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基本概念 破解一輪難題
——以幾道天氣系統試題為例

2020-11-17 06:45廣東吳仕宇
教學考試(高考地理) 2020年4期
關鍵詞:鋒面冷鋒氣旋

廣東 吳仕宇

在高三復習尤其是一輪復習中,教師和學生往往重視知識的整合與能力的提升,卻忽視了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理解與遷移運用。而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是分析問題的必備工具,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地理考試大綱中重要的四項能力要求之一。一輪復習與新課階段相比,教學過程綜合性強,訓練的習題創新度高,在練習過程中學生常常難以對知識進行自如地遷移,究其原因,與其基本概念掌握不牢、理解不到位有較大的關系。部分高三一輪的“難題”,只需從基本概念入手,便可以巧妙而準確地得到正解。

一、倒暖鋒

圖1為亞洲東北部地區冬季某日高空天氣形勢圖。在經歷了一次天氣劇烈變化過程后,L附近形成如下圖所示的鋒面。據此完成1~3題。

圖1

1.圖中甲、乙兩點的風向分別為

( )

A.東北風、西風 B.北風、西南風

2.圖中L處鋒面為

( )

A.低壓槽—冷鋒系統

B.低壓槽—暖鋒系統

C.高壓脊—冷鋒系統

D.高壓脊—暖鋒系統

3.L處鋒面形成前經歷的天氣劇烈變化過程為

( )

A.出現強對流 B.氣旋過境

1.3 造模 在含有10%FBS的RPMI-1640中培育(37℃、 5% CO2培養箱)HepG2/ADM細胞,經傳代后取指數生長期的 HepG2/ADM細胞,使用緩沖液稀釋懸浮,稀釋密度為1×109/ml,按照每只0.2 ml分別注射至每只裸鼠左側或右側腋部[7]。接種后1周左右可見瘤體長成,10 d左右瘤體直徑約0.6 cm,造模成功[8]。

C.寒潮爆發 D.沙塵暴過境

【參考答案】1.A 2.B 3.C

本題組以東北地區特有的天氣現象——“倒暖鋒”為情境,采用“一拖三”設置三個層層遞進的問題,由現象逐步深究本質,涉及鋒面、低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綜合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地理學習能力。

第1小題判斷圖中甲、乙兩點的風向,需要學生結合大氣運動規律,判讀材料呈現的高空等壓線分布圖,難度不大。部分學生選錯的原因主要是忽略了高空風向和近地面風向的差異,把高空風向視為近地面風向,風向與水平氣壓梯度力只偏差一個較小的銳角,進而得出B的錯誤選項。

第2小題是本組題的亮點所在,絕大多數學生都選擇了A這一錯誤選項。學生能夠判斷出L處為低壓槽,聯系日常學習的鋒面氣旋的部分知識點,錯誤地判斷L為冷鋒,究其原因,是在天氣系統這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問題。鋒面氣旋是天氣系統這一課的重難點,為了較好地掌握各天氣系統的特征,一線教師和教學輔導資料上往往會總結以下結論——“一般情況下,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鋒面氣旋的左側(西側)的低壓槽里發育冷鋒,右側(東側)的低壓槽里發育暖鋒?!边@條規律看似高度概括,但學生往往會忽視了“一般情況下”這個前提,而沒有真正理解冷鋒和暖鋒的概念。當學生在考場上解答該題時,不假思索地根據“左冷右暖”口訣,直接判斷位于鋒面氣旋左側(西側)的L低壓槽上發育冷鋒。

