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全程優質護理的效果觀察

2020-11-09 03:04唐紅艷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全程優質護理并發癥發生率急性腦梗死

唐紅艷

【摘 要】目的:觀察總結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進程中接受全程優質護理的干預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腦梗死病例120例,依患者入院時間先后順序為標準分組后,觀察組共60例并接受全程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共60例并接受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其護理指標存在何種差異。結果:觀察組病例護理后日?;顒幽芰υu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6.7%)顯著低于對照組,統計后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全程優質護理,其日?;顒幽芰γ黠@改善,并發癥發生率已有所降低,具有積極價值。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全程優質護理;日?;顒幽芰?并發癥發生率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199-02

前 言

急性腦梗死作為當前世界范圍內嚴重威脅老年人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的一項嚴重疾病類型,患者即使治愈后也可能殘留有多項并發癥狀,對患者后續日常生活與身體安全均造成嚴重威脅【1】。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是否能夠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并積極緩解其后續病癥發展,是當前世界范圍內臨床醫學一直進行積極研究的一項重要問題?;诖?,本文將觀察總結急性腦梗死患者治療進程中接受全程優質護理的干預效果,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中共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急性腦梗死病例120例,依患者入院時間先后順序為標準分組后觀察組共60例且男性、女性各32例與28例,年齡由小至大50~75歲且平均年齡范圍(63.7±3.5)歲,本組病例中單發性腦梗死24例、多發性腦梗死36例;對照組共60例且男性、女性各33例與27例,年齡由小至大50~75歲且平均年齡范圍(63.5±3.6)歲,本組病例中單發性腦梗死、多發性腦梗死各為25例、35例。

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入院后均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經統計學分析結果證明兩組患者上述臨床資料無差異,可對比。

1.2 護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入院后均接受與其癥狀相對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護理人員對其藥物、飲食、行為進行全面協助和指導,為其講解病情進展與治療效果。

觀察組病例于此同時接受各項全程優質護理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統計2組病例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2】差異,同時統計2組病例并發癥發生率差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3.0 統計軟件進行χ2、t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2 結果

2.1 日?;顒幽芰υu分結果

經計算2組病例護理后日?;顒幽芰υu分分別為(85.4±5.1)分、(65.3±3.9)分,經統計學分析證明二者差異顯著(P<0.05)。具體得分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經計算觀察組病例共發生并發癥4例(褥瘡2例、尿路感染2例),發生率6.7%;對照組病例共發生并發癥18例(褥瘡8例、尿路感染5例、肺部感染5例),發生率30.3%。經統計學分析證明二者差異顯著(P<0.05)。

3 結論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病例接受全程優質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①心理護理:急性腦梗死患者由于自身病情影響而常見偏癱、失語、食欲不振等并發癥狀,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同時也必然會導致患者產生焦慮、煩躁等諸多不良心理情緒,嚴重者甚至會干擾患者正常治療進程。因此護理人員在急性腦梗死患者全程護理期間務必要確保其心理健康狀態符合患者治療需求,要了解當前患者內心有關自身病情的焦慮看法,結合已經治愈的病例為榜樣引導患者積極面對自身病情,向患者全面介紹當前各項治療措施以增強患者治愈信心,給予患者各項治療護理進程中的積極反饋,以此有效緩解患者內心不良情緒,提升患者在治療護理進程中的依從程度;

②生活護理:急性腦梗死患者由于自身病情影響其日常生活與活動能力受到嚴重損失。對此護理人員要結合當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實際病情發展與實際生活需求,聯合患者家屬幫助患者完成各項生活需求行為。例如護理人員要聯合患者家屬幫助患者完成按時用藥、按時入睡、日常清潔、上床下床、正常飲食等多項行為,同時結合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實際病情發展對上述行為進行規范化規定,使患者保持良好作息并保證其心理與生理的積極狀態;

③安全護理:護理人員要加強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安全程度的重視。由其針對上床下床有困難的患者,護理人員要依照醫院要求為患者病床進行欄桿加固,防止患者在上床下床中突然墜落并由此導致嚴重安全事故。護理人員要關注患者日常行走過程是否順利,協調醫院相關部門為其提供輪椅、拐杖等行走輔助工具,告知家屬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意義。在有必要的情況下,護理人員甚至應當取得家屬同意并對患者雙手進行約束,避免患者自行出走或者發生其他不利于患者安全的行為;

④康復護理:護理人員要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病發14~90d內引導其完成早期康復護理工作。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結合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實際臨床癥狀為其制定針對化程度較高的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計劃,引導患者積極適應病發后的行、站、坐、立等各項日常行為,積極鍛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飲食、清潔、方便等行為的習慣程度,幫助患者積極適應自身病發后的吞咽功能、語言功能等。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務必要注意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預防患者過度勞累現象發生。

綜上所述,本此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病例在接受全程優質護理干預的情況下其護理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得到改善,同時觀察組病例整體并發癥發生率相較對照組也有降低。有關研究結果【3-4】也充分證實了全程優質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病例的重要作用。因此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全程優質護理,其日?;顒幽芰γ黠@改善,并發癥發生率已有所降低,具有積極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功花.急性腦梗死患者全程優質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30):571-572.

[2] 靳麗華.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全程優質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5(08):74-75.

[3] 郭麗.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01):108-109.

[4] 魏瑩.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2(4):86-87.

猜你喜歡
全程優質護理并發癥發生率急性腦梗死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奧扎格雷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評價及對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響
護理干預在腸造口術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評分系統預測髖關節置換術后死亡率和并發癥率的價值
有創呼吸機的臨床護理體會
乳腺良性腫瘤圍手術期中應用全程優質護理的臨床分析
直腸癌Miles手術患者行全程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解析
腹腔鏡與開腹直腸癌手術的近期療效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