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生運動傷的防治

2020-11-09 03:00劉國躍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防治學生

劉國躍

【摘 要】適當的體育運動能夠增強學生體質,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是目前學生緩解學習壓力的一條有效路徑。但是,由于中小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缺乏安全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加之不熟悉動作要領或者運動強度過大,導致運動傷害頻頻發生,嚴重的還會耽誤正常學業。因此,本文著眼于學生運動傷害誘因,針對學生運動傷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展開論述。

【關鍵詞】學生;運動傷;防治

【中圖分類號】R8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學生運動傷的常見類型包括擦傷、扭傷、拉傷、肌肉痙攣、鼻出血、運動腹痛、關節脫位、腦震蕩、骨折以及暈厥等,發生運動傷害時,如果不及時進行處理和治療,有可能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而加重傷情,影響學生的正常生活與學習。因此,針對學生的運動傷害,應采取預防與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將發生運動傷害的幾率降到最低點。

一、產生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

(一)個人思想因素

學生在運動時,過于盲目,思想麻痹,無法準確估量身體的承載負荷量與體育運動項目的匹配度,不注重科學的鍛煉方法,急于求成。在練習難度系數較大或者不熟練的動作時,極易產生畏懼心理,導致精神高度緊張而發生運動損傷。

(二)準備活動不充分

由于體育運動強度等級不同,有些運動強度較大,比如足球運動、籃球運動、長跑、短跑等,學生在運動前,忽略了運動前熱身準備活動的重要性,直接參與到劇烈運動當中,進而使運動損傷的概率大幅提升[1]。

(三)身體與心理素質差

每個學生的個人體質有所不同,有些學生身體素質差,后天缺乏體育鍛煉,肢體僵硬,肌肉力量與彈性較差,關節缺乏靈活性與敏捷性,也是產生運動傷的主要原因。此外,部分學生的個人心理素質較差,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不高,常常被動性的參加體育鍛煉,也埋下了運動傷害的安全隱患。

(四)運動技術動作缺陷

當學生在學習新的動作要領時,往往一些技術動作違反了力學原理,超出了學生身體的承受能力,如果學生強迫自己學習這樣的動作,很容易給學生的身體造成傷害。

(五)疲勞或者帶病運動

當學生身體機能處于睡眠不足等疲勞狀態時,學生的運動能力以及個人生理功能也出現紅色預警,如果此時參加體育運動,由于肌肉力量弱、大腦反應遲鈍、身體協調性差,極易導致運動損傷。另外,有些學生大病初愈,未經過科學的調理與修養,即刻投入到體育運動當中,也有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六)自然氣候以及場地條件的影響

如果室外氣溫過高,當學生參加劇烈運動時,極易發生中暑情況,如果室外氣溫過低,極易發生凍傷或者肌肉僵硬的情況。因此,無論運動強度高低,盡量選擇氣候條件優良,氣溫適中的天氣。此外,運動損傷也與運動場地的空間大小以及場地平整度有著直接關聯,如果場地凸凹不平,則很容易造成踝關節扭傷等運動傷害。

二、學生運動傷的預防措施

(一)準確判斷運動類型,做好充足準備工作

學生在運動之前,應當正確判斷運動類型,對運動強度做到心知肚明,并利用三到五分鐘的時間,進行熱身運動,以緩解緊張情緒,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比如對于長跑運動來說,在運動之前,學生應多做一些下蹲運動、跟鍵運動、起跳運動,以防止跟鍵扭傷等運動傷害的發生。

(二)了解身體狀況,避免疲勞運動

體育運動往往是耐力與暴發力相結合的運動,如果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強行參加一些劇烈運動,就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因此,學生對自身的身體狀況必須有一個正確了解和認知,盡量不做或者少做一些劇烈的運動,在選擇運動項目時,以危險系數小、難度系數低的運動項目為主。另外,在運動之前,學生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適量,平時,少服用藥物,避免在運動過程中發生身體損傷的情況。

(三)合理補充水分,運動適可而止

學生在運動之前,應補充適當的水分,因為在運動過程中,將消耗大量的水分,如果水分過度流失,不僅影響正常的運動過程,而且也容易給學生各項身體機能造成不利影響。另外,學生在從事劇烈運動時,應掌控好運動時間,不得超出身體承受的耐力極限值,避免引發一系列運動傷害事件[2]。

(四)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做好運動防范工作

在運動中,學生應當學會自我保護、自我防范,從主觀層面降低運動傷的發生幾率。比如在跑步過程中,當身體重心不穩,即將摔倒的一刻,應立即低頭、屈肘團身,以肩部著地,順勢翻滾,切不可直接用手支撐地面,以防止腕部或者前臂關節脫臼。對于一些危險性大的運動,學生在運動前必須佩戴好相關的防護器具,比如護膝、護腕等,并且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運動,以防止意外事故的發和。

三、學生運動傷的救治方法

(一)出血的救治方法

如果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由于意外損傷,而發生動脈出血時,一般用止血帶對學生進行止血救治,目前,止血帶的類型主要包括充氣止血帶、橡皮帶止血、橡皮管止血帶,在運動傷急救時,多采用橡皮管止血帶,如果現場沒有止血帶,應用寬布帶對傷口進行包扎。由于止血帶具有彈性功能,如果長時間綁扎將造成血液流通不通暢等情況,因此,在綁扎下肢時,每個小時應當放松3—5分鐘,這樣既起到止血作用,同時,也降低了傷口感染的風險。

(二)骨折的救治方法

根據骨斷端進行分類,骨折可以分為開放性骨折與閉合性骨折,如果通過骨折線分類,可以分為橫形、斜形、螺旋形以及粉碎性骨折。當學生在運動當中發生骨折事故時,應遵循“防止休克、保護傷口、及時固定”的救治原則,首先用夾板和繃帶將折斷部位進行固定,使受傷部位不再活動,這種方法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疼痛,并且,如果傷情較重,需要轉送,能夠為轉送節省大量時間。

(三)擦傷與拉傷的救治方法

對于小面積擦傷,可以簡單的涂抹一些紅藥水藥物即可,對于大面積擦傷,先用生理鹽水進行消毒清洗,然后在擦傷部位均勻涂抹紅藥水,再用紗布包扎。如果關節處皮膚擦傷,則需要涂抹一定劑量的消炎油膏,再用繃帶固定。如果學生肌肉拉傷,輕者可以直接采取冷敷與局部加壓包扎的方法,并抬高患肢,如果拉傷較為嚴重,應立即送往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結束語:

在體育運動中,學生只有進一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樂觀的態度,才能大幅減少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當發生運動傷害時,學生應當積極配合治療,防止傷情持續惡化,快速恢復往日的朝氣與活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參考文獻

王純.大學生運動損傷防治相關知識學習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3).

周宇.淺淡中學生體育健康教育及運動損傷防治[J].考試周刊,2019(64):131.

猜你喜歡
防治學生
快把我哥帶走
《李學生》定檔8月28日
學生寫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