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安徽壽縣旅游投資的SWOT分析

2016-10-18 20:50王春龍胡元羲
商場現代化 2016年22期
關鍵詞:壽縣旅游資源SWOT分析

王春龍+胡元羲

"

摘 要:壽縣地處淮河之濱,文化底蘊豐厚,旅游資源豐富。近年來,壽縣開始努力發展旅游業以求獲得經濟上的突破。但壽縣旅游發展進度緩慢,吸引旅游投資困難,經濟發展艱難。本文首先提出壽縣本地旅游發展的問題引出吸引旅游投資的現實意義,之后對壽縣旅游投資進行SWOT分析,以此為壽縣旅游投資發現并解決問題。

關鍵詞:旅游投資;壽縣;旅游資源;SWOT分析

一、旅游發展問題

安徽省壽縣是安徽省重要的旅游地之一。壽縣地處淮河之濱,古稱壽春、壽州等,曾四次為都,十次為郡。千百年來古城孕育了淮夷文化、楚文化和淮南國文化。1986年,壽縣被正式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這里,有著美麗的風景,傳奇的歷史典故,奇幻的神話故事,特色的美食。然而,壽縣的旅游發展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壽縣的知名度并不高。從壽縣旅游局官方的數據來看,每年旅游收入在整體財政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很大程度上壽縣還是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第三產業為輔。

從壽縣經濟發展的整體態勢來看,旅游業的發展程度相比于周邊城市要低得多。實際上,壽縣在旅游發展上有著很大的優勢,不論旅游資源還是文化底蘊都優于周邊縣市,但是旅游業發展緩慢滯后的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旅游市場一直處于萌芽狀態,經濟、影響力以及知名度等都遠遠落后于其他縣市。因此壽縣在對旅游投資方向的調整中和旅游市場的開發上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

二、吸引旅游投資實現旅游發展的現實性意義。

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旅游業發展尤其迅速,古鎮則在旅游者眼中有著很大的吸引力。麗江古鎮、西遞宏村和烏鎮、西塘等,這些旅游地都是以古鎮為主題建設和發展的,而壽縣并沒有很好地抓住這個機會??v觀整個壽縣的經濟發展格局,仍然是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緩慢。壽縣存在著很嚴重的資源浪費現象。

2012年-2014年壽縣全縣生產總值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壽縣的全縣生產總值不斷遞增,而第三產業的增長率則很不平穩定,但總體比重較大,所以壽縣旅游業的發展可以作為經濟上升的突破口,不斷吸引旅游投資。實現旅游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壽縣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三、壽縣旅游投資的SWOT分析

1.優勢(strengths)

(1)旅游文化資源豐富,有著完整的城墻以及悠久的歷史

壽縣的旅游資源種類極其豐富,古城內旅游資源單體類型覆蓋了《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中的7個主類、17個亞類和29種基本類型,分別占87.50%、54.84%和18.71%。其中,自然旅游資源涉及的基本類型為4個,人文旅游資源涉及的基本類型為25個,兩者在基本類型數量上的比例接近1:6,人文資源占絕對比例。壽州古城墻至今保存相當完整,為壽縣主打旅游景觀。而壽縣其他旅游文化資源例如八公山、安豐塘、楚文化博物館、珍珠泉、報恩寺等都有著不俗的名氣。同時,壽縣還擁有不少地方特色物產,如八公山豆腐、大救駕、紫金石、牛肉湯,均是發展旅游業的優質資源。

(2)2016年1月份底劃歸為淮南管轄,旅游資源整合帶來壽縣旅游投資的新優勢

2016年前,壽縣屬六安市管轄,但在旅游資源上與淮南市有多處重疊。兩地政府在旅游文化資源上各自為政,成為兩地旅游發展的“瓶頸”。2016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壽縣劃歸為淮南管轄,這對于壽縣旅游的發展有著較大益處,兩地文化資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次的規劃讓壽縣可以獲得更多的政策和旅游發展資金支持,并且最大程度地整合旅游資源,避免了同質化競爭,做到了優勢互補。

(3)縣城周邊水陸交通全面發展,現已逐漸完善

航空上,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坐落于壽縣炎劉鎮;高速公路上,滁新高速、濟祁高速途徑壽縣;鐵路上,2020年左右商杭高鐵??空緦⒃趬劭h落成;水路上,引江濟淮工程開通壽縣航道。水陸空的全面發展和逐漸完善對于壽縣旅游吸引外來投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4)政府重視旅游并制定了相關發展計劃

