造影能夠使病灶有效清晰的體現、梗阻部位容易發現,更加直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準確診斷的效率,這對于腸管中有積氣的腸套疊患兒來說具有極大的治療上的優勢,如果能夠增加空氣灌腸的次數和延長持續的時間,對治療小兒腸套疊的效果開展分析,發現這更有利于病情的好轉和預后的恢復,治療效果在多方面也能得到提升。但由于本次調研的樣本樣數量的有限,未開展深入調查,因此僅做推論,可以重新選取樣本作為后續研究開展。但與此同時,如果不注意好注入氣體的壓力,腸穿孔并發癥也極容易因為疏忽而產生,臨床上應該對這個問題做出適當的防護預防措施。

4 小結

綜合全文研究可以得出結論,當采用手法輔助氣鋇與空氣灌腸造影治療小兒腸套疊的治療方案時,能夠使治療成功率和一次治療成功率大幅度提高,并且能夠彌補單純氣鋇與空氣灌腸造影的不足和缺點。在臨床實踐上,具有溫和、安全性高、并發癥低、改善預后等諸多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實踐。

參考文獻

[1] 梁瓊蓮.研究手法整復聯合氣鋇或空氣灌腸造影復位治療小兒腸套疊的臨床效果[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09):147-148.

[2] 梁雪娟.系統化護理在空氣灌腸復位治療小兒腸套疊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9,39(02):63-64.

[3] 梁展維.空氣灌腸整復治療小兒腸套疊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20):11-12.

[4] 趙永華,李玉智.手法整復輔助氣鋇與氣灌腸造影復位治療小兒腸套疊的效果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02):261-263.

猜你喜歡
治療效果
比較胸腔鏡與開胸手術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治療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