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發展“三個經濟”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2020-11-16 02:23惠海霞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9期
關鍵詞:臨空空港門戶

從古至今,陜西就一直是東西方交往的重要門戶,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窗口,生產要素集散的重要陣地。在新時代背景下,陜西提出了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經濟體系,即“三個經濟”?!叭齻€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是對外開放的必然選擇,是臨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崭坌鲁鞘恰叭齻€經濟”的起源地、承載體和先行地,我們不僅讓“三個經濟”因空港而起,也要因空港而成。

空港新城是“三個經濟”起源地

為順應新時代的要求, 2017年9月,陜西省委原書記胡和平在空港新城調研時,第一次提出了“三個經濟”即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的概念。隨后,省市區各級領導多次蒞臨空港新城考察調研“三個經濟”發展成效,這充分體現了省市對空港新城發展“三個經濟”的重視程度。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三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叭齻€經濟”發展的關鍵就是圍繞區位交通優勢,聚集各種要素資源,推進臨空產業發展,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從而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

空港新城是“三個經濟”承載地

空港新城聚集了發展“三個經濟”的關鍵要素,是“三個經濟”發展的承載體。

一是交通優勢——國際交通樞紐??崭坌鲁切纬闪恕翱罩蟹派錉?、陸上‘米字形”的現代交通體系。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是中國連通世界的重要門戶,已開通客運航線343條,通達74個樞紐城市,全貨運航線27條,通達28個樞紐城市。2019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739.3萬人次,在全國機場客運量排行榜中位居第7位。機場準點率以81%位居全國第一。同時,機場專用高速、福銀高速、西咸北環線等多條高速貫穿空港新城。地鐵12號、14號、16號、17號線等4條線路在空港新城交匯,形成了集空、鐵、公、軌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

二是產業優勢——臨空產業重地。多項研究表明,臨空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很強的帶動作用。航空運輸業每提高1個百分點,GDP將提高21.8個百分點。[1]空港新城圍繞“四個中心”定位,重點發展航空物流、航空科技、航空服務等臨空特色產業,聚集了新型航材、航企總部、生物醫藥、臨空金融等領域的企業。吸引了普洛斯、京東、順豐、日立等國內外物流企業落戶空港,總投資近百億。招引了法國賽峰、梅里眾誠等世界五百強項目紛紛落地,東航、南航、深航、川航、藏航等航空公司進駐航企CBD。這些項目的大量聚集,為打造臨空經濟產業發展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是門戶優勢——對外開放陣地??崭凼顷兾鲗ν忾_放的空中門戶。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獲批144小時過境免簽,擁有食用水生動物、藥品、肉類、水果、冰鮮水產品等口岸功能,推廣應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行“全天候、無假日”通關服務,去年,陜西進出口總值的72.5%通過航空運輸完成??崭坌鲁菗碛嘘兾魑┮坏呐R空型海關特殊監管區,2019年綜合保稅區正式獲批,開展保稅加工、保稅維修、保稅檢測等業務,企業貨物可享受進口保稅、出口退稅、自用設備免稅、免證的優惠政策。同時,空港新城與西北政法大學聯合成立了臨空自貿法律服務中心,不斷提升涉外服務水平。規劃建設跨境電商國際快件產業園區,2017年國際快件業務比2016年增長6.5倍。

四是要素優勢——資源要素聚地。聚貨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已開通27條全貨運航線,2019年航空貨郵吞吐量超過了38萬噸,增速連續十七個月位居全國十大樞紐機場第一。先后為三星、中興、美光開通三條全貨運航線。2019年4月,空港新城完成首單跨境電商保稅備貨業務,累計進口單量4.25萬單。同時,西北首條第五航權航線首爾-西安-河內穩定運行,這必將加速聚集中轉的貨源。聚人流,陜西省每年畢業30多萬人,2017年西安落戶25.7萬人,空港新城獲批首家人才創新實驗基地,制定出臺扶持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聚集空港。聚技術流,空港雙創中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文創園”開業運營,并且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航空航天創新創業大賽復賽活動,創新驅動的能力不斷增強。

