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梗塞護理中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分析

2020-10-21 21:44楊秋梅洪梅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2期
關鍵詞:腦梗塞臨床價值

楊秋梅 洪梅

【摘 要】目的:研究腦梗塞護理中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本次樣本研究選取時間自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研究對象為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確診為腦梗塞的患者。按照患者就診的先后順序,將70例腦梗塞患者分別成立兩組,對照組35例與實驗組35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水平和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和滿意度都優于對照組患者,經比較,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梗塞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腦梗塞;早期康復護理模式;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2-0-01

腦梗塞屬于神經科的一種因腦供血存在障礙而導致的腦組織發生缺血性軟化或者壞死的突發性疾病[1]。多數腦梗塞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存在語言功能障礙、肢體功能障礙、情感功能障礙等,以致患者難以正常生活,為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2]。有研究顯示,腦梗塞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的恢復,可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水平[3]。故本次研究,將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常規護理和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具體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兩年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7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腦梗塞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②患者及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臟、腎臟功能不健全患者;②腦出血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n=35)與實驗組(n=35)。對照組35例患者中男25例,女10例,最大年齡為73歲,最小年齡為46歲,平均年齡為(60.85±5.78)歲;實驗組35例患者中男26例,女9例,最大年齡為74歲,最小年齡為47歲,平均年齡為(61.18±5.49)歲。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基本均衡,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開展臨床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即常規的健康宣傳、飲食和用藥指導、監測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等等。實驗組患者給予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具體操作: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使其充分了解發病機制、治療方法以及掌握基本的注意事項,并通過安慰、鼓勵等方式增強患者治療信心,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②康復訓練:對于病情穩定的患者,護理人員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肢體訓練計劃,例如身體按摩、轉換體位和屈伸四肢等被動訓練、日常自理行為的主動訓練等等,堅持訓練待好轉后逐漸過渡到行走;③語言訓練:根據患者不同程度的語言功能障礙,針對性進行語言方面的訓練,發音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逐漸增強患者的語言以及認知水平。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水平,并進行對比。生活質量評價采用SF-36進行,評分高則生活質量水平高。

1.3.2調查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評估,問卷滿分100分,護理滿意度的判斷標準:以80分以上,為滿意,以60分-80分,為基本滿意,以60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核實無誤后將其輸入SPSS14.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組間經x2檢驗,計量資料(年齡)應用(x±s)描述,組間經t檢驗,差異P<0.05時,代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照組與實驗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水平對比

對照組的生活質量水平評分明顯較低,實驗組的生活質量水平各項評分明顯較高,經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對照組與實驗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腦梗塞發病機制和臨床癥狀比較復雜,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軀體、情感等神經功能障礙,嚴重降低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往往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心理上的嚴重打擊[4]。腦梗塞一般發病突然,但是治療和康復工作則十分艱巨,需要長期堅持。給予腦梗塞患者早期康復護理模式,通過系統的心理護理、康復訓練、語言訓練等過程,有助于患者情感、軀體、社會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水平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水平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獲得更高的護理滿意度,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以認為,給予腦梗塞患者早期康復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十分的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腦梗塞患者,應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虞軍. 缺血性腦卒中的早發現和治療[J]. 健康人生, 2018(1):26-29.

[2] 賀嘉, 王申. 早期護理干預在腦梗塞患者語言、肢體康復中的應用研究[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22).

[3] 吳威. 腦梗塞護理中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臨床價值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56).

[4] 王俊華. 腔隙性腦梗塞63例臨床分析[J]. 大醫生, 2018(4):3-4.

猜你喜歡
腦梗塞臨床價值
大面積腦梗塞的多層螺旋CT診斷價值及檢出率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
什么是腦梗塞,如何做好腦梗塞護理
布地奈德聯合華法林鈉對結腸炎患者的治療價值評析
外科手術治療顳葉腦挫裂傷的臨床價值分析
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用于先天性心臟病檢測的臨床價值
腰硬聯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應用及意義評析
情緒護理在改善28例腦梗塞患者治療配合性中的應用
中風(腦梗塞)恢復期的中醫辨治及心理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