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飄舞袖香”

2020-11-02 03:01董華興
音樂生活 2020年10期
關鍵詞:中和水袖戲曲

中國藝術往往是一種綜合性藝術,常將多種類藝術元素融會貫通。中國戲曲就是如此,它作為一門綜合性藝術,融匯了古往今來的各種藝術形式,其中戲曲舞蹈的形成與古代舞蹈有緊密的關系,吸收了很多古代舞蹈的藝術精髓。戲曲中水袖藝術的形成,也直接受古代舞蹈的影響。四大名旦也都曾鉆研過水袖舞蹈,并且各有特色。如今,也有很多戲曲演員熱衷于將水袖融入表演之中,通過展示絢爛的技巧,博得觀眾的喝彩。但隨之也出現了對水袖的展示僅停留在技巧層面上,忽視表現人物角色的神態、內心情感以及氣勢,缺乏進行深層的內心體驗,使“做”與“唱”脫節,出現不合一的現象。而戲曲中的水袖藝術是“戲劇動作與舞蹈動作高度結合的產物。它本質上既是從屬于人物和情節的一種舞臺動作,同時又具有表現人的變化中情感情緒的舞蹈性質”。[1]這也就證明了戲曲水袖是不能單獨存在的,它應與音樂伴奏、唱腔以及人物的角色的神態、心情以及氣勢相輔相成。

因此,本文以此現象為出發點,通過梳理戲曲水袖的由來、特點作用及審美價值,探析如何能把水袖技法與人物內心的多種情感相結合,能把戲曲音樂與表演等相融,做到表里如一,技與藝相結合、情與理相結合、形與神相結合,從而發現水袖藝術的真正價值,以期推動戲曲水袖這一藝術表現形式更好地傳承發展。

一、戲曲中水袖藝術的由來及種類

戲曲舞臺上的水袖,是指在戲曲服裝長袖前端的一段長的白綢。這種長袖在舞動時如水波蕩漾,故稱為“水袖”。它是服飾的一部分,由于表演的要求而加以夸張延長,因而它既是視為一種服裝道具,也可視為一種藝術表現手段。

但獨具特色的水袖藝術究竟是從何而來呢?經過考察可以發現,戲曲中的水袖藝術最早可以追溯至遠古時期的儺舞、巫舞,其中就有舞動袖子的動作,或搖擺,或高舉,以達到娛神的目的。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從原始社會到封建君主社會的過渡,也使表演由娛神向娛人過渡,舞蹈表演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而舞者的袖也越來越重要,“從先秦詩樂舞一體的女樂舞蹈和雅舞,到漢代的器具舞蹈和舞象,再到唐代的燕樂舞蹈,宋元的‘隊舞”[2],中國袖舞一直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演變發展。直至明清時期,戲曲將袖舞吸收,它經過與戲曲獨特表演程式規范的融合,最終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一套范式,“水袖功”成為戲曲的表演基本功之一。

程硯秋曾將水袖的基本功作歸納為勾、挑、撐、沖、撥、揚、撣、甩、打、抖10種,根據要領,將各種動作進行設計、組合,用于表達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達到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要求。李富德在程硯秋的“十字”水袖技巧基礎之上,又進一步創造發展,將“十字”擴展為“二十一字”,即“提、吸、抽、帶、絞、搭、背、抓、揉、托、推、旋、掏、掖、繞、削、穿、捅、拋、擺、撩”。這些技巧要領,在幫助演員熟練掌握水袖基本功的同時,也可幫助演員借助不同舞蹈動作豐富角色。

另外,演員也可根據不同情節、不同角色的性格、年齡以及身份、不同行當,酌情組合不同的動作姿勢。因此,在“水袖功”中,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的技巧各不相同,但大體上分為男、女兩類。在旦行的水袖功中有:女單提抖袖、女雙提抖袖、女單翻袖、女雙翻袖、女單折袖、女雙折袖、女背折袖、女斜揚袖、女平揚袖、女上揚袖、女分水袖、上下分袖、女單上揚抓袖、女單平揚抓袖、女雙手抓袖、搗手搭袖、搖袖、翻繞袖、雙翻繞袖、女斜摔袖、女旁摔袖、女抱肩袖、女背搭袖、女雙背搭袖、雙折托袖、翻折袖、上下翻折袖、立轉袖等。生、凈、丑的“水袖功”中主要有:男端袖、男單提抖袖、男雙提抖袖、男單翻袖、男雙翻袖、男單抓袖、男雙抓袖、男斜揚袖、男平揚袖、男分水袖、男單折袖、男雙折袖、男雙背折袖、男斜摔袖、男雙斜摔袖、男雙繞袖、男抱肩袖、前后轉軸、折托袖等。

