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季飲食養生法

2020-10-26 06:47徐淑榮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理氣潤燥潤肺

徐淑榮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保健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要。下面介紹3種秋季飲食養生的方法。

水果養生法

秋季氣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適。這時如果吃一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水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

這個季節帶有保健醫療性質的水果要數梨和甘蔗了。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最適宜于這個季節發熱和有內熱的患者食用。尤其對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干喉痛、大便燥結癥較為適宜。梨還有降低血壓、清熱鎮靜的作用。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作為清涼的補劑,對于低血糖、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反胃嘔吐、虛熱咳嗽和高熱煩渴等病癥有一定的療效。勞累過度或饑餓頭暈的人,只要吃上兩節甘蔗就會使精神重新振作起來。但是,由于梨、甘蔗性寒,脾胃虛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

茶療養生法

茶療簡便,既可養生又能治病,近年來茶葉中的營養成分和藥理作用,不斷被人們發現,其保健功能和防治疾病功效得到肯定。在秋季,如能根據自身體質,選用適宜療方,對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定會有益。

1.蘿卜茶: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加少量食鹽,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略加食鹽調味(勿放味精);再將茶葉用水沖泡5分鐘后,倒入蘿卜汁內服用。每天2次,不拘時限。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之功,適用于咳嗽痰多、納食不香等。

2.姜蘇茶:生姜、蘇葉各3克,將生姜切成細絲,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溫服1劑。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有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型感冒。此方以藥代茶,味少而精,實用簡便。

3.銀耳茶: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勿用綿白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和入銀耳湯,攪拌均勻服用。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之功,適用于陰虛咳嗽。

4.桔紅茶:桔紅3~6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每日1劑,隨時飲用。有潤肺消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癥。

補粥養生法

適當食粥,能和胃健脾,潤肺生津,養陰清燥。在煮粥時,適當加入梨、蘿卜、芝麻等藥食俱佳的食物,更具有益肺潤燥之功效。

1.梨子粥:梨子2只,洗凈后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于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2.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后,拌入芝麻同食。適于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3.胡蘿卜粥: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后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于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4.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編輯:陌漓

猜你喜歡
理氣潤燥潤肺
秋季咳不停,中醫食療來支招
吃梨潤燥分生熟
滋陰潤燥養生操結合心理護理干預干燥綜合癥眼干不適
二冬海參護膚潤燥
雙花二汁飲 生津且潤肺
淺談朱熹理氣論
活血化瘀理氣類中草藥配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療效分析
入秋藕如玉
對朱子理氣關系論的重新考察
食物防霾靠譜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