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患信息不對稱現狀與策略分析

2020-11-11 10:44鄭宇杰陳亨王杰郝帥張浩堯俊超湯華軍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醫患關系現狀分析解決對策

鄭宇杰 陳亨 王杰 郝帥 張浩 堯俊超 湯華軍

【摘 要】醫患關系是產生于醫療衛生實踐活動過程中,醫生與患者及其所屬社會關系,也是建立在道德、法律、經濟、信息等基礎之上并帶有博弈特征的信托關系。只有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也能滿足醫務工作者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并最終達到促進社會穩定發展的目的。醫患沖突反映出的現實問題無法清晰的劃分事故責任,多由于醫患間的溝通障礙所導致,因此應在了解影響影響因素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調整策略,彌補醫患溝通間的鴻溝,構建醫患間和諧、平等、互助互利的關系。

【關鍵詞】醫患關系;現狀分析;影響因素;解決對策;價值與意義

【中圖分類號】R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1-33--01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與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如何更好的改善民生,解決人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已成為醫療改革路上的瓶頸,醫患關系緊張及醫患沖突已成為當代社會人們關注的重大問題。就國內情況分析,醫患關系間的沖突實質上是社會群體在經濟狀況、文化認識、心理狀態、道德水平及法律法規等多個方面的矛盾與沖突,也是現實社會問題在醫療衛生領域的真實反映,醫患溝通障礙則是導致醫患沖突發生最直接也最廣泛的原因[1]。

1 醫療服務過程中醫患信息現狀

通過對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就診患者及醫生分別進行調查問卷后顯示,患者對醫院公示的藥品價格、專家介紹、就診流程等信息有不同的需求反應;醫患雙方對醫療服務的期望基本沒有差異,雙方已于醫療技術重要性的認識是一致的;在非技術方面,如就診環境、醫護人員的人文關懷等認識方面,患者盡管存在一定偏差但總體認識趨于一致?;颊邚淖陨斫嵌瘸霭l,不論年齡、性別、社會地位及經濟收入情況如何,對健康與就醫的期待是均希望能獲得優先、優質的治療服務,對醫護人員的期望中心均集中在醫治疾病方面,其次才會綜合考慮服務態度、醫療措施、人文關懷、醫療費用合理性及患者的知情權等方面。從醫護人員調研結果來看,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月收入等差異均不對其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明確就診過程中的各方面細節及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產生影響,提示醫護人員在治療疾病,維護患者健康方面的認知是一致的,這也是醫護人員醫德醫風的基本要求與職責[2]。

2 醫患信息不對稱影響因素

2.1 醫患間醫學知識掌握程度及病情信息不對稱 就醫過程中,醫務人員作為具有系統醫學知識背景的專業人士具有絕對信息優勢,診療過程中他們使用專業知識從生物醫學角度理解疾病與治療,在與患者溝通時多重視對患者癥狀與體征的詢問與觀察并通過各項檢查對疾病進行鑒別與診斷,同時對疾病進行抽象、理性的思考與表述。而對患者來說由于缺乏醫學知識,多從自己的感受或憑借自身經驗理解疾病,對疾病發展程度及對自身健康的影響均表示擔憂與焦慮。因此在溝通過程中患者多通過具體、通俗的日常語言描述自身對疾病的體會。因此當患者希望獲得醫生準確診斷及有效治療的心情與疾病的發展、轉歸形成反差及醫患雙方溝通過程中兩種思維與層次的描述時[3],醫患關系間的信息不對等情況逐漸突出并形成二者間的一道無形屏障,阻礙了雙方的正常溝通與交流。

2.2 醫療資源不足及高新技術的應用 我國屬于人口大國,醫療資源相對不足且醫護人員短缺,缺少足夠的時間對每位患者的心理及需求進行了解,為確保完成每日的基本診療任務多在與患者溝通方面較為欠缺。再加上各類新型醫療設備與器械的引入應用到日常檢查、治療及護理過程當中,也使得診療過程變得更加精確化、自動化與信息化,這樣使得原本交流較少的醫患之間溝通變得更少。

