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揚劇傳統折子戲金派《單下山》

2020-11-14 02:32
劇影月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梁山伯下山唱腔

揚劇金派創始人金運貴先生演唱的《單下山》于五十年代移植于越劇。金先生結合揚劇以及自身的演唱特點進行再創造,特別在唱腔上別具一格的處理、精心細致的揣摩使得該劇目在揚劇舞臺上大放異彩,成為傳世的經典之作。

《單下山》從劇情上看并沒有大起大落和悲歡離合。只是表現梁山伯去祝家莊的路上對“十八相送”的回憶及一路上舊地重游觸景生情所引起的內心活動。隨著劇情的推進和人物心境的細致描寫,場內觀眾的內心情景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隨著角色的情緒變化而變化、隨著唱腔的起伏而起伏,臺上臺下強烈呼應,從而產生了動人心弦的藝術效果。

《單下山》能成為經典流傳至今,主要原因是金先生遵循藝術規律,不會一味模仿生搬硬套,而是根據本劇種特點、本人藝術上的特點和嗓音條件,揚長避短、求變求新,不斷學習借鑒、精益求精。正如現今不斷流傳的揚劇各時期的優秀劇目和經典唱腔,都是一些有才華的藝術家與音樂工作者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共同創作的成果??v觀《單下山》的唱腔音樂十分簡單:內唱【導板】“別師母帶四九二人下山崗”,出場后接唱【補缸調】下句:“一心心趕奔到祝家莊”(譜略)?!緦О濉康男墒恰俱y鈕絲】第一句拉散,與下句的【補缸調】不是同一曲,但是同屬于一個宮調。經過節奏的過渡,聽起來十分自然協調并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緊接著又唱了六句【補缸調】,表現的是梁山伯心情舒爽回憶往事的真情實感。雖說【補缸調】只有上下兩句,但經過演員的巧妙編排,聽起來卻有出神入化、生機靈動之感。如第三、四唱到“一頭走來一頭喜,想不到同窗三年成連理”(譜略,下同)。唱到第五、六句“一頭走來一頭呆,為什么同桌同窗三年你倒男女都分不出來?!鄙暇淦咦志?,下句十八字,這就是金派獨有的所謂“堆字”唱法??此圃~句不工整,但節奏趨于強烈加之演員行云流水般的唱腔表現梁山伯心潮起伏的情緒,同時也和梁山伯急于見到英臺的心情十分貼切。

接下來的一段唱,表現梁山伯的思緒進入“十八相送”時的甜美回憶。在回憶的過程中又有對自己的“呆”感到幾分責備,在唱到“……家有牡丹等我回去攀”時,內心被祝英臺當時的真情表露深深感動。此時在演唱上一改前面腔少字多而變化為減字加腔的處理,將旋律加以伸展來抒發人物情感。當唱到“走過了一山又一頭”時突然音樂停止(白:曾記得英臺她)(接唱)“哎呀賢弟呀,這個牛兒的的刮刮就是你家梁兄長……”把梁山伯自嘲自嗔、驚喜交加的人物神態表現得真實感人,夸張得可愛可信。直到唱至“走過了觀音堂往前走,一下子又到了十里長亭上”才突然將節奏放緩,因為此地正是梁、祝二人雙雙結拜,又是“十八相送”分手惜別的地方。緊接著唱最后四句金派【滾板】“英臺說叫我山伯早點去,英臺說叫我花轎早來抬,叫聲四九腳下快,恨不得插翅飛起來?!痹跇逢牸踊ò樽嗟囊r托下,臺上場景氣氛歡快,臺下觀眾反映強烈,將山伯急切想要見到英臺的情感推向全劇最高潮。

《單下山》的主調【補缸調】雖然只有上下兩句,但金運貴先生在節奏上的鮮明對比和排字上的巧妙變化所產生的強烈藝術效果,即使在今天看來仍有值得我們借鑒和研究的地方。

猜你喜歡
梁山伯下山唱腔
從音樂唱腔角度談越劇跨性別扮演藝術的歷史發展
胖虎下山
過年好
雙下山
漢字加減等
飾演“梁山伯”人物淺析
從舞蹈本體出發的老題新作
下山的路
關于秦腔須生的唱腔和舞臺表演藝術
淺談京胡在荊州花鼓戲唱腔音樂伴奏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