五是政策優勢——先行先試高地。西咸新區是國務院批復的第七個國家級新區,空港新城是國家民航總局批復的首個國家航空城實驗區。2017年,陜西省委省政府明確由西安市代管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對轄區內街鎮實行全面托管。2018年4月25日,國家批復空港建設“西安臨空經濟示范區”。當年年底,國務院發文,支持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利用第五航權。2020年,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獲批,多項先行先試政策疊加匯聚,形成了國家支持、省市共建的靈活機制。

空港新城是“三個經濟”先行地

空港新城緊貼臨空經濟特色,針對“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分別確定具體的推進抓手,積極謀劃,主動作為,使空港成為“三個經濟”的先行地。

1、構建國際航空大樞紐,融入現代交通新體系

縱觀國內外大型機場都不再是單一交通設施,而是匯集了航空、高鐵、城市軌道等的綜合性交通樞紐,并在此基礎上打造航空城、臨空經濟區,成為區域發展的增長引擎。[2]一是構建綜合交通網絡。對標上海虹橋機場,配套建設“天地一體”的GTC綜合交通樞紐,圍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打造匯集航空、軌道、公路、高鐵等于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提升交通運輸便捷性和經濟要素聚集度。二是做大做強機場。始終堅持機場做大,空港才能做強的原則。加快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加密與全球各地的直飛航線,構建“國際中間點、國內中心點”的中轉樞紐。三是優化交通服務水平。全面應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搭建基礎云平臺和智能分析平臺,創新運營模式,改進管理模式,提升服務質量、旅客體驗和商業資源價值。

2、構筑對外開放新門戶,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臨空經濟使空港新城的門戶作用愈加凸顯??崭坌鲁鞘侨藗冋J識陜西的窗口,是展示陜西形象的首站,是陜西對外開放的門戶。一是打造貿易合作門戶。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積極爭取納入西安市跨境電商綜試區,打造產業電商B2B平臺,加快推進綜合保稅區建設,擴大融資租賃、保稅航油等業務范圍;對標國際自由貿易區通行標準,加快改革創新和特色案例培育。二是打造對外交往門戶。發揮陜西華夏文明發源地的文化優勢,挖掘唐順陵等歷史文化遺址資源,打造國際文化交流平臺,舉辦國際性文化論壇,發出更多的空港聲音。規劃建設國際社區,引進了一批高端住宅和國際醫院、國際學校等,配套了高標準的運動中心、免稅商城等設施,營造國際化、品質化生活環境。三是打造產業合作門戶。圍繞航空物流、航空服務、航空總部三大主導產業,瞄準臨空指向的飛機維修制造、供應鏈服務、生物醫藥、智能終端、融資租賃等產業持續發力,著眼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搶占國際產業分工價值鏈制高點,優先布局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經濟、新產業。

3、發展流動經濟大產業,打造臨空經濟新中心

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主要取決于聚集各類要素的體量和速度。一是吸引轉化客流。加快建設T5站前商務區、航企CBD、酒店集群、商業綜合體等項目,打造優質生活居住功能區,不斷提升旅客的體驗度和吸附力,促進旅客就近消費。二是大力聚集貨源。加快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加強腹地經濟支撐作用,不斷增強航空貨流集散能力,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關中平原城市群的航空貨源聚集空港,根據企業需求定制特殊航班,如運輸芯片、動物疫苗的航班。三是加速匯聚資金流。積極研究制定金融扶持政策,加快各類金融業態聚集。吸引保險、基金、融資租賃、資金結算中心及其他金融機構落戶空港,帶動金融企業和資金匯集。四是引進高端技術流。搶占臨空經濟發展制高點,重點發展航空發動機、機輪剎車等項目,打造高端航空產業集群。加快布局“軍轉民”產業項目,建設軍民融合發展先行先試區。

參考文獻

[1]《臨空經濟產業發展的五大模式》;前瞻產業研究院.

[2]《建設綜合交通樞紐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國改革報.

作者簡介

惠海霞 西咸新區空港新城管委會中級經濟師

猜你喜歡
臨空空港門戶
門戶運維監控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我國首個空港經濟區排行榜發布
基于PORTLET的數字化校園信息門戶的研究
關于空港口岸旅檢通道落實口岸動植物檢驗檢疫規范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昆明綜合保稅區B區將于明年2月建成
空港股份(600463)逆市上揚
哈爾濱市加快發展空港物流產業的對策
3G門戶宣布YY搜索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