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教育中的適度懲戒探究

2020-11-06 06:23何志林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問題探究小學教育

何志林

【摘 要】研究表明,適當地懲戒可以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進行引導與規范,使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及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小學生年齡小,身心發展尚不健全,正處于人格的養成時期,所以,這一階段懲戒教育的開展必須要適度,要合理,切忌損傷學生的自尊心。本文將對小學教育中的適度懲戒展開研究,總結一些經驗,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適度懲戒;問題探究

課程標準及素質教育的貫徹,使得平等、公正、和諧的教育理念逐漸地深入人心,同時,素質教育倡導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尊重學生,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因此,懲戒方式逐漸遭受了質疑,科學合理的懲戒也逐漸被棄用。實際上,懲戒與獎勵具有相同的性質,都屬于教學手段的一種,能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規范與引導,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但懲戒并不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是為教學活動進行輔助的,所以在應用過程中必須要科學,要合理,要適度,這樣才能避免過度懲戒對學生的不良影響,從而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一、教師在懲戒教育方面的誤區

(一)懲戒思想上的誤區

懲戒是教育教學中的必要形式,但懲戒教育的開展要有方法,要堅持適度的原則。有些教師卻存在思想上的誤區,他們認為懲戒就是對學生的批評、懲罰,而懲戒教育的應用對象則是成績較差、自控能力較低、自尊心較強的學生。長期對這部分學生實施懲戒教育,會使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傷害,會使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逐漸崩塌,教育效果反而適得其反。同時,教師一味地對學生的缺點及不足之處進行指責,會導致他們產生強烈的反抗心理,對教師的抵觸感更加強烈,不僅無法實現教育引導的目的,最終還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懲戒方法上的誤區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教學方法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效。而不同學生的差異性也要求教師實行差異性的教學方式,盡可能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多發現學生的長處,多去鼓勵學生的長處,減少對學生缺點的指責,對其多加引導和關注,這樣學生才能逐漸對教師產生好感,逐漸培養出對教師的信任感,教學成效才會更高。但實際上,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由于各種因素,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只關注學生的缺點,忽視了學生的長處,一味地批評學生的不足之處,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對自己喪失信心,對教師教育產生抵觸,長此以往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意志低迷,如此學習成果必然而知。

(三)教師素質有待提升

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肩負著教書的任務,同時也肩負著育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素養,同時還應該具備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樣才可以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指導。目前,很多小學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功底,教學能力也很突出,但在心理引導與教學管理上卻很欠缺,不懂如何與學生進行交流,不懂如何掌控與活躍課堂,進而導致懲戒教育的實施操之過急,對學生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二、小學生適度懲戒的對策

(一)適度懲戒與賞識、激勵有效結合

關于懲戒教育中對學生的懲罰與批評能否進行這個問題,教育界仍然需要不斷地探索。但筆者認為,懲戒是可以實施的,但要把握好度,要與賞識和激勵教育結合在一起進行。對學生的懲罰與批評需要建立在師生之間足夠信任的基礎上,這樣,教師對學生的懲戒才會是一種鼓勵,一種督促,是一種朋友間的提醒與引導。采取這種懲戒方式,對師生關系極為密切的小學生來說是很容易理解的,并且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真誠的關愛與善意的鼓勵,所以會采取樂觀的心態接納,也會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進行改進。

適度懲戒與獎勵和賞識的結合也可以理解為“打個巴掌給個甜棗”,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時,不能一味地抓住缺點不放,教師既要將缺點指出來,又要指出學生的長處所在,這樣學生才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例如,教師在批評一個打碎玻璃的學生時可以說:“你在老師心里一直是一個非常懂事、堅強的孩子,怎么能因為一次考試失敗就打碎玻璃,損壞公共財物呢?老師對你有信心,下次一定沒問題的。發泄情緒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踢踢球,唱唱歌?!边@種既賞識又批評的方式每一位學生都是很樂意接受的。比起“你為什么打碎玻璃,一次失敗就受不了了嗎?真讓我失望”等對學生有針對性、刺激性的語言,這樣春風拂面般的批評效果會更好。因此,在教育中,教師不能將懲戒簡單地判定為對學生的批評與懲罰,這樣非常容易走進懲戒的誤區,對學生和教師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懲戒教育的開展中,教師要把握分寸,掌握好度,要與賞識和鼓勵結合在一起。這是一門藝術,可以在維護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將道理說清楚,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懲處,這樣的方式才是科學的,才容易產生良好效果。

(二)適度懲戒與挫折教育有效結合

懲戒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知識,教學生如何做人。所以,適度懲戒教育的開展就是將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青少年的責任交給孩子,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讓他們體會與感受到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有了社會責任感,有了榮譽感和使命感,他們的學習意義才會得到升華,他們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責任與意義所在。

懲戒是一個多面性的話題。有的人認為,懲戒是對孩子天性的約束,是對孩子的不尊重,這樣孩子很容易產生挫敗感,進而在學習與生活中喪失信心。實際上并不然,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時期中他們是需要他人引導的,是需要別人幫助“管理”的。所以,小學教師可以適當地實施懲戒教育,將懲戒與挫折教育結合到一起,讓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一些挫折,并對此進行適度的懲戒與引導。這樣,經過逐漸修理的小樹,才能獲取更多的養分,才能知道如何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試想,如果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中從未接受過任何的懲戒,一直順風順水,與溫室中的花朵有何不同?不敢直面困難,不敢解決困難,不敢面對以后的壓力,這對于他們的成長反而不利。

(三)適度懲戒與差異化教學結合在一起

懲戒教育的開展是建立在學生心理接受能力基礎上的,所以教師必須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充分地了解與分析,然后結合他們的特點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方式。在實施懲戒教育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發揮適度懲戒的作用,不能將懲戒作為目的應用,以免產生不良的結果。同時,在懲戒教育的開展中,教師切記不能過度。若教師因為自己對學生的了解不夠充分,對學生的差異性分析不夠精準而過度懲戒,這非常容易影響學生的心態,使學生產生挫敗感。所以,懲戒要有差異性,要根據個體的差異性實施差異化的懲戒方式。例如,對好動、愛搗亂的學生,要將懲戒與賞識結合在一起,先賞識再懲戒。對害羞、膽小的學生,要將懲戒與肯定結合在一起,先肯定與鼓勵,再懲戒?!耙话賯€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懲戒教育也一樣,要堅持適度和因人而異的原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嚴師出高徒”是經過千年歷史檢驗的真理,但對小學生這個特殊群體來說,適用度有待考究。所以,對小學生這個群體,懲戒教育的開展要建立在信任、尊重、關愛、賞識的基礎上,堅持適度原則,實施科學的懲戒方式,這樣才能發揮懲戒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攀峰.莫讓“教育適度懲戒”淪為“稻草人”[J].湖南教育B,2017(03).

[2]樊樹林.“適度懲戒學生”應“小步慢行”[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07).

[3]高緒娟.怎樣在中小學教學中適度開展懲戒教育[J].華夏教師,2014(04).

[4]王詩洲,鐘精華.適度懲戒又何妨[J].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0(06).

[5]薄慶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中的合理懲罰問題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4(12).

[6]李金花.淺談小學教育中的教育懲罰問題[J].讀寫算:教師版,2015(31).

[7]王金偉,王淑芹.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中的合理懲罰問題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

猜你喜歡
問題探究小學教育
有線電視技術與寬帶技術融合探討
淺談小學語文問題探究教學法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
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
簡析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探究“學講計劃”背景下的語文教學
研讀教材,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效
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與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談小學語文課堂的生活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