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沮水巫音

2020-11-16 07:00范冬花宋進潮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范冬花 宋進潮

摘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沮水巫音是一種發源于沮水一帶的傳統民俗音樂。面對瀕臨消亡的民間文化藝術,??悼h委、??悼h政府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搶救性保護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沮水巫音在得以留存的同時開始在多種舞臺展演,為沮水巫音的復蘇帶來了生機。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沮水巫音

中圖分類號:J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7-0132-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7.087

“漢江沮漳,楚之望地”,荊山沮水是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傳播地?!妒酚洝份d:“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蓽露藍蔞以處草莽?!庇浭隽顺裣茸嬖谇G山一帶艱苦創業。巍巍荊山鐫刻著楚人睿敏的智慧,綿綿沮水積淀著楚人創造的深厚文化底蘊。從冥冥遠古飄柔而來的巫音,在沮水河畔千年回響,正是楚人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巫”是楚文化的核心。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三代,到春秋戰國時期,巫更顯得活躍空前,以南方荊楚為最盛?!拔罪L”即巫者、巫祝到處行使巫法、巫術在社會上形成的風氣。楚地“信巫鬼,重淫祀”,“其俗信鬼而祠,其祠必作歌樂以樂諸神”,這種歌舞形式包含了人聲演唱和管弦之聲,也就是楚聲巫音。熊繹被封為王,將巫風攜入荊山,于是荊楚大地,巫風盛熾,巫音彌漫?!皡侨藖砉?,其國人告急”,兵臨城下,楚靈王“鼓舞自若”,因未完成對神靈的祈求而不與迎戰。巫音已極大的影響著楚國的政治、軍事、生活及各個方面,成為嚴謹規范的宮廷音樂?!秴问洗呵铩贰俺ヒ?,作為巫音”,可見巫音在楚國宮廷上下風靡之勢。

巫音是楚人與神靈溝通的語言,這種精神追求、信仰已深深嵌入了楚人的心田。

沮水巫音因流傳于沮水一帶古楚宮廷音樂而得名,它是古楚巫音一脈相承的遺韻,依然保持著嚴謹規范的形式和奇麗詭奇的風格。由長號、喇叭、戰鼓、邊鼓、鉤鑼、馬鑼、包鑼、引鑼、镲子等樂器組成的吹打樂。因為喇叭比普通喇叭長而厚,發出的聲音怪異,低沉郁悶,這種喇叭也稱為巫音喇叭?!扒f嚴肅穆、詭譎幽暗”的巫音,適應于祭祀、喪葬、朝山進香等活動。

巫音產生于何時?沮水一帶也有自己的說法,馬良鎮趙家山村巫音老藝人王作玉說:“巫音起于春秋戰國,乃魯太師之樂?!狈Q巫音可以治病。店埡鎮天星村巫音藝人李宗保說“:巫音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宮廷音樂師師曠傳下來的!”他曾經在大門上貼過“堯舜師曠為吾師曲歌盛世,楚水景山顯瑞色樂具太平”的對聯。

巫音具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傳統管樂用指頭按音,巫音則是用手指二關節摸音,靠“嗯唱”傳譜。巫音之樂,由于演奏技法特殊,賦予了各個樂音以特殊的韻味,有的艷麗,有的幽暗,有的深沉,有的飄渺,尤其是嗚音、閃音、跳音更顯特色。

嗚音在一般的吹管樂中稱為簫音,是筒音的超吹音,這里的嗚音記作“5”(高音),用藝人的話來說,是逼出來的,此音清晰、幽暗、虛渺,似巫師吹牛角招神的嗚嗚聲,使人聽之肅然起敬。由于筒音的偏離(↑5),呈現出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使一個八度的嗚音亦具類似的特點,嗚音在曲中的大量使用,更使它涂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加之,閃音、跳音的配合,巫音就如輕云飄忽不定,又如寒氣陰森襲人。

巫音藝人都懷揣絕技,必得學會偷換氣。店埡巫音藝人張順早說起他父親當年吹喇叭,一口氣吹了五里路,賭得一件虎皮背褡。后生李啟華輕輕松松吹了十分鐘,贏了一封萬字頭鞭炮。吹長號得有足夠的內力,逢喜事,長號吹出“哈哈……”之聲,叫你其樂融融,倍感幽然風趣;遇白事,長號吹出“嗚嗚……”之聲,讓你悲愴而泣,涌泉不止。