近些年,壽縣政府逐漸認識到壽縣旅游發展的重要意義,并且逐年加強對于壽縣旅游的重視程度。從壽縣統計局2012年--2014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壽縣旅游收入在逐年上升,縣政府對于旅游投入也越來越大。2012年第三產業投資47.34億元,增長28.3%。2013年第三產業投資61億元,增長28.8%。2014年第三產業投資72.65億元,增長19.1%。

(5)壽縣擁有巨大的旅游開發潛力

目前,壽縣的大量旅游資源處于閑置狀態,很大一部分旅游景點并沒有被開發徹底甚至沒有被開發,旅游景點宣傳、景點設施建設欠缺明顯。壽縣作為一個旅游資源豐富地還有很大的潛力和能力來吸引旅游投資,從而繼續進行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2.劣勢(weaknesses)

(1)政府缺乏整體旅游發展意識,旅游投入不夠

政府對于壽縣旅游的發展存在著規劃目的不明確、資源觀念簡單化、旅游投入不足的問題,缺乏產業結構調整的功能規劃和對旅游發展支持體系的規劃以及有效的促銷規劃,這些縣域旅游發展的通病還有待進一步解決。

(2)旅游文化資源開發深度潛,缺乏特色鮮明的旅游文化產品

壽縣坐擁相當多的優秀旅游文化資源,但是由于旅游發展緩慢,大部分旅游資源沒有開發完全或未開發,致使旅游層次較低,缺少立體和充滿情趣的、可參與的動感性活動,景點得不到深層次發展。同時,旅游文化產品特色不夠鮮明,數量也遠遠不夠,難以給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

(3)缺乏文化載體,壽縣古城厚重但歷史遺存薄弱

壽縣歷史悠久,文化遺產博大精深,有著“地下博物館”的美稱,歷史沿革、歷史故事、歷史人物、歷史傳說等豐富多彩,但很多歷史文化遺產缺乏有效載體,保存不善或幾盡失傳。沒有使歷史文化尤其是非物質文化資源變成具有吸引力的感性化、可參與旅游產品。

摘 要:眾所周知,銅陵市一度是安徽省土地面積最小的地級市,然而其經濟發展水平卻遙遙領先,這與自然與銅陵市豐富的礦產資源有很大的關系。但是近些年來,隨著銅礦資源的開采殆盡,銅陵市的經濟發展陷入瓶頸,加上長期發展與礦產相關的工業導致當地生態環境惡化,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體系改革,為銅陵市經濟發展尋找新的突破點已是刻不容緩。對于銅陵市來說土地面積狹小是其當前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克服地域限制是銅陵市突破發展瓶頸獲得長足穩定的發展的關鍵。本文就是從其地域面積綜合考慮,主要從實施跨江發展戰略等,為銅陵市更好地全方位地發展提供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區域規劃;跨江發展;集約土地;政策扶持

一、簡述

1.銅陵市地域情況基本介紹

銅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長江下游南岸,東面與蕪湖相連,西面與安慶相連,而南面與池州相連,至于北面與無為縣僅是一江之隔,境內的生物資源、水能資源和旅游資源豐富,代表性的景點有天井湖公園,交通便利,目前合福高鐵的開通,建設成銅陵北站和原先早就建成的銅陵長江大橋,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原先銅陵市是以銅官山地區為代表的發展銅礦產業和有色金屬產業,在農業方面,還有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還沒有利用,這對于銅陵市來說無疑也是也是一個很大的發展空間。

同時伴隨著經濟新常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長江經濟帶發展和輻射帶動對于銅陵市來說也是一個戰略機遇。與此同時近些年來隨著新型產業的興起,以及原先銅礦有色金屬產業的衰落,銅陵市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這一方面目前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以及治理環境污染等方面仍然有待提升。

2.銅陵市經濟情況基本介紹

銅陵市區位優越,位于長三角經濟圈和武漢經濟圈的交匯中心,其工業基礎雄厚,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電解銅生產基地地,同時發展了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律達67.6%,居安徽省前列。然而隨著礦產資源開采殆盡,銅陵市發展陷入困局。目前銅陵市城市結構單一,人口少,面積較小,可持續發展能力差。因此為銅陵市經濟發展尋找新的突破點已刻不容緩。

經驗表明跨江發展已成為沿江城市拓展生長空間、優化內部結構、充分利用岸線資源以及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舉措,銅陵市原先是以銅礦業為主的工業城市,而隨著銅礦業的衰落,銅陵市又將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規劃產業園區?而為了進一步擴大地域發展,實施跨江發展戰略的具體措施又是如何,同時在實施跨江發展戰略中途遇到的各類問題,又將如何應對?下文將針對這些問題作出詳細敘述。

