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20-10-23 09:16應葛珍
讀與寫·中旬刊 2020年7期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應葛珍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閱讀教學,除了能夠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之外,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趣,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以及認知世界各國的不同文化。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利于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0-0057-01

引言

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提升,就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形成獨立的閱讀能力,并注重體驗感,從而拓展閱讀思路,積累豐富的閱讀素材,形成良好的語感。

1.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都會運用多次練習的方法,以確保學生具備較強的閱讀能力。在某種程度上,該教學方式可以發揮出鞏固知識的重要作用,這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可以激發一些學生的學習熱情,但該教學方式仍舊不能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時間久了,學生就不能自己深入地理解閱讀材料,這樣容易制約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其次是學生缺乏濃厚的閱讀興趣。不管做什么事,都離不開動力,閱讀也是如此。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最關鍵的步驟是使學生可以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但是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這樣勢必會造成初中語文教師無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初中階段教學時間相對緊張,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仍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就難以獲取顯著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中僅僅閱讀關于考試的文章,完全忽視其他的閱讀材料,這樣就難以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

2.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2.1 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之一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網絡化時代,很多學生都將自己的時間花在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上。從上海市統計的學生數據可以看出,超過80%的學生每天玩手機超過三個小時。這些學生已經習慣了碎片化閱讀,對于很多問題都缺乏深入的思考,尤其是對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缺乏耐心,對知識的系統理解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要保障學生系統閱讀的時間和數量,如規定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閱讀字數不少于2500字等,并引導學生將自己每天系統閱讀的內容記錄下來,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摘抄名言警句以及精彩片段,記錄自己的感受。

2.2 重視對話與體驗方法的采用。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之二是重視對話與體驗方法的采用。新課改不斷深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也要合理運用對話與體驗方法。教學對話,即師生的活動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往往都會采用對話的措施。并且教師在對話中必須要盡可能提升評價的科學性,教師在表揚學生時必須要采用適當的方式。因此,以文本的角度為切入點,通常在生活經驗的文學作品中可以采用體驗式閱讀教學方式,培養學生感知能力。因此,情感的前提條件是體驗,而經驗的升華就是感知。利用相對寬松的對話和體驗環境,使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自我,進而將更多的思想感情融入到閱讀教學中,以保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

2.3 引導學生進行細細品讀,培養學生對現代散文的鑒賞能力。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之三是引導學生進行細細品讀,培養學生對現代散文的鑒賞能力。無論當前的初中教科書是哪個版本,每篇散文都是一篇能很好陶冶學生情操的散文、美文,可以培養學生的情感。因此,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強調學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進行細細的品讀,在這個基礎上,還要不斷地進行推敲和揣摩,一定不能走馬觀花、應付了事。在特定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條件,并集中精力對作品中的優美語言進行深入研究。以這種方式來讓學生對文章做到真正理解,這樣也就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對現代散文的鑒賞和比較能力,達到了新課標的要求。

2.4 優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之四是優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傳統閱讀教學模式只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而不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閱讀興趣不高。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對自身教育觀念進行優化,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并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進而促進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與情緒,對教學策略予以適當的調整,以便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得到提升,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其次,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對課文大意、詞語含義及句式特點進行分析,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文水平。例如,在教學《論語十則》的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說、知”等字的含義,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總之,閱讀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廣大教師應引起高度重視,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經驗,研究出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褚文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103-104.

[2] 溫發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境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9(32):118.

猜你喜歡
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新課改下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活動組織研究
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