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網絡思政課相關問題研究

2020-11-16 06:57金清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8期
關鍵詞:線上教學思政課實效性

金清

摘 要:為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能力,思政課老師采取了混合性形式教學,在線上教學模式中,無論是教師或者是學生都面臨著角色轉變的問題,就必須認真思考如何保證線上教學的效果。此次針對網課所開展的各類狙擊戰,為高校的思政課提供豐富的現場教學素材,同時,線上教學模式也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工作,本文就圍繞如何保證思政課線上教學的效果展開,希望對廣大思政教師的線上教學工作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思政課;線上教學;實效性;對策

為提高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能力,思政課老師采取了混合性形式教學,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網絡思政教育開始出現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思政課老師積極開展線上教學模式,致力于研究如何將線下課堂搬到線上,創新教學模式的同時,思考如何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

一、思政課線上教學面臨的問題

1.思政課教師面臨著適應線上教學的角色轉變問題。

線上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面對面的上課模式。線上教學模式下,學生和教師之間以鍵對鍵的形式存在,這對于許多教師而言都具有較大的挑戰,這是因為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很少有教師擁有線上教學的經驗,在這種快速角色轉變的情況下,教師無法快速適應,導致線上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堪憂。

2.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所開展的線上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進行線上打卡,在線聽課,課后自主觀看教學視頻。但是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只在初期階段對于學生保持良好的吸引力,而時間一久則逐漸下滑,開始不重視線上思政課程的學習。在線上教學后期就經常出現學生未能按時簽到或者是曠課的情況。加上線上教學模式無法實現師生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多是老師講學生聽的單方面教學,課堂互動性明顯不足,也影響了線上思政教學的效果。由此可見,現階段線上思政課堂的效果有待進一步提升。

3.線上教學立體動態評價體系要完善。

開展思政線上教學,主要依托于各大學習平臺,這些平臺會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權重積分的累計計算,用于評判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真實評價。尤其是采用線上教學形式之后,教師無法準確的獲取學生在學習之后的成果,所形成的評價缺乏客觀性。各大學習平臺的評價積分主要用于記錄學生的學習時長,但是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情況無法評價。由此可見,現階段的線上教學對于學生的評價體系方面有待進一步的完善。

二、線上思政課教學的難點

1.教師心理壓力增加。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線上教學對于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保持專注的教學態度,同時也需要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進行支撐。首先,教師需要為線上教學準備大量的教材,由于線上教學模式本身網絡存在的開放性也會對課堂內容的有效性進行一定的沖擊,在網絡教學環境下,教師的缺點會被進一步放大,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都會導致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時面臨一定的心理壓力??梢哉f,此次由線下轉為線上教學,是對高校教學體系的一次重要挑戰,同時也成為我國教育體系改革的重要突破,在嘗試多種教學機制方面進行探索。作為影響學生一直品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樣面臨著較大的挑戰,思政教師需要思考如何在線上教學過程中既保證對于基本思政知識理論的傳授,又保證通過線上思政教學方式弘揚正能量,保證學生能夠接受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思政課教育。

2.線上學習氛圍不足,教學硬件要求較高。

相較于現場教學模式,網絡教學的真實性明顯不足,這使得線上課堂的整體氛圍遠不如傳統課堂來的活躍。并且線上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必須具有一定的硬件設施,例如電腦,手機,網絡等,缺乏這些基礎設施,學生就無法參與到線上學習中,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學生,因經濟水平限制無法有效參與到線上學習。

3.課堂管理難度增大。

目前,線上教學模式所依托的各大教學平臺對于學生的實時狀態無法進行精準捕捉,尤其是高校思政課同時上課的學生數量眾多,想要實現對學生的有效管理難度較大。目前,為了保證學生能夠按時上課,通常會要求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簽到,但是出現大量學生簽到之后就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實現逃課,因此,現階段的線上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覺性,表現出較大的課程管理難度。

三、應對線上挑戰的著力點:處理好網絡思政課的關系

1.親和力和距離感。

在線上思政教育過程中,提高親和力十分必要,具體體現在課程內容以及教師素養兩方面。首先,思政學科自身的特征十分豐富,包括思想性,政治性,理論性,科學性,實踐性等,除了包含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識之外,更容納時政熱點,因此思政課通常和日常生活保持著緊密的聯系,十分匹配大學生對于社會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征。而影響思政課親和力的關鍵就在于教師的個人素養。尤其是由線下傳統教學模式轉變為線上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承擔著知識傳遞以及價值引導的關鍵作用。 教師在線上,課堂上所表現出的專業能力,語言藝術以及教學態度成為保障線上課堂效果的關鍵。為進一步深化線上教學思政線上課堂的效果,教師自身有必要加強黨性修養,嚴格遵守政治立場,個人言行,職業操守一致的原則。同時,在接觸線上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主動掌握線上教學的相關技巧,充分發揮網絡優勢轉變為思政課開展的內在動力。除此之外,在線上教學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網絡道德規范,并樹立正確的法治思維,引導學生共同進行學習。

2.理論講授與師生互動。

線上課,調動和監控學生是難點。目前,線上教學模式所依托的各大教學平臺對于學生的實時狀態無法進行精準捕捉,現階段的線上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自覺性,表現出較大的課程管理難度,為此老師可用"華為會議”直播軟件的優勢,通過課上多種教學方式的探索,精準破解了這一難題。首先,要求所有學生打開攝像頭,以學生視頻畫面的上課狀態來掌握他們的聽課情況,時不時還提醒學生調整上課狀態,做到學生課堂動態全程監控,其次,為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啟用了課堂百分制考核來激勵學生。直播中堅持“3-5分鐘互動1次”的原則,結合學生視頻畫面與課堂效果采取“PPT講授+手寫板書+播放視頻+測驗+案例討論“等多種方式穿插進行,所有同學都可舉手搶答隨時自由發言,針對發言內容教師即時反饋。每個小知識點,都設有1-2道選擇測驗題,在測驗中既確保學生全程在線,又鞏固了所學知識。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真正讓思政課堂活起來。

3.網絡教學的嚴與寬。

在開展線上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對學生出勤率的監管,同時豐富課程考核的形式,除了學習平臺積分之外,還可以增加課堂表現,討論發言以及作業等考核形式,來保證學生的線上課堂效果。除了嚴格的考核機制之外,充分考慮線上教學帶來的各種影響,對特殊情況的學生采取包容性策略,致力于通過有效的思政課解決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困難,提高思政課的價值。

四、結語

線上思政課教育工作要求思政教師緊跟黨和政府的步伐,借助有效線上課堂,引導學生思想價值,幫助學生辨別信息真偽,為此,教師有必要關注線上教學模式提出的相關要求,致力于自身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的提升,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提高線上思政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鄔大光,李文.我國高校大規模線上教學的階段性特征——基于對學生、教師、教務人員問卷調查的實證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07):114-116.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閆長麗.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立德樹人能力提升路徑[J].北京教育(德育),2020(03):110-113.

猜你喜歡
線上教學思政課實效性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線上教學發展狀況與虛擬社群維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內設計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探討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青少年對思政課的逆反心理研究
協商民主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