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安民俗文化旅游開發的SWOT分析

2020-11-16 06:57江秋蘭曾娟娟陳笑蘭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吉安SWOT分析

江秋蘭 曾娟娟 陳笑蘭

摘 要:民俗文化是文化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吉安自古是文化名城,有著豐富多樣的民俗文化資源。發展民俗文化旅游不僅對當地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起著關鍵性作用,同時通過深入開發與利用當地的民俗文化資源,可以滿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得旅游業更具特色與魅力,由此促進地方旅游經濟的產業升級。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發展所具備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進行分析,旨在了解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現狀,為其發展提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吉安;民俗文化旅游;SWOT分析

所謂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1]民俗文化旅游屬于高層次的旅游形式,它以觀賞、體驗地方民俗事項為旅游目的,其顯著的地域性、獨特的文化魅力、貼近生活的原始生態等特點,能夠很好的滿足游客們的精神文化需求,由此發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大勢所趨。

合理開發并充分利用吉安豐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借助旅游景觀推廣和弘揚民俗文化,帶動吉安特色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研究課題。本文基于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以對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開發提出可持續發展策略。

一、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優勢

1.資源優勢。

民俗旅游資源是形成旅游者從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參加民俗旅游的促進因素,是能為旅游企業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價值,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各類民俗事象的總和。[2]開發民俗文化旅游,地方文化資源是關鍵。吉安自古人杰地靈,素有“江右望郡”之稱,是江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形成了豐富多樣、獨具特色的廬陵文化。其中民俗文化是廬陵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吉安重要的文化旅游資源,與紅色文化、生態文化完美融合,構成了吉安“紅、古、綠”三色旅游資源。吉安的民俗文化不僅歷史悠久、種類繁多且獨具地域特色。從民俗文化資源的類型來看,物質民俗主要有民間傳統技藝、工藝產品的制作等;社會民俗則體現在民間信仰、喪葬禮俗方面;精神習俗則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等(見表1)。不同的地區和縣域,人們的生活、飲食、習俗等千差萬別,由此構成了吉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民俗旅游資源。

2.地緣優勢。

吉安位于江西中西部,往北與江蘇、浙江等發達省份相連,向南又毗鄰廣東、福建省,是南北交通大動脈。境內交通便利,既有京九鐵路、105國道、319國道、縣域公路、泰和機場、高鐵等,又有贛江縱橫南北,形成“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為游客提供了便利,加大了游客量。而吉安“三山一江”的旅游發展戰略,形成了“大井岡旅游圈”與“湘贛旅游圈”,促進了區域聯通與資源共享,由此帶動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振興與發展。

二、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機遇

1.高鐵的開通帶來新機遇。

出行方式是游客選擇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考慮因素,一個城市的交通建設直接影響著地方旅游業的發展。2019年昌吉贛客運專線的開通,標志著吉安步入了高鐵時代。高鐵的開通可以有效地增加游客量,改變過去吉安交通相對滯后的現狀,這無疑為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2.新媒體技術提供新契機。

近年來新媒體技術在旅游業的推廣和應用,也為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除了傳統的旅游模式,可以有機的結合現代科學技術,通過線上旅游平臺不僅讓游客更好地感知吉安民俗的獨特與魅力、方便快捷地宣傳吉安民俗旅游,還可以有效地保護和傳播地方民俗文化,促進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良性發展。

三、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劣勢

1.資源挖掘不夠深入,缺乏科學合理規劃。

目前吉安建設了民俗博物館、非遺展示館或傳習所、民俗村等,物質民俗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開發和利用。相比之下,對吉安的生活、時節、禮儀、民間信仰等社會風俗及民間藝術、民間文學和民間娛樂等精神民俗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不夠。吉安的民俗文化旅游缺乏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政府及相關部門還需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

2.保護力度不夠,專業人才缺失。

吉安民俗旅游同樣存在重開發、輕保護的現象。沒有制定完善的保護措施,導致很多的民俗資源沒有得到合理的開發與保護,造成資源的浪費與破壞。另外隨著外來文化的引入,很多民俗文化面臨著異化或消亡的境遇,很多的民俗傳承人呈現老齡化甚至后繼乏人的現象。雖有部分民俗已進課堂、教材和校園,列為實踐課程,如吉安采茶戲、新干剪紙、永新書法藝術等,但更多的民俗技藝沒有專業的人才學習和傳承,而導致很多的民俗文化無法續存,這成為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發展的一大瓶頸。

四、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威脅

吉安發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威脅一是旅游市場競爭威脅,與吉安毗鄰的城市或省份,如贛州、福建典型的客家民俗旅游資源、湖南湘西的少數民族民俗資源等,他們都具有發展民俗旅游的先天優勢。而與周邊城市相比,吉安的民俗文化旅游存在著發展起步晚、旅游產品知名度不夠、旅游景區分散且相關配套設施不齊全等諸多劣勢。二是資金投入不足。吉安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文化旅游近年來得到國家和政府政策支持,得到了大力開發。相比民俗文化旅游在資金投入不足,相應的配套設施不齊全。甚至有些偏遠縣域的特色民俗文化因政策及資金問題并未得到開發,造成資源浪費。吉安民俗文化旅游的發展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為其提供資金保障。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巴兆祥.中國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4:235-236.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江秋蘭(1989-),女,江西吉安,碩士,助教。第二作者:曾娟娟(1990—),女,江西吉安,碩士,講師。第三作者:陳笑蘭(1984——),女,遼寧蓋州,碩士,講師。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20年吉安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課題編號:20GHA114。

猜你喜歡
吉安SWOT分析
金吉安監理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重大突破
江西高速公路吉安管理中心養護管理系統
關于安徽壽縣旅游投資的SWOT分析
必勝嗎,狼蛛班長?
跳高比賽中的意外
為榮譽而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