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

2020-11-06 12:25王夢怡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民族音樂弘揚

摘要:民族音樂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是眾多藝術家的智慧結晶,在經歷了歷史滄桑以后慢慢形成的。而中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不僅僅豐富了音樂課堂內容,而且對于民族音樂來說具有非常好的傳承與弘揚的作用,使學生在對民族音樂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民族感、愛國情懷日益增強。而本文主要針對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進行分析,首先闡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的作用;然后給予了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弘揚途徑。

關鍵詞:中小學音樂教育;民族音樂;弘揚

引言

我國民族音樂源遠流長,其所蘊含的文化既豐富又具有內涵,而這也是西方音樂以及現代音樂所無法媲美的。但是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使得世界各國間的交流與溝通越來越頻繁,外來音樂文化慢慢的進入到我們的視野中,這對于民族音樂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在學好中國字,說好中國話的不斷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關注到民族音樂,并且在國家的號召之下,將民族音樂與中小學音樂教育有機結合,使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形式得以弘揚。而本文則將側重點放在了此方面,希望可以通過對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弘揚的作用進行分析,進而給予有效的途徑,以推動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更好的融合與發展。

一、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的作用

(一)有利于師生關系融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中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最佳時期,這也是學生對于事物正確認識的關鍵時期。而民族音樂代表的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夠體現出民族精神。民族音樂中包含著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習俗以及演唱的風格,而這對于好奇心較強的中小學生而言,吸引力是極大的,極易激發他們對音樂產生興趣。學生喜愛上音樂課,自然也就會慢慢的喜歡上音樂老師,而此時老師就要借此機會,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以講故事的形式對民族音樂起源、民族音樂家生平經歷進行講解,不僅僅使師生間的關系更加的融洽,而且學生會對民族音樂越來越有興趣。

(二)對學生民族情感的培養具有滲透作用

中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對于學生民族情感培養非常重要,使其在學生內心深處生根發芽,學生在讀懂民族音樂情感的同時,感覺其所蘊含的魅力。民族音樂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其來源于民間,也是友誼的紐帶,音樂沒有邊界限,是各民族人民增進感情非常有效的方法。中國走向世界,民族音樂就是非常好的橋梁,為此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音樂知識的傳授,其關鍵在于使中小學生民族自豪感增強。

(三)能夠提升學生內涵,提高他們對傳統藝術鑒賞力

當代中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除了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美的認識以外,還要使他們的音樂素養不斷提高。民族音樂所蘊含的是一個民族的信仰、精神、文化等,而中小學音樂教育中融入民族音樂,使學生一起唱響民族音樂之風,迸發愛國情懷,在不斷的與民族音樂的接觸中,了解、接受、并且學會如何去鑒賞民族傳統的藝術作品。

二、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的途徑

(一)在思想中重視民族音樂

中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民族音樂的弘揚首先要從學生思想上開始著手,使其對于民族音樂足夠重視,并且認同其價值。我國不同民族的音樂其體現的是各民族文化特色,將民族音樂融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使學生在對民族音樂相關知識、技能有所了解以后,產生了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的興趣,民族意識越來越強烈,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祖國母親。所以對于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主體地位給予明確,營造良好的民族音樂弘揚氛圍。中小學音樂老師作為音樂教學的傳授者,必須要承擔起民族音樂宣傳的責任,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使中小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民族音樂,學會唱民歌,并且將一些優秀民族音樂作品介紹給學生,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充分認識、感受民族音樂所帶來的魅力,進而產生興趣,喜愛并且傳承弘揚民族音樂。在此過程中同樣也是中小學生民族審美情趣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民族文化優良品質的弘揚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二)在行動上學習民族音樂

民族音樂的弘揚不僅僅只是停留的思想上,還要付諸于行動中。所以中小學音樂老師要有民族音樂正確的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思想中認為其過時的片面想法,將學生民族音樂相關知識的傳授與學習作為基礎,教學目標要以學生民族音樂審美能力的提高作為重點,在教學中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新,以此來激發學生對于民族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充分的感覺到不同民族音樂歌舞的魅力,對于民族音樂的價值有正確的認識。

