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的法律規范途徑分析

2020-11-06 11:13陸秀梅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人工智能法律

摘要:人工智能是未來信息化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人工智能的實現可令各類事物的處理機制實現智能化處理,極大降低人力資源、物理資源的投入,提高社會體系的生產效益?;诖?,文章對人工智能概念進行闡述,指出當前人工智能對法律制度所造成的挑戰,并對人工智能的法律規范途徑進行研究。

關鍵詞:人工智能;法律;規范途徑

引言:人工智能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其將人文思維模式與信息化體系相結合保證人工智能在實現過程中具有人類思維,進而降低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的投入,實現對事物本身的規范化處理。從社會發展層面來分析,人工智能通過內部信息機制的存儲與應用,真正實現萬物互聯以及數據邏輯性預算,有效推動社會體系的發展。隨著網絡體系在社會行業中的不斷應用,行業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目前信息時代的新引擎,特別是對于以人工智能為主導的工業產業、經濟產業來講,通過智能體系的建設可在數據信息傳送機制下實現可預見性的分析,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可有效對行業本身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規避設定。然而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在整個法律體系中所呈現出的規定機制無法與其所應用達成一致,甚至部分人工智能化的實現無法正確界定其在法律制度中的地位,這就對人工智能的發展趨勢形成一定的制約。為此,必須從多個角度分析出人工智能在實現過程中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及義務,然后對原有的法律體系進行規劃與完善,以提高人工智能與社會行業的融合效率,加速社會體系的轉型及發展。

一、人工智能概念

人工智能(AI)是在計算機網絡體系內進行人們主觀思維的融入,智能體系可達到對事物進行自我評判的功能。目前,大多數學者對人工一詞的決定,基本上維系在統一的基準內,然而在對智能進行描述時則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學者將智能一詞理解為智慧體系的建設,通過記憶思維的融合,令人工智能實現行為與語言的表達;也有學者將人工智能定義為計算機學科的一個延展形式,其是在大數據信息支持下依托于系統對信息所采集與處理過程,分析出當前信息行為以及信息在某一時間段所呈現出的變動特性。人工智能體系的建設與應用,對于我國現階段社會轉型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人工智能的實現可以有效保證經濟產業化發展與計算機網絡體系形成高度契合,以人工智能機制完成各類工作,進而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

二、人工智能對法律制度的挑戰

(一)算法問題

人工智能在實現過程中是通過對系統采集的信息進行預算,然后按照固有的程序分析出當前信息與事物發展行為相關聯的一系列的動作,并作出決策。在此類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存在數據不透明的特性,且內部數據信息的實現無法通過相應計算來進行解釋,當人工智能對某一件事物的決策程序出錯誤行為時,則難以對問題產生原因進行追溯,進而導致數據處理決策的責任人難以確定。上述問題對法律規范機制來講,其客觀性的計算原因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法律的判決機制。

(二)隱私問題

當前大數據時代到來下,用戶在網絡中的信息呈現出相對透明性,特別是對于數據本身所存在的價值而言,智能系統在具體實現時,依據數據分析來得出人們主觀思維意識下的程序需求。從人們對網絡信息進行獲取行為來講,大數據發掘技術的實現,針對用戶日常信息瀏覽行為而做出的自我審驗與信息分類推送,可有效提高用戶在網絡系統中的體驗度。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下,整個網絡環境的變化是以人們需求為驅動因素來實現發展的,這就造成人們對數據信息處理以及計算機技術過于信賴,甚至部分行業領域對數據本身所呈現出的信任性已經趨于極端化,這就為用戶在網絡系統內信息表達機制的實現造成一定的失范現象,其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用戶隱私防護的,進而加大法律規范體系的執行與監督難度。

三、人工智能的法律規范途徑

(一)技術發展規范

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人工智能技術的實現主要是以社會經濟結構為核心,通過智能體系的建設增強經濟效益。但考慮到人工技術本身在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問題與道德問題等,如果你能針對此類問題進行診斷分析,則可能導致人工智能實現成為一個沒有硝煙戰爭的平臺。沒事在進行法律不算是必須從技術對社會貢獻程度以及技術本體在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出發點,分析出人工智能體系與人倫常理、社會結構存在的耦合性關系,保證人工智能技術在實現過程中是遵循一定的原則來在社會領域中發揮更有價值。在對人工智能算法進行法律完善時,應針對算法本身的透明性與可追溯性建立細則機制,同時應進一步明確數據在流向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數據信息在運行過程中的主體性進行執行權導入,保證算法在自動化決策過程中避免因數據不透明而產生的逃避性。此外,應對人工智能系統應用的承擔者進行責任確定,一旦此類人工智能決策機制所造成錯誤性行為,及時依據權利義務的劃分追溯到責任主體,進而為人工智能體系下的事物運行提供法律保障。

(二)應用發展規范

在人工智能應用范圍內的法律規范,主要是以電子商務以及人工智能所支持的經濟產業、工業產業等為主,分析出各類主體在整個事故處理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及義務。只有這樣,才可有效保證大數據技術以及人工智能體系在對信息進行獲取與處理過程中實現全過程監督。如人工智能涉及到第三方平臺時,當消費者權益因為第三方平臺的錯誤決策或者是預見性策略的制定未能起到相應效果時,造成消費者個人信息產生丟失問題,則承接人工智能系統運行的主營方與第三方平臺必須對消費者經濟行為的損失進行賠償處理,并及時對系統內數據處理機制進行審核,查證出人工智能系統的實現是否滿足行業發展的基礎需求,黨內部程序指令存在錯誤的情況下,用及時向技術部門進行申請,以解決人工智能系統在當前行業領域中的應用問題。

(三)法律界定規范

法律界定規范必須在原有法律基礎之上,對承接人工智能審驗的各項法律機制進行本質化完善。特別是針對智能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虛擬信息與真實信息的對接機制,應當針對系統在實施過程中對相關事物所造成的損害問題進行全面化分析,保證人工智能系統與其承接系統運行的機器設備進行數據隔離,以此來確保數據信息在處理過程中實現可預見性測量精度的提升。在對相關法律進行界定,應以數據源頭為核心,將人工智能在行業領域中存在的特殊性爭議進行法律法規的完善,同時法律制度在規范過程中必須以強制性執行指令為基礎,保障系統功能的實現是建立在可追溯性、功能性、透明性基礎之上來運行的,進而有效提高系統決策效率,為人工智能化在行業領域的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四、結語

目前法律體系下,部分人工智能領域的實現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區,當法律規范制度難以對人工智能進行處理與規范時,必然導致人們相關權益受到損害。為此,必須針對人工智能在法律領域下呈現出的特性,解析出當前人工智能實現所面臨的問題,然后制定較為精準的解決策略,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相關權益提供合法保障。

參考文獻:

[1]?? 盧新玉.淺談我國目前作為法律人工智能基礎的司法大數據存在的問題[J].法制博覽,2020(21):202-203.

[2]?? 石易“.非人”的權益:論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權的司法實踐及理論可能[J].現代出版,2020(04):65-70.

[3]?? 楊金權.強人工智能之“法人格”否認及多元規制[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上海市法學會《.上海法學研究》集刊(2020年第5 卷總第29卷)——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法治論壇文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組委會、上海市法學會:上海市法學會,2020:22-29.

作者簡介:

陸秀梅,性別:女,民族:漢族,專業:經濟法,工作單位:致同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猜你喜歡
人工智能法律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專業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2019:人工智能
數讀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讓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