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護理與健康指導

2020-10-26 06:47張玲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起搏器

張玲

人工心臟起搏器是一種醫用電子儀器,其工作原理是通過起搏器發放脈沖電流刺激心臟,使之興奮和收縮,從而替代正常心臟起搏點,控制心臟按脈沖電流的頻率有效搏動,以治療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起搏器是某些心律失常病人的生命線,日常生活中有些事情需要格外注意。那么安裝起搏器后術后該如何護理呢呢?

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護理:

1、術后24小時內應臥床休息,以平臥位或左側臥位姿勢,限制上肢活動,避免身體大幅翻動,盡量采取聽歌、聽音樂、冥想等方式分散注意力、緩解煩躁、焦慮情緒。

2、在術后7到10天時拆線時,保持手術切口干凈、無菌,并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埋植起搏器的患側上肢還需避免過度活動,1到2周內不要高舉,以防止電極導管發生移位。

3、心臟起搏器植入在滿3個月前,上肢時還需避免大幅度、快速的活動,以防止導線前端從心臟組織中脫落或脫位。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還需進行輕度的活動,如屈伸內外旋轉,防止出現上肢靜脈血栓。

4、起搏器植入后3個月后需進行復查,以后每3~6個月復查一次或遵醫囑進行隨訪,以了解起搏器工作情況是否正常,是否需要進行起搏參數的調整。

人工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后健康指導:

1.飲食指導:多進食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水果、蔬菜,戒煙戒酒,限制食鹽的攝入,減少高脂肪飲食,忌刺激性和興奮性食物或飲料,如茶、咖啡、生姜、辣椒等,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安排生活,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避免激動,戒煙酒,適當參加體育鍛煉,防止受涼。安裝起搏器半年內要特別注意睡姿,應選擇仰臥位,避免電極脫位。

3.活動與康復:活動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操之過急,以不感心悸、胸悶為宜,避免過度勞累。術后24小時可實施康復操進行肢體康復治療;術后1個月內避免術側上肢過度外展、上舉,患側勿抬起超過10千克的重物;術后1~3月避免劇烈活動,可選擇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種花,養鳥,應避免甩手等動作,以有效減少肩關節粘連等情況。

4.日常指導:注意保持起搏器埋植處皮膚清潔干燥。每日采用局部交替壓迫(0.5公斤沙袋每壓迫45分鐘,后停止休息15分鐘)的方式壓迫切口,觀察切口有無出血、滲血、紅腫等。嚴格遵醫囑服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或全身出現感染。盡量避免咳嗽,若無法避免,則需輕捂傷口,輕咳即可。盡量少用移動電話,必須用時電話置于起搏器的對側,保證距離起搏器15厘米以上。避免使磁鐵靠近起搏器。駕駛摩托車或乘坐劇烈顛簸的汽車時,可能對頻率適應性起搏有影響。

5.監測儀器:了解起搏器的設置頻率及使用年限。學會自測脈搏:觸摸脈搏可間接的檢查起搏器的功能,末期探測可及時發現電池剩余電量;如連續一周每日脈搏比之前慢了7次或以上,立即到醫院就診。

6.妥善保管起搏器卡:卡片有患者姓名、植入起搏器時間、起搏器型號、電極型號、植入醫院、植入醫生、聯系電話等信息,出現意外時能夠快速就診。乘飛機、高鐵時,過安全門之前及時告訴安檢員身體裝有起搏器,以防止用于檢查隨身金屬物品的安全檢查門影響起搏器正常工作。

7.術后定期隨訪:患者出院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需到門診隨訪,檢測起搏器功能,同時查看起搏器術后切口處愈合情況。無異?;颊呖裳娱L至每半年或每年復查1次,根據起搏器壽命,在電池耗竭前2年轉為3~6個月復查1次,如患者自覺胸悶、心悸、頭昏、黑蒙、自測脈搏緩慢或出現呼吸困難、雙下肢腫脹,應立即就醫。

編輯:遲昊

猜你喜歡
心臟起搏器植入術起搏器
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顱內血管狹窄患者支架植入術期間的應用效果
永久起搏器的五個常見誤區
永久起搏器的五個常見誤區
心跳可“發電”
血液發電法確保心臟起搏器不停跳
同軸雙導管技術在后循環顱內支架植入術的應用
心臟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創重置術的護理
心跳太慢,讓“起搏器”幫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