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

2020-10-26 06:45邵長潔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20年22期
關鍵詞:觀察法習作教學小學語文

邵長潔

摘?要:新課改以后小學教育階段就開始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觀察教學法也開始廣泛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習作教學是主要的教學部分,綜合考驗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閱讀積累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合理地應用觀察教學法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對于習作水平的提高有較大的意義。

關鍵詞:觀察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一、目前小學語文習作中的問題

1.小學生缺乏寫作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時,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教學現象,就是教師習作教學難,學生寫作難。學生們更愿意按部就班地背誦詩詞,默寫拼音,也不愿意進行寫作,甚至有部分學生對于寫作已經出現了抵觸的心理,只要涉及作文相關的內容,就下意識躲避。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小學生對于寫作普遍缺乏興趣,甚至到了厭惡寫作的地步。

2.內容缺少新意

東拼西湊是小學生寫作的常態,內容千篇一律沒有新意。小學語文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不難發現,很多學生的作文內容都是從課外參考書,或者范文中抄寫的,內容不僅空泛,思維也較為固定,缺乏新意。

3.缺乏真情實感

很多老師在批改作文時發現,學生的寫作常連續多次地使用同一個形容詞,文章的內涵完全得不到體現。例如在寫“我愛春天”的作文時,在短短300字的作文中,學生連續使用了10余次“美麗”這個詞語去形容,那么什么樣的景色才稱得上美麗呢?學生并沒有表達清楚。此外,小學生作文脫離實際的情況較為明顯,缺乏必要的觀察,對于身邊事物的認知和感受并不清晰,使作品缺乏真情實感,作文成了詞語的堆砌。

二、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培養學生觀察興趣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習作水平,避免寫作時胸無點墨的出現,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是非常主要的。小學的語文教師,還需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讓學生對生活有切實的認識,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具體來說,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

首先,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個性特點來考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寫作的主題,告知學生具體觀察的方向,這樣可顯著提高觀察的質量。例如,針對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家庭趣事為主題,讓學生對自己的家庭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這樣學生也可從父母的身上獲得不一樣的情感體驗。

其次,要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小學生本身就處于好奇心重的年齡段,產生好奇心后才會具有探索的興趣和動力,好奇心也是促使學生產生觀察興趣的重要前提。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可通過一些有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大膽地去質疑,細致地去觀察。例如,在寫主題為“冬天的夜晚”的作文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去實際地觀察,如夜晚的樹木、夜晚的溫度、夜晚的星空等分別是什么樣的?這樣學生有了觀察的方向,寫作的難度也大幅度地降低了。

2.培養學生觀察習慣

課堂中的知識始終是有限的,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要從身邊的生活入手,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寫作難的堡壘自然就會被打破。小學的語文教師,還需起到引導作用,在教學中善用觀察教學法,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首先,學生要具有觀察生活周圍事物的能力,如常見的人,常發生的事,甚至是常吃的食物,常做的活動等。教師可按時給學生布置觀察任務,讓學生逐步養成觀察的習慣。例如,在教授完母愛的課程后,教師給學生留下這樣的觀察任務,觀察媽媽的生活細節,如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什么材質的鞋子,背什么款式的包,梳什么樣的發型等,并以“我眼中的媽媽”為題目進行寫作。學生先觀察,心中有了素材的積累,后期的寫作會更加順利。

其次,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觀察積極性得到增加,讓觀察成為學生的日常,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將自己所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養成寫筆記的好習慣,這也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個途徑。

最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鍛煉,可在課堂中選擇一個事物讓學生進行觀察,并表述出來。如教師在講桌上擺放一個圓柱形獎杯,讓學生進行觀察并表述,有的學生觀察得較為表面,如獎杯是透明色、是圓柱形,有的學生形容了獎杯的厚度、高度,有的學生更加細致甚至觀察到獎杯有摩擦的痕跡等,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學生的表達能力也會大幅度提升。

3.傳授學生觀察方法

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本文研究認為觀察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觀察方法需要明確觀察的方向和目標,并且制定觀察的計劃,這種觀察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即順序觀察法,如季節順序,按照春夏秋冬季節的順序進行觀察;方位順序,可從上而下觀察,也可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等進行觀察,需根據實際觀察的事物來確定觀察的方位;時間順序,可從上午到中午,再到下午和晚上。第二種觀察方法為特征觀察法,即觀察時要準確地把握住事物的特征,如人物觀察時,重點應在性別、年齡、身高、體型、體態等方面,當然不同的人物具有的突出特點也不同,教師還需具體地進行引導。第三種是觀察需要找準重點,抓住人物或者是事物的細節和重點,如“玲玲很可愛,胖墩墩的,紅撲撲的小臉蛋上,有一雙水靈靈的眼睛。小辮兒朝天翹著,粉紅色的發帶在頭上一顛一顛的,像兩只飛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愛的,是她那張伶俐的小嘴”,這句話的觀察就非常細致,可給讀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還需結合主題,引導學生準確把握事物的本質,細致地去觀察。

參考文獻

[1]王夢萱.回歸生活,點亮小學語文觀察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9):1.

[2]張燕文.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584(02):144.

[3]樊艷菊.淺談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12):167.

猜你喜歡
觀察法習作教學小學語文
觀察法求解至少有一個有理根的一元高次方程
一種改進的變步長擾動觀察法在光伏MPPT中的應用
行動觀察法評價的5種應用形式
基于改進擾動觀察法的光伏MPPT研究
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提高習作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研究
小學高年級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學生習作難題之解決策略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