二、跨江發展的具體實施

1.經驗借鑒

(1)從國內經驗來看:國內有不少類似銅陵市地域面積狹小的城市,其發展的后階段均是憑借跨江發展戰略來獲得發展空間。如江陰、靖江這兩所由跨江發展戰略而發展起來的城市,它們是跨江發展成功的典例。江陰、靖江市隸屬于無錫、泰州兩個城市的不同區域,靖江、江陰兩市政府成立聯動開發協調委員會,按比例出資成立投資企業,用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園區的開發建設,使得靖江和江陰得到優勢互補,從而實現兩岸的協調發展。由此可以看出,銅陵市也可以借鑒其經驗,積極與橋對面的蕪湖市地區相合作,為自身發展擴展空間,這同時也有利于實現橋兩岸的協調共同發展,實現雙贏的局面。

(2)從國際經驗來看:就拿法國巴黎來說,其實施的跨江發展戰略就非常成功。這成功背后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巴黎在塞納河修建的跨江基礎設施十分完備,這對其跨江發展帶來了很有利的條件。因此,銅陵市在實施跨江發展戰略的同時也可以向其學習,改善與江對岸的交通狀況,修建過江通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銅陵市跨江交通路況不理想等狀況。

(3)銅陵市具體舉措:國內有像南京跨江發展、上海依靠黃浦江和長江的跨江發展以及杭州轉變依靠西湖而向錢塘江實施跨江發展這些成功的案例,國外有巴黎向塞納河的跨江發展,銅陵市可以阻止人員前往這些成功案例的的城市進行考察交流,來學習先進經驗,增加與成功典例城市的互動交流,積極與外界接軌,同時銅陵市政府應該對這些做出努力和規劃,制定相關政策文件,為其跨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2.完善交通運輸體系

(1)協調完善運輸體系。實施跨江發展戰略的重要一步則是建設完備的交通和基礎設施體系,目前銅陵市已建成了銅陵長江大橋和銅陵北站,同時銅陵市也是一個依傍長江發展的城市,那么要完善協調好銅陵長江二橋、池州長江大橋以及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的交通管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有利于完善整個銅陵市東方和西方的交通體系。同時對于銅陵北站,目前只有28路公交車通行銅陵北站,此時銅陵市可以規劃完善城內外公交體系,提高銅陵北站在交通中的地位,以便于更好地吸引長江東西岸的地區,這對完善銅陵市目前的交通運輸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修建過江通道。另外一方面實施跨江發展戰略的同時,銅陵市應積極規劃江流兩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和規劃,這就要求銅陵市必須要修建成高效、便捷、迅速的過江通道,同時這也是跨江發展必要的物質載體和基礎要件。在國內外比較發達的城市其跨江通道數量一般在10條以上,通道的平均間距不超過3公里。而銅陵市的過江通道和過江橋則較少,則對來往的交通物流造成很大的不便,所以銅陵市可以考慮向上級爭取,興建鏈接和跨越大通和悅洲的跨江大橋、鏈接和跨越銅陵縣老周鄉的跨江體系,而目前安徽省正在規劃建設再添5座長江大橋,5條過江通道,其中就有計劃建設銅陵橫巷過江隧道以及銅陵開發區過江隧道。

3.對銅陵市地區發展和跨江發展做整體的長期規劃

(1)做好城市功能分區的規劃:政府應該做好城市功能分區方面的規劃,不僅是在交通方面、長江東西岸沿線的規劃,還是產業園區以及工業園區的規劃,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則是政府實施跨江發展戰略的一大重要前提。

(2)做好跨江發展戰略部署的規劃:首先確定跨江發展的方向,集思廣益,積極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制定具體可行的發展規劃;再者向上級政府報告,尋求上級政府的政策與財政支持,以及向民眾和企業宣傳,提升民眾的信心和支持;再者尋找試點地區,從而為規劃做好充足準備。

猜你喜歡
壽縣旅游資源SWOT分析
壽縣水稻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巧用構造法求解一類抽象函數問題
一個后發縣域的“新路”
基于SWOT分析下的十堰市旅游資源整合探究
海南發展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SWOT分析
P2P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研究
企業運營管理與財務戰略分析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研究
經濟型蘇州古城旅游產品策劃初探
遼寧錦州旅游資源評價及旅游品牌定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