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進行情緒疏導的研究與實踐

2020-11-06 14:14鄭海峰
科學與財富 2020年23期
關鍵詞:癌癥情緒心理

鄭海峰

摘要:隨著惡性腫瘤病人的不斷增多,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作為關聯群體也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因為照顧病患的負擔較重,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承擔著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壓力,與常人比較更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通過會談、催眠等方法對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開展心理疏導,可以有效緩解其情緒癥狀,提升心理能量,進而改善家庭關系。

關鍵詞:癌癥;家庭照顧者;情緒;心理

一、情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1.??? 情緒的定義

情緒是一種心理過程,是人們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和體驗,是人腦對客觀外界實務與主體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可以把情緒分為基本情緒和復合情緒,近代研究中常把“喜、怒、哀、懼、悲、恐、驚”列為情緒的基本形式,復合情緒是由基本情緒的不同組合派生出來的,例如,由恐懼、內疚、痛苦和憤怒組合起來的復合情緒叫焦慮。

2.??? 情緒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黃帝內經》指出: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梢娗榫w波動過于劇烈或持久,可影響臟腑氣血的生理功能,導致疾病的發生?,F代醫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因素是和體內的免疫系統密切相關的。積極的心理狀態能增強大腦神經系統的協調性,進而通過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產生有益的激素,增強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二、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的情緒問題

鄧本敏通過研究發現,配偶、持續照顧、合并慢性疾病、家庭收入低、文化程度低、隱瞞病情,以及患者自理能力差、治療方案復雜等患者的照顧者為壓力負荷高危人群[2]。癌癥病人照顧者不僅為病人提供日常照顧,還要參與治療決策的制定,承受昂貴的醫療費用,同時照顧病人會影響工作和正常生活,更要經受即將失去親人的心理痛苦,給照顧者身心帶來巨大壓力。照顧者要承擔著很大的負擔,主要是照顧癌癥患者時引起的生理、心理、情感、社會和經濟五個方面的變化。

1.??? 生理負擔

癌癥患者照顧工作是一場馬拉松,對照顧者的生理條件是極大的挑戰,他們日常生活受到干擾,生活規律、生活習慣、作息時間等被影響,難以休息放松。

照顧者的生理負擔主要反映在健康問題上,癌癥病人照顧者常有失眠、疲乏、食欲減退、體重下降、健康變差等情況。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大部分照顧者都沒有足夠的睡眠,生活中會由疲乏和耗竭感,處于中、重度軀體疲勞狀態,甚至合并慢性疾病。癌癥終末期患者照顧者的健康狀況還可能隨著患者病情的惡化呈惡化趨勢,甚至比同期非照顧者的死亡率還要高。

2.??? 心理負擔

在疾病初發階段,照顧者需要在親人癌癥確診時的否認、內疚心情中掙扎,同時要糾結于到底要不要將病情如實告知患者,他們通常要在低落無助中堅強起來,去整合信息資源、到處尋醫問藥并參與醫療決策,這種家庭角色的承擔或轉變通常會使照顧者深陷矛盾之中。在中期護理階段,有的癌癥病人在術后身體虛弱、情緒脆弱,對照顧者十分的依戀和依賴;有的癌癥病人由于年齡、病情、個人選擇及身體狀況等原因,選擇保守治療,照顧者往往糾結于手術及不手術之間的矛盾,甚至擔心保守治療的實際效果,在心理上易陷入兩難境地。在生命末期階段,照顧者既要面對親人身體狀況日漸衰弱、病痛日漸嚴重的現實,同時也要面對患者臨終前階段的無奈、絕望情緒,以及對死亡的擔憂、恐懼和親人離去的哀傷等心理狀態。趙利娟等對80例晚期癌癥患者的家庭照顧者的研究顯示,焦慮、抑郁者分別占58.75%、63.75%[4]。

三、對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進行情緒疏導的實踐

對癌癥患者照顧者進行情緒疏導的主要模式有認知行為治療(CBT)、接納承諾療法(ACT)、人際心理治療(IPT)、FOCUS心理教育、癌癥照護者心理教育支持(COPE)等,其原理均為通過提供多樣化的知識、開展個性化的服務、加強負面情緒疏導,來改善癌癥患者家庭照顧者的心理狀態,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形式為個案或小組活動,為案主提供現實的支持,拓展社會支持系統;其近期目標是改善調整不合理認知、消除情緒癥狀、達到心態平和,遠期目標為促進心理健康、激發自身潛能、改善家庭關系,從而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1.釋放壓力、疏導情緒

