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良胃管置入刻度在預防反流與誤吸中的應用價值

2020-11-09 03:04盧冰馮廣弘徐維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反流

盧冰 馮廣弘 徐維鳳

【摘 要】目的:探討改良胃管置入刻度在預防反流與誤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45例老年重癥患者作為傳統組,予以傳統胃管置入法;另選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間的45例老年重癥患者作為改良組,予以改良胃管置入法。比較兩組患者反流、誤吸的發生情況及一次置管成功率。結果:改良組患者發生反流2例(4.44%)、誤吸4例(8.89%),顯著低于傳統組反流9例(20.00%)、誤吸12例(26.67%),且改良組一次置管成功率為91.11%,顯著高于傳統組7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改良胃管置入刻度可減少老年重癥患者發生反流、誤吸等不良情況,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有利于改善老年重癥患者的營養狀況,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胃管置入刻度;老年重癥患者;反流;誤吸;置管成功率

【中圖分類號】R472【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69-01

老年重癥患者的病情危急,變化迅速,其臨床常見問題之一為營養不良,易引起應激反應發生代謝異常和機體供能不足。臨床發現,患者自身的營養狀況與治療效果有關。因此,營養支持對老年重癥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研究顯示[1],腸內營養支持可以避免腸黏膜萎縮,保持腸道黏膜功能和完整性,其主要采取采取經鼻插管的方式,但不同的置入刻度對并發癥的影響程度不同。因此,本文將探討改良胃管置入刻度在預防反流與誤吸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90例老年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臨床檢查確診,年齡≥60周歲,并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腸內營養禁忌癥者及終末期慢性疾病者。按不同置管刻度將2017年1月~2018年12期間的45例老年重癥患者作為傳統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65.93±4.18)歲;疾病類型:腦梗死13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19例、惡性腫瘤8例、其他5例。將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間的45例老年重癥患者作為改良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66.27±4.35)歲;疾病類型:腦梗死11例、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23例、惡性腫瘤7例、其他4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P>0.05)。本研究經過了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傳統組予以傳統胃管置入法,患者取仰臥位,下巴抬起,頭部稍微后仰,將胃管自鼻腔緩慢插入,置入長度約為55cm。改良組予以經鼻喂養管置入法,患者取側臥位,將胃管自鼻腔插入,置入長度70cm左右。所有患者均在鼻飼前抽取胃內殘留物,進行檢測和并對癥處理。鼻飼前0.5h將床頭抬高4O°~55°,檢查胃管穩固后進行鼻飼。將患者頭部偏向一側,按照營養師建議進行合理漿膳。鼻飼前后取20mL溫開水沖管,每次緩慢注食200mL,鼻飼結束后保持該體位0.5h,以避免反流或誤吸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及不良情況(反流、誤吸、腹脹、嘔吐等)的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率(%)的比較使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使用t檢驗;以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不良情況發生率比較

改良組患者發生反流、誤吸、腹脹、嘔吐等不良情況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傳統組,且一次置管成功率為91.11%,顯著高于傳統組71.1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重癥患者在疾病和手術后易發生代謝紊亂,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對于該類患者,在治療原發疾病后加入營養支持治療,有利于機體正常供能,可促進組織修復,幫助患者盡快康復。腸內營養直接經導管注入機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不會對胃腸道黏膜結構和功能產生破壞,有利于促進肝臟蛋白合成及調節代謝功能[2]。

本研究中,改良組患者發生反流、誤吸、腹脹、嘔吐等不良情況的發生率顯著低于傳統組,且一次置管成功率為91.11%,顯著高于傳統組71.11%(P<0.05)。這與居媛媛等[3]研究相一致。說明改良胃管取側臥位置入方式,可使患者舌根被牽出,不會將口咽部堵塞,有利于胃管順利到達咽部通到胃內,因此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通常人體下食道括約肌具有抗反流作用,但老年重癥患者的胃賁門處于半開放狀態,易引起反流情況。傳統置管刻度為55cm左右,只能到達胃賁門上食道,鼻飼容易反流及誤吸,而傳統組取仰臥位也會引起胃部不適、嘔吐、腹脹等。而改良組置管長度經過改良延長至70cm左右,置入較深,鼻飼可全部進入胃內,從而降低了反流、誤吸等情況發生。體位保持40~55°,有利于胃排空,控制注食速度,可避免胃痙攣,從而減少嘔吐、腹脹的情況,可較好的改善患者營養狀況。置管營養治療期間,營養師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及檢查結果及時合理安排膳食方案,確?;颊叩玫匠渥愕臓I養支持,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改良胃管置入刻度可減少老年重癥患者發生反流、誤吸等不良情況,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有利于老年重癥患者及時得到營養支持,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旭.不同胃管置入長度對腦梗死長期鼻飼飲食患者的營養改善情況影響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05):156-157.

[2]馬麗,高利麗,文薇.老年患者鼻飼管置入深度與食物反流關系的探討[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8,16(06):99-101.

[3]居媛媛,張子薔.改變鼻胃管置管長度和鼻飼體位對重癥腦卒中患者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5,27(13):63-65.

猜你喜歡
反流
護理專項管理對神經外科昏迷患者鼻飼反流誤吸發生率的影響
預防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總復發?試試這7個方法
一個不老實的病
胃食管反流易誤診
這種口臭是胃有病
輕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下)
胃食管反流也會引發哮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