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配送模式下冷鏈物流的對策研究

2020-11-11 03:09孫金朋
市場周刊·市場版 2020年8期
關鍵詞:冷鏈物流對策研究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升級。人們對于產品的要求也變得多樣化和個性化,尤其是水果、生鮮等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社會各界對于冷鏈物流行業的關注度也在逐漸提高。但是,我國當前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還處于比較薄弱的階段,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的專業化還遠遠不夠、冷鏈物流體系缺乏完整性和獨立性。

關鍵詞:共同配送;冷鏈物流;對策研究

一、 引言

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泛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項系統工程。它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

二、 冷鏈物流現狀問題分析

(一)基礎設置相對薄弱

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一直都是困擾業界人士的重要問題之一,以冷藏車為例來進行說明,在冷鏈物流體系當中,我國的冷藏車數量非常少,其保有量約有4萬多輛,在貨車這個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相差甚遠,我國用于冷藏運輸方面的汽車運輸也僅僅占到總汽車運輸的20%左右,而在歐洲,汽車冷藏運輸的比重可以到達60%以上。同時,我國針對冷鏈物流的儲藏倉庫建設遲緩、管理落后,專門針對食品的冷凍倉庫數量很少,不同的產品往往被混雜堆放,不同的產品需要的存儲環境各不相同,不科學的存儲方式將直接減低產品的品質。因此,基礎設施的薄弱使得許多企業無法獨立完成供應鏈中的運輸環節。

(二)冷鏈物流體系不完整

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體系仍然是十分不完整,其中主要表現在對于冷鏈的標準化程度較低,資源調配不均衡以及部分環節缺失等方面。由于冷鏈中的產品多種多樣,因此對于濕度、溫度以及運輸時間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很多企業根據自己的規范標準進行運輸,市場上沒有統一的規范化標準,就很難保證貨物的質量和行業的規范化。

(三)冷鏈物流人才短缺

我國目前對于冷鏈物流專業性人才的短缺是制衡冷鏈發展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國對于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缺乏完整的培養體系等問題。與傳統物流人才不同,冷鏈物流對于技術方面的知識,對于設備的使用和維修都有著極高的技術要求。目前,國內高效對于冷鏈物流課程的開展和理論教學以及具體的實踐都不多。從而導致專業的冷鏈物流人才的缺失,制約著國內冷鏈物流的發展。

(四)缺乏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

現階段,我國的冷鏈物流的發展水平和階段都不是很高,很多企業都缺乏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在冷鏈配送環節,冷鏈物流處于企業和消費者回見,可以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的冷鏈服務,同時可以給企業節省成本。但是,很多冷鏈產品都是生產廠家或者各種渠道的經銷商來完成配送的,物流的專業化以及信息化程度可想而知。所以,目前我國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需求很迫切,完整有效地完成冷鏈運輸的任務,必須將其冷鏈物流企業專業化提升上去。同時也要保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專業性和時效性。

三、 共同配送的定義和分類

(一)共同配送的定義

在2001年《物流術語》將共同配送定義為:在合理的地域之內,按照用戶所提出的要求,對物品進行組配、分割、包裝、分揀和加工,同時按照約定時間配送到指定地點的一系列物流活動。它是各企業共同參與,統一調度管理,各企業在互利互惠前提下提高配送效率。與傳統配送相比,共同配送需要共享資源,由單獨運營轉為戰略合作。

(二)共同配送的主要模式

共同配送主要有兩種配送模式第一種模式為一對多的即由一個配送企業對多個用戶進行配送,統籌安排配送時間、次數和路線進行合理的配送。第二種模式為多對多即多個企業合作共同配送。由多個第三方物流企業聯合配送,或者送到多家聯合的貨物接收點進行合理的規劃。

四、 冷鏈物流共同配送的建議與優勢

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在日本、美國等地已經十分普及,國內的常規物流目前也基本已經實現了共同配送模式。針對我國冷鏈物流的現狀,選擇合適的配送模式已經成為行業內的共同課題。目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企業規模小、資金不足,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實現信息的及時共享和及時響應。因此,選擇合適的配送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加強基礎設施,發展冷鏈物流技術與裝備

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實際上就是生產企業與冷鏈物流企業進行合作,同時冷鏈物流企業將多個企業的產品進行整合和儲存運輸。進而去壓縮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但是冷鏈企業目前的基礎設備不完善,很多企業甚至不按照規范操作去進行運輸。這就需要企業之間進行合作,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儲存倉庫的建立、冷藏車的引進以及國內的一些研發企業應該大力發展適合冷藏車和冷藏集裝箱的設備研究,確保產品在物流的各個環節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減少貨損成本,降低冷鏈的風險。

(二)統一冷鏈物流技術標準,進行科學的調配

我國冷鏈物流處于早期發展階段,標準化問題要嚴格落實。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冷鏈物流的行業標準和業務準則,明確相關法律、法規。同時,應該建立并完善冷鏈物流的監管部門,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同時,各個企業之間要結合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物流信息系統。實現企業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這同樣可以大大的降低風險,同時,也可以實現冷鏈產品的規整,保證企業之間的共同利益。根據數據化的網絡管理模式,對冷鏈物流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的跟蹤和記錄。對于那些破壞和不遵守行業規范的企業進行嚴格的懲罰機制。

(三)加強冷鏈物流意識,培養專業型人才

目前,在國內人們對于冷鏈物流的認識和認可度還不高,冷鏈產品從冷凍、運輸到冷藏、投入市場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人們對于最后流入到市場的冷鏈產品,尤其是肉類和海鮮產品并不買賬。因此,首先要從企業角度去意識到冷鏈物流規范操作的重要性。通過網絡、媒體等方式讓大眾去了解和認識冷鏈產品的安全性和規范性,這樣冷鏈產品才會被大眾所熟知。同時,人才培養是每個行業都需要的。由于受中國目前這種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目前對于冷鏈物流教育基礎理論課程的缺失,使得冷鏈物流人才比較短缺。政府應該加大對于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學習國外的冷鏈物流發展規律,根據我國的國情,建立完整的冷鏈物流課程培養體系。與冷鏈物流企業合作,注重基礎知識理論的學習的同時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實習操作,提高學生的基本職能素養,著重培養冷鏈物流需求型人才。

五、 結語

目前,政府對于企業的扶持也在逐步加大,積極促進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給予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極大的便利。同時,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模式下可以簡化企業的管理,共同配送模式的開展實現了對車輛的統一管理也在很大程度是降低汽車對于城市的污染,減少了環境的壓力。共同配送模式仍然有著較高的研究價值,希望文章可以為冷鏈物流行業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袁學國,鄒平,朱軍,吳迪.我國冷鏈物流業發展態勢、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5,17(1).

[2]文曉巍,達慶利.共同配送:我國冷鏈物流配送模式的優化選擇[J].現代管理學,2008(3):13-14.

[3]郭法霞.淺論我國冷鏈物流存在問題及發展策略[J].交通與運輸,2010(3).

[4]郗亞坤.冷鏈物流城市共同配送體系建設[J].中國市場,2015(52).

[5]王志國.共同配送視閾下加快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7(1).

[6]王志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戰略構想,物流技術,2016(3).

作者簡介:孫金朋,華北電力大學。

猜你喜歡
冷鏈物流對策研究
淺談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海南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SWOT分析
冷鏈物流基礎上的生鮮電商發展研究
對于藥品冷鏈物流管理的研究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杭州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