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臨床特點研究

2020-11-11 10:44王貴敏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臨床特點抑郁焦慮

王貴敏

【摘 要】目的: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所具有的臨床特點作總結以提高患者預后質量。方法: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所收治的86例患有冠狀病壓迫性胸痛患者,根據是否患有焦慮抑郁癥(ANDP)將此分為對照組與ANDP組兩組,對照組共有46例患者且無ANDP心理疾病,ANDP組共有40例患者且均患有ANDP合并癥,比較兩組臨床癥狀(失眠、心悸、便秘、全身顫抖、體重減輕)及心電圖測試(缺血性ST-T改變、竇性心動過速、短陣室速、頻發室早)結果。結果:ANDP組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測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冠心病患者當出現情緒狀態不穩定時,其患有體重減輕、失眠、心悸等癥狀幾率更高,且通過心電圖測試可知影響到竇性心動、短陣室速、頻發室早及缺血性ST-T改變。

【關鍵詞】冠心病;焦慮;抑郁;臨床特點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2

焦慮癥是對日常生活過于擔心或對事物的反應過于敏感,會伴隨影響大腦控制交流的區域使患者難以自我表達或出現焦躁緊張等情緒癥狀。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包括抑郁癥,產生入睡時間晚、精神不振等狀況,對有明顯缺血性心臟病的個體而言可能會失控對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治療。經有關研究表明,嚴重的精神健康疾病會使血液循環系統受到威脅,增加高危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冠心病則是比例較高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灌注緊張導致心肌缺血,常見的心絞痛等癥狀可增加精神健康疾病的危險。而現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研究較少,我院開展此研究以增加對二者疾病并發的認識,提高臨床對情緒狀態的重視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所收治的86例患有冠狀病壓迫性胸痛患者,根據是否患有焦慮抑郁癥(ANDP)將此分為對照組與ANDP組兩組,對照組共有46例患者且無ANDP心理疾病,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齡(50.12±11.78)歲。納入標準:①經心臟負荷測試和冠狀動脈鈣化掃描確診冠心病。②精神健康疾病均通過精神檢查及化驗確診。排除標準:①患有哮喘及存在過敏反應。②左前胸無明顯壓榨感、擠壓感。

1.2 方法

1.2.1 常規治療兩組患者均給予藥物治療,心臟病發作頻繁患者給予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冠狀重要部位或多支血管病變、伴有心功能不全給予冠狀搭橋手術治療等。

1.2.2 進行可量化測評心理

采用患者健康問卷抑郁量表(PHQ-9)進行可量化測評心理,其中PHQ-9評分在5~9分的有18例,確定抑郁水平處于輕度;評分在10~14分的有35例,確定抑郁水平處于中度;評分在15分及以上的有12例,確定抑郁水平處于重度。

1.2.3 動態心電圖測試

使用不間斷記錄儀連續記錄患者24小時心臟電信號,將多塊皮膚貼的電極與監視器相連,并且測試不間斷記錄儀的佩戴情況以檢查電極是否正常工作,發現并記錄偶發或某些特定情況下出現的心率失常。

2 結果

2.1 對照組與ANDP組的臨床癥狀比較

3 討論

冠狀動脈如血液通過受阻導致血管壁壓力低、心肌血紅蛋白含量低且代謝能力減弱,主要表現為持續性的心絞痛。雖心理狀態存在問題在臨床上難以與冠心病病因達成共識,患者情緒低落未能詮釋血液通過受阻等特點,但有研究表明,冠心病的猝死率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密切的聯系,冠心病患者發生抑郁焦急等精神健康問題可能使大腦特定區域的活動受到限制,負面情緒影響大腦神經遞質的分泌,導致身體機能等有所下降,對應激反應更加遲緩,表現為失眠、體重減輕等特點;發生竇性心動過速等可推測過度緊張的情緒導致軀體產生不適反應如交感神經興奮使心跳加速,在此基礎上使心肌細胞處于活躍狀態進一步加強能量需求,需求大于供應則嚴重導致血流受阻血量減少而引發的動脈硬化;缺血性ST-T的振幅和方向改變說明心肌的能量消耗及血紅蛋白含量,在面對急性心肌血細胞下降時,缺血性ST-T的振幅頗高且存在明顯動態變化,其反應改變可能與抑郁患者缺乏一定的運動量有關,適當的運動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明顯減緩患者對治療冠心疾病的焦慮狀態,但如未能將不良情緒疏導后將影響心肌細胞、神經細胞間的協調能力,使心肌代謝能力顯著減弱,心肌供血功能下降。國內外雖對二者關系有過探討,但對患有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臨床認知較少,二者疾病并發的統一觀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我院為此對86例患有ANDP合并冠狀病壓迫性胸痛患者開展研究發現,產生焦慮抑郁的冠心病患者明顯在睡眠狀態、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功能等較為落后,更易發生入睡時間長、體重減輕等癥狀(p<0.05)。

綜上所述,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更容易發生體重下降、失眠、心悸等癥狀,且影響竇性心動、短陣室速、頻發室早及缺血性ST-T改變。臨床可加重以上實驗結果的觀察,必要時與心理醫生積極溝通或聯手開展治療,提高對患者的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孫月園,張天慶,陳莎莎,顧健霞.冠心病合并焦慮抑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醫藥臨床雜志,2020,(02):288-291.

王佳.同伴教育對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20,(03):18-19.

李園.冠心病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04):24.

楊柏松,顧紀新.冠心病介入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焦慮抑郁、生存質量的關系[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01):42-44.

猜你喜歡
臨床特點抑郁焦慮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大量輸血后的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臨床觀察
產前個性化心理護理對初產婦焦慮、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響
社區在冊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攝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與憤怒,焦慮與恐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