(三)在活動中弘揚民族音樂

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的弘揚要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效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側重點是訓練學生聽、唱、節奏,對民族音樂知識進行傳授。教學中要根據學生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特點,采用情境教學法,融入民族音樂教學內容,使教學生動形象,趣味性更強,這樣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民族音樂。在課堂音樂欣賞中,老師要為學生提供一些優秀的民族音樂樂曲、民歌等等,使學生能夠對不同民族音樂風格有所了解,音樂體驗更豐富,為弘揚民族音樂奠定基礎。而在進行課外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舉辦一些與民族音樂相關的活動,比如民族音樂興趣組,以小組為單位,對民族音樂知識進行分享;或者是通過學校廣播播放優秀民族歌曲;組織民族音樂競賽,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鼓勵;在節假日開展民族音樂會,學生們可以對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民族音樂作品進行表演。這樣不僅僅對于民族音樂起到了宣傳的作用,而且對民族音樂弘揚進行了強化,營造了良好的民族音樂弘揚與傳承的氛圍。

(四)在教學中發展民族音樂

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應該從教學本土化著手。中小學音樂教材中加大對于民族音樂的占比,精選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樂作品,這也是與我國《音樂課程標準》要求相符合的。民族音樂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弘揚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根據我國音樂教學具體情況,借鑒國外具有代表性的音樂教學法,例如綜合音樂感教學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等,構建符合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方法,將我國民族音樂作品完美的呈現出來。

(五)在課后作業中融入民族音樂

課后作業是各科目都會布置的,所以中小學音樂教育中也應該將民族音樂融入到課后作業中。比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要求他們在課后對優秀民族音樂作品進行收集整理,每個組最少也要整理出三部,可以運用網絡、圖書館等不同的方法,并且要求學生對作品進行鑒賞,從中了解作品特點、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體現出來的民族特色,小組間討論,分享對于作品的想法,另外還要從各小組中挑選出最優秀作品。最后老師要整體評價一下學生所整理的民族音樂作品,使學生加深理解,針對表現較突出的小組給予鼓勵,使學生自信心增強,這樣更有利于他們正確認識民族音樂,從而喜愛上民族音樂。

結束語

音樂帶給學生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鼓勵,學生在對一些優秀音樂作品進行賞析時,不僅僅會加深對音樂內容的理解,而且極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中領會到音樂中所要傳達的內涵。而民族音樂中所蘊含的內容非常豐富,既有民族風土人情,又有民族精神,更多體現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此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弘揚民族音樂,要將其貫穿于整個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停留在思想上,而且還要付諸行動,真正意義上使民族音樂的弘揚融入到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去。

參考文獻:

[1]?? 曹麗艷.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中小學音樂教育[J].北方音樂,2020(10):149-150.

[2]?? 黃紫薇,何程遠.民族音樂文化在中小學音樂教育傳承中的新思路[J].黃河之聲,2019(11):88.

[3]?? 周穎.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中小學音樂教育[J].戲劇之家,2019(16):175.

作者簡介:

王夢怡,1989年 9月 7日,女,漢族,籍貫:江蘇昆山,本科學士學位,職稱:中小學二級,畢業院校:上海師范大學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工作單位:江蘇省昆山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猜你喜歡
民族音樂弘揚
弘揚愛國精神
弘揚愛國精神
傳統民族音樂在高職教育中的傳承——以高職民族音樂課程為例
民族音樂處在“低谷”
高校音樂教育對民族音樂文化的挖掘
民族音樂“如何教”VS“怎么學”——以民樂合奏《豐收鑼鼓》一課的教學為例
我國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建構與完善
弘揚雷鋒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弘揚雷鋒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揚先進文化 傳承雷鋒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