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弗吉尼亞·伍爾芙《達洛維夫人》的寫作技巧

2020-10-30 09:23楊娜
科學大眾·教師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意識流弗吉尼亞

楊娜

摘 要:意識流是20世紀現代主義中最重要的文學流派之一。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要分析弗吉尼亞·伍爾芙的《達洛維夫人》中運用的意識流,將她的“心靈小說”代替“物質小說”的寫作理論付諸實踐。由于“意識流”的小說與傳統的小說完全不同,需要從新的角度去解讀。

關鍵詞:弗吉尼亞·伍爾芙; 《達洛維夫人》; 意識流

中圖分類號:I561.074?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10-153-001

1.弗吉尼亞·伍爾芙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芙,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和散文家,被認為是20世紀小說界的重要力量。弗吉尼亞·伍爾芙1882年生于英國倫敦。她是著名文學家萊斯利和朱莉婭的女兒。她在1915年開始發表小說,《達洛維夫人》是她的第四部小說。作為一個小說家,伍爾芙的重點不是情節或人物形象,是在一個人物的意識,他的思想和感情。2002年,根據伍爾芙的生平和她的小說《達洛維夫人》改編的電影《時時刻刻》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許多弗吉尼亞·伍爾芙學者對影片中伍爾芙及其作品的形象做出了很高的評價。本文針對她的作品《達洛維夫人》,分析她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理念。

2.“意識流”的起源及定義

意識流起源于19世紀末心理學的誕生。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小說家亨利的弟弟)在1890年的《心理學原理》中首次使用了這句話來描述大腦中意識經驗的流動?!耙庾R流”是20世紀初,作者為了用文字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流露而演變出來的一種寫作風格。這種技巧的目的是讓讀者有一種進入人物心靈的感覺—— 一種內部的觀點,闡明小說中的情節和動機。事實證明,這種對心理學、對人的意識的重視,是小說創作的一大突破,對后世影響巨大。

3.《達洛維夫人》

3.1《達洛維夫人》的歷史社會特點

一些評論家認為,《達洛維夫人》是一部非政治性和非社會性的小說,講述的是個人內心生活,而不是社會生活。另一些人則堅持認為,當時的政治和社會背景包含在書中,對書中的事件很重要。認為小說關注的是當時的社會政治事件和發展的批評家認為這是一部暗示小說,而不是論證小說。他們說,伍爾芙對社會和政治發展留下了暗示,輕描淡寫地觸及到了社會和政治發展,有眼光的讀者能夠從作者的小說情節中找出預期的含義。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小說的意義顯然很重要,所有的人際關系都發生了變化:主人和仆人、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而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時,宗教、行為、政治和文學也同時發生了變化。簡而言之,那些傳統上沒有社會或文化權力的人和階級,在《達洛維夫人》中出現了行使權利、具有明顯的社會影響力。

3.2《達洛維夫人》的寫作特點

弗吉尼亞·伍爾芙的《達洛維夫人》,出版于1925年,盡管它背離了典型的小說風格,但在英國和美國都很暢銷?!哆_洛維夫人》和伍爾芙后來的《到燈塔》引起了最多的評論關注,也是伍爾芙小說中研究最廣泛的作品。

《達洛維夫人》的故事發生在1923年6月英國倫敦的一天。從某種意義上說,《達洛維夫人》是一部沒有情節的小說。伍爾芙沒有在人物之間制造重大的情境來推動故事的發展,而是按照一天中的時間流逝來推動她的敘事。這本書是由一個人物到另一個,伍爾芙用她所謂的“隧道”手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她指的是她的人物回憶過去的方式。人物的活動,或者說是由一個人物的內心思想到另一個人物的內心思想的運動構成的。

《達洛維夫人》被稱為“flneur”小說,意思是它描寫了人們在城市中行走的情景。(Fl?neur是法語的意思,指喜歡在一個城市里散步的人,往往沒有其他目的,只是為了看風景)。這本書作為典型的fl?neur小說,使城市、公園和街道與居住在其中的人物一樣有趣。例如,克拉麗莎-達洛維的派對,是本書的高潮事件,通過聚集克拉麗莎一天中所思念的一群朋友,將敘事聯系在一起。

3.3《達洛維夫人》中的意識流

在《達洛維夫人》等小說中,意識和內在生活是核心的關注點?!哆_洛維夫人》主要是由各個人物的內心思想構成的。正因為如此,《達洛維夫人》等小說代表了一個個體化的歷史過程的高潮。此前的小說還沒有如此密集地關注人物的內心生活,也沒有如此密集地關注人物對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說,《達洛維夫人》小說中的人物,更多的是作為個體思想者而出現的,而不是作為與他人進行社會交往的人而出現的。凸顯的是人物的個性品質。

從某種意義上說,克拉麗莎.戴洛維這個人物是極端的、有問題的個人主義的代表,因為她認識到自己的絕對孤獨。她與丈夫關系疏遠,她似乎沒有什么現成的朋友,她把自己幽禁在自己的小房間里,仿佛是修道院里安靜的修女,或者是牢房里孤獨的囚犯。例如,當克拉麗莎注視著對面的老婦人時,讀者就會產生這種絕對孤立的意識。從獨居室的窗戶向外看,看不見,與她隔著墻壁和距離,克拉麗莎似乎被困在自己的意識范圍內。小說似乎在問,如果每個人都被封閉在自己的意識里,人與人之間是否能夠真正地溝通和交流。小說是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是僅僅探討了這個問題,這要由每個讀者來決定。

關聯課題:河套學院科學技術研究項目:解讀弗吉尼亞·伍爾芙作品中的雙性同體創作觀(編號HYSQ201904)

參考文獻:

[1](英)弗吉尼亞吳爾夫·吳爾夫文集:達洛維太太[M]谷啟楠,譯.北京:人民文藝出版社,2013

[2]弗吉尼亞·伍爾夫.論小說和小說家[M]翟世鏡,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

[3]弗吉尼亞·伍爾夫.書和畫像[M]劉炳善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意識流弗吉尼亞
微言大義
美國“弗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
感謝你,忠犬男
《贖罪》電影語言淺析
論張愛玲《金鎖記》的思想藝術
詹姆斯·喬伊斯《尤利西斯》與莫言《歡樂》意識流技巧比較研究
美國海軍第13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提前交付
《喧嘩與騷動》中首章非線性敘事分析
論意識流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作用
弗吉尼亞就是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