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死亡對急診科護士心理影響的合眾化研究

2020-11-09 03:00呂瑩瑩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心理狀況急診科

呂瑩瑩

【摘 要】目的:探討患者死亡對急診科護士心理狀態的影響情況。方法: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將我院32名急診科護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工作應激源量表以及死亡態度描繪量表對其進行調查,收集研究對象的對死亡的態度以及面對患者死亡時對其心理狀況的影響。結果:32例急診科護士的工作應激源調查總評分為53.67±21.59分,死亡態度總評分為15.23±3.50分。工作應激源6個分量表相關因素調查中,與護理工作性質有關平均評分最高,與接觸瀕死病人有關得分最低。應對方式上,積極應對方式評分顯著高于消極應對方式評分。死亡態度5個維度中以“趨近接受”評分最高,其次為逃離接受、死亡恐懼,自然接受的評分最低。結論:急診科護士壓力來源與護理工作性質因素對死亡態度影響最大,應支持、鼓勵急診科護士參加死亡相關的心理輔導或繼續教育培訓,改善護士的負性死亡態度。

【關鍵詞】患者死亡;急診科;心理狀況;合眾化研究

【中圖分類號】R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急診科是搶救患者的重要場所,急診科患者大多存在生命體征不穩定、病情危重、病情變化快的特點,對護理要求高[1]。了解患者死亡對急診科護士的心理狀況的影響對于其工作狀態及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當患者出現死亡時,可對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弱的護士進行即使的心理干預,穩定護理隊伍。本文主要探討患者死亡對急診科護士心理狀態的影響情況,詳細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間,將我院32名急診科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排除實習、進修護士,排除可能存在精神抑郁傾向的護士以及排除不同意本次研究的護士。32例急診科護士中包括男性3例(9.38%)、女性29例(90.62%),年齡19~42歲,平均年齡(27.34±3.46)歲。大專學歷11人(34.38%)、本科及以上學歷21人(65.62%),護齡2~10年,平均護齡(4.21±0.25)年。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1)護士工作應激源量表:該量表包括6個分量表,共60個條目。量表評分結果越高提示調查者的應激源水平越高,該量表重測信度、內容效度等信效度指標良好。(2)護士死亡態度描繪量表,該量表包括5個維度,共32個條目。該量表內部一致性較高,同質性信度高[2]。且護士死亡態度描繪量表符合我國的歷史與文化背景,適用于調查急診科護士對死亡態度。

1.2.2 調查方法 由培訓考核合格的調查員到科室,單獨對急診科護士逐個進行調查,說明調查目的、方法等,在30分鐘內調查完畢,當場檢查填寫的完整性并收回。采用邏輯檢查法、計算檢查法對問卷內容逐條進行整理以及核對,檢查無誤后將數據轉錄入分析軟件上數據庫。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表示,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即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所有的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工作應激源量表調查結果

32例急診科護士的工作應激源調查總評分為(53.67±21.59)分。6個分量表相關因素調查中,與護理工作性質有關平均評分最高為(9.85±3.66)分;與接觸瀕死病人有關得分最低為(7.32±3.20)分。應對方式上,積極應對方式評分(2.84±0.54)分顯著高于消極應對方式(2.26±0.71)分。

2.2 死亡態度描繪量表調查結果

32例急診科護士的死亡態度描繪量表調查結果總評分為(15.23±3.50)分。5個維度中以“趨近接受”評分最高為(3.30±1.06)分,其次為逃離接受、死亡恐懼,自然接受的評分最低為(2.18±0.79)分。詳情見表1

3 討論

急診科護理存在護理操作復雜、壓力大、風險高的特點,有研究表明急診科護士大多存在一定的工作壓力和不良情緒,不僅會對護理人員本身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可能對其后續的護理工作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3]。急診科是最常面對死亡患者的科室,有學者指出大多數急診科護士在面對死亡患者時會出現自我效能感降低,或出現緊張、恐懼、不知所措等負面情緒,甚至引起創傷后應激障礙。即使均是急診科護士,但是不同護士之間也存在年齡、性格、受教育程度等個體化的差異,因此不同急診科護士之間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盡相同[4]。不同的護士在面對患者死亡時的表現也存在差異。本研究采用多個量表的量性研究結合的合眾化研究方法,探討了探討患者死亡對急診科護士心理狀態的影響情況。本次研究表明,32例急診科護士的工作應激源調查總評分為53.67±21.59分,死亡態度總評分為15.23±3.50分。工作應激源6個分量表相關因素調查中,與護理工作性質有關平均評分最高,與接觸瀕死病人有關得分最低。應對方式上,積極應對方式評分顯著高于消極應對方式評分,即急診科護士積極應對方式與死亡態度呈正相關。死亡態度5個維度中以“趨近接受”評分最高,其次為逃離接受、死亡恐懼,自然接受的評分最低。提示急診科護士應開展相關的心理知識的培訓,避免消極應對事件的發生。本次研究與呂愛華等研究者對患者死亡對急診科護士心理影響的合眾化研究結果相似,說明本次研究可信度較高[5]。

綜上所述,急診科護士壓力來源與護理工作性質因素對死亡態度影響最大,應支持、鼓勵急診科護士參加死亡相關的心理輔導或繼續教育培訓,改善護士的負性死亡態度。

參考文獻

謝曉艷.急診科護士的心理壓力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006(018):3674-3675.

周雅靜.急診科護士工作場所攻擊事件調查及對心理應激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3):392-395.

芮春妹,俞嵐,葉劍芬,等.工作場所暴力事件及職業倦怠和急診科護士離職傾向的相關性分析[J].當代護士旬刊,2018,25(10):152-155.

羅承乾,魏瑞,張振香,等.我國急診科護士心理現狀影響因素及應對措施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綜合版,2018,025(010):3-4.

呂愛華. 患者死亡對急診科護士心理影響的合眾化研究[D].浙江中醫藥大學,2018.

猜你喜歡
心理狀況急診科
急診科床旁超聲的教育和培訓
急診科搶救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應用
急診護士干預后焦慮狀況改善研究
降壓舒心操對臨界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心理狀況的影響評價
降壓舒心操對臨界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心理狀況的影響評價
輸卵管結扎術患者心理狀況分析與護理干預對策研究
急診科護理安全管理的探討
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護理績效考核在急診科的應用
急診科護士的壓力源與應對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