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游戲材料對混齡幼兒自主游戲影響研究

2020-11-06 06:23李珺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自主游戲影響

李珺

【摘 要】在混齡幼兒游戲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其興趣愛好、結合游戲的類型科學地投放區域游戲材料。要確保材料材質、功能與形狀等的多樣化,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游戲需求,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提高自主游戲活動的開展效率與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區域游戲材料對混齡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產生的影響,希望可以為各位幼兒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區域游戲材料;混齡幼兒;自主游戲;影響

所謂的區域游戲材料,即指將多種不同的游戲材料放置在幼兒園班級中的特定區域。材料有不同的材質、特點與難易程度。然而,總體而言,大部分材料都比較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游戲材料會對混齡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開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游戲活動的有效性,培養幼兒的能力,幼兒教師要合理地選擇并且投放區域游戲材料,充分地發揮材料的應用價值,從而提高游戲的整體效果。

一、區域游戲材料投放原則

(一)安全性原則

幼兒教師在投放區域游戲材料時,首先要充分遵循安全性的基本原則,確保幼兒的人身安全不會受到傷害,基于此開展投放工作才會更加具有價值、更加安全、更加有效[1]。例如,一些游戲材料有尖角,這極易讓幼兒在游戲中受到傷害,所以教師就要將這些帶有尖角的材料淘汰。除此以外,在購買材料時要嚴格地管理與控制材料的質量,如果材料的質量不過關,那么就要禁止使用,要確保采用的游戲材料是環保、安全可靠的,不能含有毒物質。

(二)適量性原則

幼兒教師在投放區域游戲材料時要科學合理地把握投放的量。投放的材料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影響到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要讓幼兒進行獨立、自主地選擇,不要給予太多的干預。如果投放的區域游戲材料太多,那么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導致其在游戲過程中注意力不夠集中。反之,如果投放的材料太少,就會導致幼兒間互相搶奪材料,從而造成矛盾與沖突,影響幼兒之間的團結,影響幼兒自主游戲的順利開展。

(三)動態性原則

區域的材料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如果一直都采用相同的材料,就會導致幼兒喪失對材料與活動的興趣,從而降低其參與自主游戲活動的積極性。所以,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提高游戲活動的有效性,幼兒教師要加強對區域材料投放的動態化管理與控制,要每間隔30天更新一次材料,并且結合幼兒的心理變化情況,科學地指導與組織幼兒參與區域游戲活動。

(四)差異性原則

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具有不同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及認知水平,因此,幼兒選擇材料的類型和難度也不同。所以,教師必須考慮幼兒的年齡差異與愛好差異,對材料進行合理地投放,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選擇自己喜歡、合適的材料。除此以外,不同年齡的幼兒會具有不同的身高,所以,在擺放材料時要有一定的差異性,要由高至低進行分層次地擺放[2]。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年齡較小的幼兒在低處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個人喜歡的材料,充分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

二、區域游戲材料對混齡幼兒自主游戲的影響

(一)對自我選擇能力的影響

所謂的區域活動,即為結合幼兒的發展規律與發展特點,有效地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并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個人喜愛的玩具,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的自主游戲活動。在實際活動中,不同的幼兒會選擇不同的材料,如布娃娃、瓶蓋、皮筋、杯子、花朵、樹葉與木棒等。所以,在投放區域材料時,教師要根據教學活動內容,把握材料投放的科學性、合理性。例如,教師可以在數學區域角中投放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材料,如筷子、塑料瓶、碗與瓶蓋等[3]。目前,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由于受到時間以及場地的限制,一些教師會把處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混合在一起,讓其共同參與區域活動。不同年齡的幼兒具有不同的認知能力,因此,教師必須科學地投放區域材料,這樣才能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都能選到與個人的個性發展相符的材料,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參與游戲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對動手操作能力的影響

為了高效地完成幼兒自主游戲活動,有效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就必須為幼兒營造出平等、公平、公正、民主的游戲環境。在混齡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幼兒的年齡是不同的,因此,為了使所有年齡段的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使每位幼兒的能力得到激發,使其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就要引導幼兒進行動手操作。為了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教師就要結合混齡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材料進行科學地投放,對活動進行科學地組織。通常狀況下,許多幼兒在活動中喜歡與比自己大的幼兒共同活動,所以,在投放區域材料時,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心理特點,充分重視對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問題思考能力與探究能力的培養,重視幼兒之間的合作與互動[4]。例如,在戶外自主游戲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更多制作型的游戲材料,如貝殼、小鏟子、小石頭、沙子、小水桶與小盆等,引導幼兒親自動手實踐制作沙雕作品,從而使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對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

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重對幼兒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在混齡幼兒區域活動中,幼兒有不同的年齡、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有的幼兒的性格較為外向、開朗,因此比較喜歡參與集體活動,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幼兒園組織的自主游戲活動,并可以很快地融入進去。但是,一些幼兒的性格較為內向,不愛說話,比較害羞、孤僻。因此,在自主游戲活動中,大部分幼兒在一起游戲,但會有一小部分內向的幼兒在旁邊觀看,而導致此現象發生的原因之一即為投放的區域材料不合理、不科學。教師可以在這些游戲中投放一些普適性的區域材料[5],也就是投放一些能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特點幼兒的區域材料,這樣,幼兒就能擺脫年齡的限制,積極地參與到相同的游戲活動中。而且,教師要加強對幼兒的引導與鼓勵,使性格內向的幼兒也可以積極地參與進來,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共同游戲,從而全面地培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增進幼兒之間的情感。反之,如果投放的區域材料有著十分顯著的年齡差,那么就會導致幼兒在活動中產生小團體化的發展傾向,從而影響到對幼兒團結協作能力的培養。

三、結語

總之,教師可以通過區域游戲的開展,有效地塑造幼兒的性格,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與感知能力,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所以,為了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幼兒教師就要積極地組織開展混齡幼兒自主游戲,要科學地投放區域游戲材料,從而更好地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展需求,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豐富幼兒的實踐體驗,培養幼兒的自主意識,推動幼兒的個性發展,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效果,從而促進幼兒的發展,推動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孫芳芳.淺談混齡班幼兒的共享游戲區域環境建設的初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05).

[2]葛靈怡.基于“自由自主”理念下的幼兒園戶外混齡區域活動探究[J].休閑,2019(03).

[3]胡玉.對混齡兒童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新思考[J].好家長,2018(68).

[4]楊平平.在戶外混齡自主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J].小說月刊,2018(14).

[5]陳藝婷.巧設混齡自主游戲,提高幼兒交往技巧[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8(04).

猜你喜歡
自主游戲影響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我國FDI和OFDI對CO2排放影響的比較研究
區域游戲材料對混齡幼兒自主游戲影響分析
探究分組自主游戲促進同伴關系和師生關系
指導幼兒參與戶外自主游戲的策略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小頑兒系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