回歸地理概念,理解并調動地理概念進行解題,才能更貼近地理事物發生與變化的過程本身,更準確地作出判斷。根據教材定義,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的鋒。從定義出發去判斷鋒面氣旋兩側低壓槽上鋒面性質的差異,應當判斷低壓槽哪一側的氣團占據主導地位,主動向另一側移動,而不是簡單地套用口訣“左冷右暖”。該圖中,低壓槽L北側有-36 ℃、-32 ℃、-28 ℃三條等溫線通過,且整體上看越往北氣溫越高。低壓槽L南側有閉合等溫線-40 ℃,閉合等溫線內部的氣溫應當介于-44 ℃~40 ℃之間,低壓槽L北側氣團的溫度遠高于南側氣團的溫度。而北半球的鋒面氣旋逆時針旋轉,因此低壓槽L自北向南移動,說明L北側的氣團主動向南側的氣團方向移動。結合冷鋒和暖鋒的定義,不難判斷,低壓槽L上發育暖鋒。

一般情況下,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越往北氣溫越低,所以鋒面氣旋左側(西側)的鋒面自北向南移動,應為冷鋒。從本題所給的等溫線圖上發現,溫度場的空間結構和平常相反,即越往北氣溫反而越高。因此常規的“左冷右暖”規律并不適用。事實上,這里的天氣系統被稱之為“倒暖鋒”,即由高緯向低緯移動的暖鋒。東北地區出現“倒暖鋒”是因為東北地區爆發寒潮,陸地氣溫偏低。而鄂霍次克海上空為強暖中心結構,這樣就出現了北暖南冷的異常溫度場。千島群島附近地面到對流層發育強大的低壓中心,鄂霍次克海到東北地區位于低壓中心的偏北側,盛行東北風,暖濕氣流隨東北風輸送到東北地區,南下與寒潮過境后的冷氣團相遇,形成“倒暖鋒”。對于學生,不需要在解題的短時間內分析倒暖鋒出現的天氣和環流背景,而是需要回歸基本概念,從教材上關于冷鋒和暖鋒的定義出發,判斷天氣系統的類型。

第3小題事實上是執果索因,分析倒暖鋒出現的天氣背景。如前文所述,“倒暖鋒”出現之前,東北地區爆發寒潮大幅降溫。學生即便無法分析“倒暖鋒”的背景,僅根據圖中-40 ℃的閉合等溫線,也基本能夠推測L處鋒面形成前經歷的天氣劇烈變化過程為寒潮爆發,因此本題雖然原因復雜,但是解題并不困難,正確率較高。

二、隱槽

隱槽是指等壓線相互平行,區域兩側氣壓梯度不同,前后風向沒有差異,但風仍具有氣旋性變化的氣壓形勢。圖2示意2017年8月12日14:00某區域天氣形勢,虛線處為某一天氣系統。讀圖,完成下題。

圖2

4.此時影響A地的天氣系統是

( )

A.反氣旋 B.氣旋

C.冷鋒 D.暖鋒

【參考答案】4.C

本題組以一次冷高壓前緣型冷鋒過境為情境,通過文字材料給出“隱槽”這一新概念,要求學生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關于“隱槽”這一特定地理事物定性的信息,并在等壓線天氣圖上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地理信息,結合圖文資料準確而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地理信息?!半[槽”雖然不是高中地理教學中出現的概念,但該題的考查方法具有較強的區分度,能夠將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外顯,從而篩選出學習理解能力、加工創造能力較強的學生。

第4小題,相當數量的學生并沒有在A處判讀出平時練習中常見的天氣系統,因為A處的氣壓場形式既不同于平時常見的低壓槽上發育的鋒面,又不同于氣旋或反氣旋。在平常的教學和模擬題練習過程中,學生對低壓槽上的鋒面較為熟悉,很容易判斷等壓線天氣圖上低壓槽里的鋒面類型,甚至產生了“鋒面一定發育于(顯性)低壓槽”這樣的誤區。根據文字材料“風仍具有氣旋性變化”,再加上A南側為低壓中心,部分學生就選了B項“氣旋”這一錯誤選項。