在第一次情緒疏導時,主要任務是建立信任關系、收集人口學資料及其在心理、生理和社會交往方面的資料,主要方法是面談。在談話過程當中,利用參與性技術和影響性技術與案主進行交談,通過語言和非語言因素,與她進行共情,充分理解李某目前的處境和狀態,真誠地傾聽她的訴說,對她積極正性的方面予以肯定,讓她體會到接納與尊重,感受到社會支持的力量。會談時,李某很健談也很樂意表達,當談到目前的生活狀態時,她表示大部分的生活任務是能夠完成的,也樂于照顧自己的愛人,但當愛人病情反復經常就醫或兒子長時間工作無人替換自己時,真的感覺很疲憊,一些委屈、壓抑的情緒也無法排解,特別想大哭一場,但又怕自己的壞情緒影響了患者,所以總是壓抑著、隱忍著。說到動情處時,李某流下了眼淚,但在交談之后,她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放松了很多,壓力釋放之后情緒癥狀也得到了緩解,不良情緒明顯減少。

2.??? 漸進式放松訓練

第二次情緒疏導時,在與案主建立了良好的專業關系之后,建議案主通過嘗試催眠技術來進行深度放松,在向其介紹了催眠的簡單機理之后,李某欣然接受。首先對其進行了腹式呼吸訓練,讓她掌握呼吸要領,然后讓其保持舒服的姿勢平躺,開始通過語言進行暗示引導,慢慢進入催眠狀態,從頭部、肩部、胸部、腹部、臀部、腳部等開始逐漸放松,然后讓案主仔細體會這種身體放松、內心平和、十分愜意的身體感覺。當身體從頭到腳全部放松后,開始結合她目前的狀態給予積極正性的暗示,告訴她困難總會過去,她已經做得很好了,她的付出和努力一定會得到丈夫、兒子的認可與感恩,她丈夫的病情如果控制得好,也可以有很長的存活期。

3.??? 做積極引導

在第三次情緒疏導時,因李某文化程度較高、感受性較好,利用OH卡牌作為工具與其深入交談,連接深層次的潛意識。采用圖卡與字卡相結合的方式,讓其在潛意識下抽取卡片,完成組合后首先問詢其在圖卡中看到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心理感受。然后,把圖卡和字卡相組合,詢問畫面中的人或物跟她有什么聯系,跟文字有什么聯系,并以“我”開頭說一段話或者講一個故事,把畫面內容和文字內容串在一起。最后結合案主實際,讓其談一談圖片、文字及整個聯想的過程給自己帶來了什么,對自己的實際生活有什么幫助,幫助其挖掘心理能量,自己找到打開心鎖的鑰匙。

四、結論

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是應該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人群,他們在為患癌的家人提供照顧的同時,自己也經歷著身體上的疲憊、病痛以及精神上的巨大壓力,經受著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考驗。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有被關心關愛的需求,但目前國內還缺乏專業的機構和專業的服務隊伍,仍需要學科發展、社會投入、人才培養作為支撐。在本文的案例中,通過對李某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較好地改善了她的情緒狀態,促進了她內心的成長和轉變。對于許多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我們應該及早介入,或者說他們在遇到情緒問題無法排解時,應該及時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這樣有助于問題盡快解決,改善家庭關系。如果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一般情緒問題很有可能會發展成嚴重心理問題,從而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甚至讓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參考文獻:

[1]?? 張妹寧,盧幻真.癌癥病人家庭照顧者負性情緒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

[2]?? 鄧本敏,饒洪英,汪波.晚期住院癌癥患者家庭主要照顧者壓力負荷及影響因素研究.重慶醫學,2016.45(5).

猜你喜歡
癌癥情緒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留意10種癌癥的蛛絲馬跡
心理感受
癌癥“偏愛”那些人?
對癌癥要恩威并施
不如擁抱癌癥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