“水袖功”分化出如此豐富復雜的種類,各具特點,各自承擔不同的使命,并各具不同的功能。無論是四大行當中的哪一角色,都可以借助水袖這一載體,在完成塑造戲曲人物形象任務的同時,展現戲曲的優美與內涵。

二、戲曲中水袖藝術的特點及作用

戲曲藝術通過唱、念、做、打這四個基本方式將故事展現給觀眾。戲曲演員以唱念的方式傳達基本故事情節,以做打的方式刻畫人物形象,輔助劇情發展,所以戲曲表演始終離不開歌唱與舞蹈。這兩者是有機的統一體,不能割裂,正如梅蘭芳所說:“昆曲細致繁重的身段,都安排在唱詞里面,唱詞的意思就要用動作來告訴觀眾。所以,講到‘歌舞合一、唱做并重昆曲是可以當之無愧的?!盵3]因此,在探討“水袖功”時,也應注意不能割裂它與“唱”之間的關系,將二者結合分析,才能更好突出“水袖功”的特點及作用。因此,下文在分析“水袖功”的特點及作用時,注重結合其與“唱”之間的關系,分別從渲染內心情感、豐滿人物、照應情節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水袖藝術具有渲染情感特點及作用?!八涔Α钡墓τ镁驮谟诒憩F人物多種思想情感,目的是輔助劇情發展的一項專門的功夫。它通過較強的表現性,將人物內心情感外化,從而起到渲染人物情感的作用,如翻袖表示激動、扔袖表示氣憤,舞袖表示愉悅,以袖掩面表示羞愧,以袖蓋頂表示恐懼和逃走等等。

在秦腔《竇娥冤》“怒闖公堂”這出戲里,竇娥歌聲高亢悲傷,同時又借助水袖渲染她悲憤的心情。她先是拖著長袖疾步走入公堂,痛斥張驢兒惡行,隨后甩袖、拋袖、上揚抓袖等動作,一氣呵成。這一段水袖表演,配合唱詞,成功將竇娥的激烈悲憤的情緒表現出來。

其次,水袖藝術具有豐滿人物的特點及作用。宋長榮認為:“比如水袖,它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我們在運用的時候,用哪一種水袖,必須是符合人物此時此地的心情、背景和身份”[4]也就是說,水袖的運用要恰如其分的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不能隨意組合。

在《鎖麟囊》“選妝奩”中,在全府人為了薛湘靈的嫁妝而焦頭爛額之時,丫鬟梅香扶著她出場了。她一邊唱【四平調】,“仔細觀瞧,仔細選挑”,一邊舞動水袖,水袖輕甩輕收,不急不慢。雖然只是簡短地露了一個面,卻將薛湘靈一個閨閣中千金大小姐的嬌慣、矜持的形象,表現的淋漓盡致。

在《紅娘》第四場中“琴心”的【反漢調】優美動聽,紅娘隨著音樂水袖飛舞,曼妙的身姿和大幅度的形體動作,令人神往。在第七場“佳期”中,通過水袖渲染紅娘的內心情感變化,也成功將紅娘俏皮、機敏、善良的性格展現出來。

最后,水袖藝術具有照應情節的特點及作用。水袖是可以為劇情發展而服務的,起到照應情節的作用。在《荒山淚》“搶子”這場戲里,張慧珠看見楊德勝要將寶璉抓走時,她內心情緒緊張萬分,因只有這一個孤門獨子,她只奮不顧身、不顧一切地爭奪。張慧珠疾步向前,并以雙袖翻抖的動作飛撲搶奪寶璉,在護住幼子之后敏捷的轉身。這些動作一氣呵成,水袖跟著甩出、舞動、收回,動作激烈照應了劇中千鈞一發的緊要關頭。

由上可知,“水袖功”的特點及作用多樣,既是豐富人物外在性格和內心世界的藝術手段,也是輔助劇情發展的重要手段。作用與手段越豐富,越能創造出多種精彩的舞臺形象,戲的觀賞價值也就越高,對戲曲表演藝術越起到推動和提升的作用。

三、戲曲中水袖藝術的審美價值

戲曲中的“水袖功”在具有豐富人物性格、展現人物內心世界、輔助劇情發展等功用之外,也能給觀眾帶來一定的審美愉悅。下文分別從飄逸之美、形態之美、中和之美這三個方面展開,具體分析水袖藝術的審美價值。

