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護理管理程序對于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的影響分析

2020-11-09 03:00劉淑萍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0期
關鍵詞:白血病

劉淑萍

【摘 要】目的:研究PDCA護理管理程序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入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于我院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58例,先隨機抽取29例設為的A組,開展常規護理管理,其余29例設為B組,開展PDCA護理管理程序,總結2組的護理管理結果。結果:管理后,B組的PICC導管留置時間與A組相比明顯更久,P<0.05;且B組患者的并發癥與導管不良事件發生率與A組相比也明顯更低,P<0.05。結論:PDCA護理管理程序用于白血病患者的PICC護理當,可減少導管留置時間,降低導管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發生率,建議臨床推廣。

【關鍵詞】PDCA;護理管理程序;白血病;PICC

【中圖分類號】R47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白血病是一種由患者機體造血干細胞出現異??寺∫l的非良性血液病癥,以多個器官浸潤、感染、出血及貧血為主要臨床表現,當前臨床,針對該病主要以化療方法為主,但是白血病患者需要很長的治療周期,化療藥物的使用與反復的穿刺均會對患者產生損傷,故臨床多主張為患者行PICC置管,以此減輕患者的痛苦,防止靜脈炎,但置管期間容易出現導管堵塞、脫落及移位等不良事件,需要護理人員做好護理工作[1]?;诖?,本文研究了PDCA護理管理程序對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的影響,現將研究內容介紹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入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于我院接受化療的白血病患者58例,,先隨機抽取29例設為的A組,開展常規護理管理,其余29例設為B組,開展PDCA護理管理程序,A組:男15例,女14例;年齡:29-58歲,年齡均值(42.15±4.39)歲;疾病類型:8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10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1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B組:男16例,女13例;年齡:30-59歲,年齡均值(43.34±45.07)歲;疾病類型:9例急性粒細胞白血病,12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8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此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批準,所有患者及(或)家屬均自愿參與研究,且對比2組病例信息顯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開展常規護理,即向患者介紹PICC導管知識,為其定期更換固定敷貼,檢查穿刺靜脈有無紅腫,若發現紅腫,給予碘伏或者黃金散外敷。

B組開展PDCA護理管理程序,具體為法為:1.計劃(P)。護理人員首先全方位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包括并發癥情況、導管意外脫管及心理狀態等,并初步擬定針對的護理方案,內容包括PICC導管具體的臨床計劃,患者的心理指導以及健康知識教育等。2.實施(D)。向患者講解PDCA護理管理程序的意義,并告知其導管保護與固定時需要注意的各類事項,防止發生意外脫管情況;每次液體輸注完成后,采用生理鹽水沖洗導管,并檢查患者穿刺點情況,若發現滲液、疼痛以及紅腫現象,馬上進行對癥處理。3.檢查(C)。以4周為期限,對患者停用導管后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與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合理調整護理方案,確保護理方案的有效性。4.評估(A)。全面評估2組患者的使用PICC導管后的護理結果,包括導管不良事件(堵塞、脫管以及移位)、并發癥(穿刺點感染、靜脈炎以及全身性感染)及PIC 導管具體的留置時間,找到護理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制定出針對性改進對策,在下一次護理規劃制定時進行整改,避免再次出現類似問題。

1.3 指標觀察

記錄2組患者的PICC導管留置時間;統計2組患者PICC導管相關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發生率。

1.4 數據分析處理

研究所得數據均以SPSS22.0軟件作統計,計量數據現以()代表,組間差異以t檢驗;計數數據現以[%(n)]代表,組間差異以χ2檢驗,P<0.05時有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2組導管置留時間

管理后,B組PICC導管置留時間(141.49±15.89)d與A組的(114.87±16.42)d相比明顯更久,t=8.2378,P<0.05。

2.2 對比2組導管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管理后,B組的導管不良事件發生率與A組相比明顯更低,P<0.05。見表1:

2.3 對比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

管理后,B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與A組相比明顯更低,P<0.05。見表2:

3 討論

化療是當前臨床用于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式,化療藥物多以細胞毒性藥物為主,這類藥物會強烈刺激患者靜脈,故治療給予藥主要為的深靜脈方式。近年來,PICC導管廣泛用于化療輸液中,該方式經由外周靜脈往深靜脈置管,可確保導管固定的時間,留管也更為方便,導管的留置時間也更長,可為化療提拱更多方便,但PICC導管依然存在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發生風險,降低PICC導管留置的時間與質量,甚至導致PICC 導管停用。白血病患者的身體素質相對較差,且多存在免疫力過低現象,發生感染的風險更高,加上血液當中過量的細胞數,也會增加導管堵塞的風險,因此,加強PICC導管護理管理,減少并發癥與導管不良事件的發生十分重要[2]。PDCA護理管理程序內容主要涉及了護理計劃制定、實施及護理效果評價等,要求護理人員對可能引發PICC導管相關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開展全面分析,并制定針對性預防對策,于后續護理中進行持續改進,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將并發癥與不良事件風險降至最低,最大程度的延長導管的置留時間[3]。本次研究也也顯示,運用PDCA護理管理程序的B組,其PICC導管置留時間遠高于接受常規護理管理的A組,且B組的導管相關的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發生率與A組相比則明顯更低,P<0.05,提示PDCA護理管理程序用于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中效果更為理想。

綜上所述,PDCA護理管理程序在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中應用,可有效減少PICC相關并發癥與不良事件的發生,延長患者的導管留置時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徐彩云,周梅.PDCA護理管理程序對于白血病患者PICC護理效果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35):83-85.

朱群卉,張青,張研,等.系統評價PDCA護理管理在白血病行PICC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9,39(01):142-151.

楊金鳳,李云萍,高志宏.實施PDCA護理管理對白血病PICC置管患者護理效果及滿意度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7):187-188.

猜你喜歡
白血病
白血病男孩終于摘到了星星
一例蛋雞白血病繼發細菌感染的診治
白血病外周血體外診斷技術及產品
白血病·患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