重新仔細理解文字材料:“隱槽是指等壓線相互平行,區域兩側氣壓梯度不同,前后風向沒有差異,但風仍具有氣旋性變化的氣壓形勢?!边@句話說明了“隱槽”這一陌生天氣系統的氣壓場形勢——等壓線平行、兩側氣壓梯度(即等壓線的疏密程度)不同。圖中A兩側等壓線幾乎都呈東西走向,符合“等壓線平行”的特征。A的北側等壓線密度較大,南側等壓線密度較小,符合“兩側氣壓梯度不同”這一特征。兩側等壓線平行,根據風向的判斷,兩側的風向沒有明顯差異,但是風速有差異。因此,A處可能存在文字材料中所述的天氣系統——隱槽。從字面意思上看,“隱槽”為隱藏的低壓槽,和低壓槽有一定相似之處,故可以推測A處可能發育冷鋒。

材料中“風仍具有氣旋性變化”是指“隱藏”處存在氣旋性切變。站在高中地理視角上通俗地說,切變即風的不連續線,氣旋性切變即具有輻合性質的風的不連續線。因具有輻合性質,因此類似低壓槽,故得名為“隱槽”。而多數學生解答本題的困惑在于,平常練習接觸的冷鋒一般發育在(顯性)低壓槽上,或者說發育在鋒面氣旋的西側的低壓槽上,而對發育在“隱槽”之上的冷鋒很陌生?;氐秸n本概念,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氣團是指水平方向上溫度、濕度等物理性質分布比較均一的大范圍空氣。從基本概念看,A北側為冷高壓,南側為暖低壓,北側存在較強的冷氣團,南側存在較弱的暖氣團,且A點盛行偏北風,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符合冷鋒的定義。這種類型的冷鋒,稱之為高壓前緣型冷鋒,由冷高壓驅動前移。雖然分析成因和分類可能較為復雜,但是如果簡單地從基本概念出發,就可以降低解題難度,并能夠提高正確率。

“隱槽”型冷鋒多年前在安徽省地方卷的高考題中就已經考查過,且是以綜合題的形式呈現的,要求學生判斷過境的天氣系統,由于缺乏(顯性)低壓槽,部分學生無從下手。而參考答案仍然是回歸冷鋒的基本概念——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以此作為判斷依據。原題如下:

延伸——“隱槽”型冷鋒(節選)

亞洲冷高壓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半年的天氣,受其影響,2012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經歷一次暴雨過程。圖3表示2012年9月3日20時地面氣壓場。

圖3

判斷過境成都的天氣系統并簡述理由。

【參考答案】冷鋒;成都北部為高壓,南部為低壓;冷氣團主動向南移動,與暖氣團相遇形成鋒面;過境時形成暴雨。

部分學生在解答該題時,判斷出銀川—成都一線處于高壓脊,但高壓脊性質晴朗干燥,不符合出現暴雨的文字描述。在題圖中,“隱槽”型冷鋒發育在等壓線由密集向稀疏過度處,即“隱槽”兩側風向相同,風速有較大的差異,如圖4所示。該圖表示的是9月3日20時的天氣狀況,冷高壓前緣驅動的冷鋒已經到達四川盆地,即將過境成都,符合文字材料“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經歷一次暴雨過程?!?/p>

圖4

通過上述幾道天氣系統的試題發現,在真實復雜情境下,材料呈現形式多樣、內容復雜,往往還給出新定義并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應用。但是,只要回歸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從定義出發,就可以繞開材料設置的障礙,撥開迷霧直擊地理事物發生發展的過程本質。在高三復習的教學環節中,重視對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提升復習效率,提高解題正確率。

猜你喜歡
鋒面冷鋒氣旋
你,山川,我
熱聲耦合燃燒振蕩中火焰鋒面識別分析
2003年3月北大西洋上兩個爆發性氣旋的“吞并”過程及發展機制分析?
氨還原劑噴槍中保護氣旋流噴射作用的研究
朝鮮半島附近東亞氣旋的快速加強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問題式教學”——以“鋒面氣旋”為例
哈爾濱地區冷鋒分析研究
北京市石景山區2015年9月4日—5日暴雨天氣過程分析
2016年春節期間罕見降雨過程分析
熱帶氣旋集合預報技術的應用情況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