首先,水袖具有“飄逸之美”。水袖的存在增加了戲曲服飾的表達語匯,演員通過展現水袖技巧,將角色的情緒夸張的表現出來,讓觀眾可以直接領會角色此時的心情感受。但除卻水袖技巧,僅從服裝的角度出發,水袖作為戲曲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長長的袖子隨著戲曲演員的舞動而豐富多變,具有飄逸之美,也可增強靈動性。舞動的衣袖與演員的表演水乳交融,使演員在舉手投足之中,展現出一種特有的風格韻味,形態結構循曲道圓,為觀眾帶來審美上的極大滿足。

其次,水袖具有“形態之美”。水袖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演員手臂的長度,它可以替代手臂,成為演員身體的一部分,甚至可以帶來比手臂更強地表現力以及感染力,它的加入使演員的舞蹈動作錦上添花,更具形態之美。因此,水袖常被比作“行云流水”,演員舞動水袖之時,可輕可緩,可剛可強。方式雖然較為夸張,但水袖的飛動之美、線條之美、韻律之美,令人賞心悅目。

如在《天女散花》中,演員通過優美的舞蹈身段和飛舞飄揚的水袖,將天女散花的情境展現在觀眾面前。水袖回旋婉轉,美妙動人,整個過程眼花繚亂,如夢似幻。不僅使演員有了充分施展技藝的余地,又令觀眾的眼睛時刻追隨著舞動的水袖,在它的流轉中感受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之美感。

最后,水袖具有“中和之美”。如果“飄逸之美”和“形態之美”是從水袖的外部條件著眼,那么“中和之美”便是從我國民族傳統審美心理出發,一種更深層次的美。

在我國古代傳統思想認知里,天下萬物都可分為陰陽二極,陽為剛,陰為柔。從審美的角度來看,便分為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它們二者之間的結合,便是“中和之美”,也是中國古典藝術的理想境界。正如清人劉熙載說:“陰陽剛柔不可偏陂”。剛中有柔,柔中有剛,婉而愈勁,婀娜中含遒健,正是理想的中和之境。水袖藝術亦是如此,水袖材質多為綢緞,質地柔軟輕薄,可以營造靈動飄逸的意蘊。水袖雖然質地柔軟,但也可柔中帶剛,表現激烈的情緒或英勇的氣勢。

如在《穆桂英掛帥》“接印”一場中,穆桂英翻袖、抓袖,動作干凈利落有力,展現了穆桂在危急時沖鋒陷陣,敢擔重任英勇氣概??梢?,水袖藝術是剛柔并濟的,它蘊含著中國傳統審美心理,具有“中和之美”。它既可以如飛燕般輕快,如游龍般柔曲,輕盈柔美,也可以如海河澎湃洶涌,驚濤駭浪。

四、結語

戲曲舞臺上的水袖,是經過千百年的演化發展形成的。它有著自己的特點及作用,既是戲曲演員的表演基本功之一,也是對中國古典文化中“中和之美”的表達。所以,在戲曲舞臺上出現行云流水、絢麗多彩的水袖藝術,并不是一種偶然,而是有其深層的原因,既暗含了我國民族傳統審美心理,也體現我國傳統古典藝術的審美理想。正是這種審美和追求,成就了戲曲中水袖藝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云、明巧玲:《長袖善舞——淺談戲曲“水袖”藝術》,《中國戲劇》,2001年第10期。

[2]武仲平:《輕舞水袖舞好做戲——漫談戲曲表演中的水袖功》,《大舞臺》,1997年第3期。

注釋:

[1]轉引自羅云、明巧玲:《長袖善舞——淺談戲曲“水袖”藝術》,《中國戲劇》,2001年第10期。

[2]岑曉園:《水袖初探》,碩士學位論文,蘇州大學,2013年。

[3]梅蘭芳:《舞臺生活四十年》,團結出版社,2006年,第313頁。

[4]宋長榮:《鮮活的人物個性是荀派藝術的特征》,《中國京劇》,2010年第12期。

董華興 原沈陽軍區政治部前進文工團二級演員

猜你喜歡
中和水袖戲曲
中外大學生體驗非遺戲曲文化
萬物通心
戲曲從哪里來
Singing the Changes
傳統戲曲
水袖起舞翩若驚鴻
曼妙的水袖
淺析中庸之道與中和之美
淺析中庸之道與中和之美
水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