巫音曲調繁多,有長調短調之分,演奏過程中,打擊樂手將馬鑼接連不斷甩向天空,似飛蝶旋轉,藝人穩準捉拿,調兒越長甩得越高,上上下下,下下上上,叫人眼花繚亂。巫音還常常你吹喇叭我摸音,兩支喇叭同時吹,交換摸音,這叫換拇眼,難度極高。

偷換氣,甩馬鑼、換拇眼是吹奏巫音的三大傳統技法。巫音充滿著濃濃的祭祀色彩,它同時出現在紅白喜事場面。從樂曲上,除《靠鍋》、《葉葉落》兩支樂曲專用于白事外,其它均可用于紅事。白事理應于悲痛,靜默肅哀才符合常人心理,為何白事還要吹吹打打?這也源于楚人的習俗:莊子喪妻“箕踞鼓盆而歌”莊子物我為一的豁達思想,成為今人擺脫對亡者離別之苦的風俗之源。巫水一帶白事巫術之風依然流行,巫音也往往與道師相配合,為亡者招魂、安位,舞樂一體。紅白喜事同出一曲,怎樣區分紅白喜事?號吹三聲“嗚”為白事;號吹五聲“哈”為紅事。長號系紅綢為紅,長號系白巾為白。

荊山地望,風猶近古。荊山沮水的山民依然承襲楚民先祖對巫音的尊崇。相傳楚王是在巫音吹奏中登基的,楚王“躬執羽紱,起舞壇前”,直接掌管巫音,祭祀神靈,巫音就更顯得至高無尚。當地有“:巫音可以吹到皇帝的金鑾寶殿,也可以吹到小姐的繡花樓”之說。沮水一帶打調子樂班很多,群樂畢至,巫音走在前面,靠大門的左邊就位,這是楚人以左為大的古老習俗,所以“響匠百家,巫音為大”。當地山民將巫音座位稱為“云臺”,將巫音樂師稱為“云臺師傅”??梢娢滓粼谏矫裥哪恐械牡匚桓呗柸朐?。

奇異、詭譎、典雅的音調,古樸、嚴謹、規范的結構形態,反映了楚人生活情緒,精神面貌,與沮水流域山民的欣賞情趣,良好愿望遙相呼應。由于沮水深陷于荊山峽谷之中,與外界的交流罅隙一線,免變世外侵塵,荊山沮水的山民固守著信巫重祀的古之遺風,“深山大谷藏古風”,為巫音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間。巫音才如亙古不息的沮水以頑固的生命力存活于民間。然而,巫音在其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也經歷了曲折坎坷。

巫音藝人王述金所使用樂器是祖輩傳下來的:“店子埡,秦洪順造”于清朝嘉慶年間,約200多年歷史。他回憶起父親王作玉為保護家業(當地對家具俗稱)而遭受不公正待遇,挨過整、扣過工分。幸好當時村支書王作沛也對巫音情有獨鐘,極力掩護。家業就分藏在山洞、紅薯窖、豬糠里。

1980年春,王作玉找到村支書王作沛說山下有戶人家請他做期,王作沛長久地沉默后說:“去吧!現在又提倡百花齊放,古為今用了”。

他們從山洞、紅暮窖、豬糠里取來喇叭,兩位老人用衣角擦去厚厚的銅霉,流著淚花,迫不及待吹起來,聲音依然渾沉悠揚,兩位老人把憋在心底十幾年的郁悶終于吹出來。重下山的那天,正是正月初五,楚人“打法式”、“動舞”的日子。

王作玉帶著長子王述金和徒弟們下山,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沉寂數十載的巫音又飄蕩在沮水河畔。

2005年,??悼h文化館把《沮水巫音》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重點搶救,并收集出版了《沮水巫音》。

2006年7月11日,??悼h政府將王作玉之子王述金一家授予“巫音世家”稱號。

2008年,《沮水巫音》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第七代傳承人王述金被列為《沮水巫音》國家級傳承人,其余19人列為市、縣級傳承人。

作者簡介:范冬花(1971—),女,漢族,湖北襄陽人,大學本科,襄陽市展覽館,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理論;宋進潮(1963—),男,湖北??等?,大學???,??悼h文化館,副館長,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文學。

猜你喜歡
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今社會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索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