2.3 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及就醫環境 在現代醫學中仍有許多疾病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醫生無法完全解決每一位患者的就醫問題且無法確保每位患者的疾病均能完全康復。但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由于對醫學治療無法理解或理解不足,認為前往就醫就應該完全治愈疾病,做到藥到病除,這也是現實中導致醫患溝通不對等的重要原因。另外,就診時由于患者疼痛原因或過于緊張、焦慮導致自我控制及調節能力較差造成醫生獲得的信息不完整或不準確。而醫生要求在理性、客觀的原則下診療疾病,與患者的溝通出現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醫生的準確判斷,這也將導致醫患溝通出現障礙,再加上就醫人員較多,部分患者對就醫環境不滿意甚至上升到對醫生治療技術,診療服務質量及收費的質疑,也將為醫患沖突買下禍根。

3 解決對策

3.1 建立完善的信息公開制度 作為醫療活動主導的院方,應最大程度的公開醫院各項收費標準、醫生信息并設立醫療信息咨詢與投訴機構[4]?;颊咦鳛獒t療活動中的收益方應為患者提供詳細的病情信息,同時盡可能的規范自身行為,尊重并相信醫生的能力[5]。醫療信息公開制度的實行一方面有助于增加醫患雙方信息的交流與互通,最大程度的緩解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誤解,同時還能更好的體現醫者的人文關懷,對提高醫療護理服務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3.2 加強醫患溝通 良好的醫患溝通不僅能促進醫患間的相互理解與信任,更能減少由于信息不對成導致的不良后果。同時,醫院管理者應要求將與患者溝通納入日常管理制度當中,要求醫生定期對患者檢查結果、疾病診斷、治療措施、恢復情況及醫療費用等信息與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溝通,完成醫生的告知義務,同時與患者及家屬及時就入院溝通記錄單、住院診治同意書、病危(重)通知書等材料進行溝通與簽字并完整存檔于病例當中方便查閱。

3.3 充實醫療資源,不斷提升醫務人員業務水平 目前我國仍存在醫療資源不足,分布不均的特點,應大力發展基層及社區衛生服務隊伍,不斷加強各地區基礎醫療衛生建設,治理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同時,鼓勵醫務人員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知識水平與操作技能,學習與人患者溝通的技巧,通過與患者耐心、細致、詳細的溝通交流更好的了解患者病史,通過對治療方法的介紹幫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并消除對于治療片面、不正確的認識,自覺提高治療依從性,積極配合治療,同時進一步增強醫患間的信任感[6]。

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和諧的醫患關系,盡管影響醫患關系的因素較多,但通過對這些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調整對策,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醫患關系和諧并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同時也為推動醫療事業健康持續的發展提供一部分參考依據與幫助。

參考文獻

祝超慧.患者感知信息不對稱對醫患信任的影響:量表的修訂及其應用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9.

路緒鋒,張珊.信息不對稱對醫患關系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9,16(02):169-173.

王愈.醫患信息不對稱給診療過程帶來的不利影響及應對措施[J].名醫,2018(06):160.

張凡,張明章,李曉慧,丁雙劍,劉浩然,徐俊哲.信息不對稱引發醫療糾紛的現狀與思考[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8,35(03):266-268.

賀容剛,賀軍州.醫患信息不對稱度現況分析[J].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18,1(02):115-118.

呂紹玖,李彭,陳曉燕,呂江會,張大玲.醫患溝通中的不對稱因素分析與溝通調適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08):158-159.

猜你喜歡
醫患關系現狀分析解決對策
“微信”在醫患溝通中的作用研究
對醫患關系本質及雙方權利義務的探討
倫理道德視角下的醫患關系研究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對影響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