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醫藥專業產業發展探究藥學類專業建設

2020-11-18 14:37屈曉璐季芳琴奚逢源陶炳池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臺州藥學校企

屈曉璐 胡 倩 季芳琴 奚逢源 陶炳池

(1.臺州技師學院(籌) 浙江 臺州 318000;2.浙江省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醫藥體系建設作為我國經濟和醫療衛生體系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對高質量的藥品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人才是發展與創新的根基,然而傳統技工院校培養的人才能力不符合企業實際職業需求,導致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以及企業招不到符合崗位需求的員工。為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培養社會需要的藥學人才、解決“用工荒”問題。必須了解醫藥行業發展趨勢,深入企業調研,明確企業用人要求,與企業共同商議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培養方案,實現專業教學與職業崗位需求深入融合。使畢業生更好地對接醫藥產業,達到畢業與就業的無縫鏈接。

一、臺州醫藥產業發展現狀

醫藥產業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變革。經過近50年的發展,醫藥醫化產業已成為臺州經濟主導產業之一,也是“十三五”時期重點培育的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本市原料藥遠銷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國乃至全球的醫藥市場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競爭力。醫藥企業結構根據時代變化不斷優化,形成產業集聚,產業經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這意味著,相比于傳統院校培養的綜合性基礎人才,專業的技術型人才是醫藥行業迫切需要的。

二、藥類專業教育現狀

技工院校相比于傳統普通院校在藥學人才培養過程中更側重于學生技能的掌握,學校所設專業以及學生學習的技能與社會發展需求更為貼近。但很多學校的藥學教育過于重視理論知識,實訓操作經驗不足。大部分的實習生存在理論脫離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弱的情況,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崗前培訓,增加企業用人成本。此外,技工院校教師相比于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經驗顯得相對薄弱,限制了學生專業技術實踐水平的發展。因此技工院校的藥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技工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有直接關系,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前,未充分調查崗位需求、能力要求將影響教育方向定位的準確性。此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隨市場變化不斷更新,一沉不變的教育模式將造成專業與職業脫節的困境。教學策略隨企業需求變化而變化是學校提升競爭力的途徑。

三、企業調研結果分析

本文通過走訪、書面問卷、網站查閱、電話訪談等形式,關于醫藥專業市場對人才需求規模及能力要求,調研了14家臺州醫藥企業。所有企業的年產值均在2000萬元以上,員工規模最大的企業員工總數達到9000人,規模最小的企業員工數為425人,平均每家企業有2662名員工。就行業整體情況而言,多數企業反映“發展狀況良好”。

圖一為近三年企業人才需求量的走勢圖??梢钥吹?0%企業對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加,42.9%企業對人才需求量基本平穩,只有7.1%的企業對人才需求量呈下降趨勢。關于人才需求變化的原因,所有的企業均存在“人員流失”和“業務擴張”的現象。醫藥作為穩定發展產業,即使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企業出口并沒有像傳統制造企業那樣出現大幅下滑,反而是逆勢增長。但由于外界對行業工作環境的誤解,技能崗位員工流動比較大、留住有困難,轉行從事其它行業者較多。臺州整個醫藥行業一年的人才需求量為2000人左右,其中700人需要本科及以上層次學生,其余1300人為大專層次的技能型人才。

圖1 近三年人才需求量走勢

從崗位需求量看,根據對有效調研樣本的統計,技能崗位需求總量為1046人,平均每家企業需求量為75人。從崗位缺口看,41.1%的企業缺口小于20%、16.0%的企業缺口在21-30%、28.6%的企業缺口在31-40%,另有14.3%的企業缺口在和41-50%,技能崗位也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綜合人才需求走勢與崗位缺口的調查分析凸顯了藥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表1 崗位缺口率

四、藥學專業建設措施

本文以臺州技師學院(籌)藥學專業為研究對象。臺州技師學院(籌)是由臺州市人民政府舉辦,以培養高級工、技師及以上層次高技能人才為主要任務的綜合性技師學院。

(一)實施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發展技工院校教育的必經之路,人社部在《關于大力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意見》(人社部發[2010]57號)中明確指出:根據經濟發展和就業需要,培養一流的技能型人才。深入實施校企合作。對于學校來時,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完成教學,增加學校教學實力和辦學特點。對于企業來說,企業可以通過與學校合作獲得持續穩定的技能型人才,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對于學生來說,學生既可以獲得與實踐能力相匹配的教學,與生產一線操作一致的實習以及畢業后的就業保障。通過企業合作同時解決了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目標設定、企業人才招聘難以及學生就業問題,這是一個三贏的選擇。

(二)推行“企業分院”辦學模式。

深化“引企入教” 改革,臺州技師學院(籌)藥物制劑專業與浙江海正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創辦“海正分院”。分院采取雙主體辦學模式,學校與企業共同招生、商議培養課程,學校老師與企業員工共組師資隊伍、一起搭建教學實踐基地。達到教學與崗位能力要求的完美匹配。

學校由于場地和設備的限制,必然存在著課堂教育與實際生產操作之間的差距。將學校課堂搬到企業車間,讓學生感受一線操作的職業氛圍,充分利用企業資源,組織學生到企業實踐,承擔生產任務,在儀器使用上實現無縫對接。企業請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對學生授課。相比與學校老師,企業員工具有更為豐富的實踐操作經驗,儀器設備熟悉程度高,崗位能力要求認知明確。充分利用企業人才,增加教學實習。

(三)組建校企合作訂單班,明確培養目標

開展“政校企”合作和“行校企”合作。采用“理實一體、工學結合、雙師帶徒”校企協同育人教學模式,實現課堂車間化。以企業需求為目標,學校和企業共商人才培養方案,完成與企業實際崗位對接實踐知識鏈全過程培養。訂單班可以更高效的將企業需求加入人才培養中,根據不同企業制定更加契合的教學內容和培養方式,發揮最大的效益。踐行技能人才工作本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與企業管理制度相結合,實行專業教師與技術人員對接、課程體系與職業標準對接、實訓基地與生產車間對接。學生在合作企業中實習,既可以提前接觸崗位又能將理論知識外化,此外這也是企業了解學生的較好途徑,基于實踐反饋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作為正向的循環提升教學。學生畢業后即可去企業上崗,達到無縫對接。

(四)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加強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

學院老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教學方式,但企業是不斷發展的,儀器也在更新換代。一塵不變的教學必然會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更新教學內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通過組織教師定期去企業考察、參與企業生產、熟悉每個崗位的職能與要求、了解企業員工發展路徑、晉升渠道,將這些融入到日常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企業有整體的認識,明確學習任務,清晰規劃人生發展路線。

五、總結

醫藥行業和制藥技術的迅速發展,結構調整的加快,技能人才總量的不足成為了阻礙企業發展以及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主要問題。醫藥產業作為臺州的七億產業之一,是人才最集中,競爭力最強的產業。為企業輸送契合崗位能力的技術性人才乃當務之急。只有遵循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性、技能型教育,基于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的多元模式下,才能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探尋醫藥專業建設教學規律,為其他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借鑒,對推動教育事業持續發展有重要啟示。

猜你喜歡
臺州藥學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樣板:不成熟的臺州
臺州遠洲墅
浙江省臺州中學語文組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基層醫院藥學人員培養之思考
藥學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
《藥學進展》在國內66種藥學類期刊中篇均下載量排名第1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