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義齒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應用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20-11-01 21:25鮑家友
康頤 2020年10期
關鍵詞:口腔修復安全性有效性

鮑家友

【摘要】目的:分析義齒種植在口腔修復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將70例口腔修復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收治時間為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每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口腔修復方法,試驗組采用義齒種植方法修復,對比兩組患者在口腔修復過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結果:試驗組患者在術中和隨訪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術后效果更佳,總有效率更高(P<0.05)。結論:義齒種植在臨床應用中安全性好,有效率高,是進行口腔修復的更可靠選擇,應在治療中優先推廣。

【關鍵詞】義齒種植;口腔修復;有效性;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8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0.233

義齒種植是近年來由于生物材料的發展逐漸興起的一種口腔修復技術。將具有人體組織相容性的生物材料植入頜骨并于頂端支撐義齒,從而修復口腔牙列缺損。由于相對傳統修復方式來說沒有基托或卡托,舒適性更高,同時對鄰牙影響較小。為進一步探究種植義齒在口腔修復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將收集的7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間收治的口腔修復患者7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年齡35歲至60歲,平均年齡(46.8±5.7)歲;病程持續半年至數年,平均病程(3.19±0.94)年。試驗組年齡36歲至59歲,平均年齡(45.6±4.8)歲;病程持續半年至數年,平均病程(3.25±0.74)年。兩組患者均無口腔黏膜病變,無義齒種植禁忌,無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變。在年齡和病程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臨床比較。

1.2方法

對患者進行口腔修復前首先對其口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通過頜面部X線正側位片和全頜曲面斷層片,了解患者生理解剖形態、牙齒咬合、頜骨結構、骨槽密度等情況。對照組采用基托或卡托固定義齒,修復牙列缺損。試驗組進行義齒種植,根據術前檢查結果選擇合適的種植材料,并確定種植位置、深度、角度,盡量使種植體與牙槽骨緊密貼合。術中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執行。術后7天拆除縫線,3月后行永久性牙冠修復。兩組患者術后均隨訪半年,對患者主觀感覺、咀嚼功能、義齒固定及外觀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必要時行頜面部X線檢查。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在口腔修復過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判定標準:

痊愈:患者牙齒疼痛、畸形、缺損等癥狀完全消失,牙齒咬合、咀嚼功能等恢復正常,外觀美觀,患者自覺舒適。有效:患者口腔牙齒不適癥狀明顯改善,牙齒咬合、咀嚼功能等較術前明顯改善,外觀及舒適度尚可。無效:患者術后較就診前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生理功能及外觀無明顯差異??傆行?痊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8.0統計分析學軟件對獲得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有效性比較

相比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更高,達94.29%,且痊愈患者占比更高,為42.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6.437,P<0.05)。如表1。

2.2 兩種患者口腔修復方式安全性比較

采用義齒種植方式進行口腔修復的患者僅有1位出現了傷口感染的癥狀,總體安全性較高。而采用常規方式進行口腔修復的患者有4位出現了牙齦炎,1位發生了義齒牙齦組織增生,還有1位出現了固定材料脫落。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3.846,P<0.05)。

3? 討論

在國際口腔修復技術的發展中,義齒種植是目前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且隨著生物學材料與義齒種植外科技術的發生發展,義齒種植技術日趨成熟[1]。由于義齒種植無須打磨臨近好牙,也無須安裝基托,美觀和舒適度都大大提高。研究表明,義齒種植可以改善患者口腔修復中基牙出血指數,在義齒的固位功能、患者的咀嚼能力恢復、口腔修復的美觀度方面均優于常規口腔修復手段。

術前精確評估,牢牢把握手術適應癥與禁忌癥是義齒種植成功的關鍵。在本研究中出現的1例傷口感染患者是由于口腔衛生條件較差導致。常規口腔修復中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中,有4位出現了牙齦炎,與術后不適感較重、患者口腔衛生清理不到位有關;有1位出現了牙齦組織增生,1位發生了固定材料脫落,查訪發現是由于術后護理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因此,術中需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執行,對于口腔衛生不符合要求的患者需謹慎手術,術后給予合理的口腔護理對于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有明顯地抑制作用。

在義齒種植中需保證種植體與牙槽窩緊密貼合,不僅需要術前精確的評估,也關系到種植體的選擇[2]。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列缺損后行義齒種植修復短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牙周炎癥狀較為穩定,但是種植體會受到牙周炎的影響。因此后續隨診需注意牙周炎的進展,予以針對性治療,以達到種植遠期預期效果。集中生長因子能夠促進骨整合和骨再生,這對于種植體與牙槽窩的貼合是有利的。

在本研究中,對種植義齒和常規口腔修復的患者術后安全性和有效性進行對比發現,義齒種植的患者手術有效性可靠,安全性更高,隨訪過程中并發癥更少,是口腔修復的理想選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祥軍,王進.口腔種植修復與常規修復治療牙列缺失的療效比較.黑龍江醫藥科學,2020,(43):191-192.

[2]李龍飛.不同修復材料對口腔修復患者炎性指標的影響比較[J].當代醫學,2020,(26):125-126.

猜你喜歡
口腔修復安全性有效性
長效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與安全性
西藥臨床應用中合理用藥對其安全性的影響
關于橋梁設計中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問題的幾點思考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牙周整復術在口腔修復中的臨床研究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磁性附著體在口腔修復中臨床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