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實踐探析

2020-11-19 02:42田妲妮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長江叢刊 2020年13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思政院校

■田妲妮/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在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中比較注重西方文化的輸入,卻忽略了對中國文化的輸出表達,導致許多的高職學生的學習過于片面,反而在交流中容易出現失語的現象。

一、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的概述

(一)簡述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育

在2016年12月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的高校思政政治工作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壞關系著高校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的以及為何而培養的這些問題。在教育中要始終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重點,在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貫穿思想政治工作,從而實現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在教學中要利用好課堂教學作載體,堅持在改進中加思政教育,并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所有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和期待。

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課主要是指在公共英語的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讓學生通過對英語課程的學習來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最主要達到立德育人的效果。要想讓公共英語課中能夠很好的融入思政教育,同時也讓公共英語思政課成為深受學生歡迎并且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的課程,院校必須要高度重視公共英語教學的開展。在教學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方法來吸引學生的關注度,從而提高學生上課的效率。

(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的優勢

1、凸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知識內化

在課堂上,教師主要是思想的引導者和知識的傳授者,學生要將學習的知識內化最終需要學生自己通過對各種理論知識的認知與實踐去實現。而在課程上融入思政教育就能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學生不再像之前那樣是被動的學習,而是需要通過自身的主動思考、調查、研究等行動去主動學習,有了這種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就能大大的促進思政理論知識的內化效果。

2、教學方式多樣,可操作性強

思政教育的課程其中包含的校內外實踐教學,需要讓學生走出課堂來接觸現實的社會對,而且通過老師教導的知識以及自己的親身實踐來加強對學習知識點的感受,這是思政教育中的一種廣受歡迎的有效模式。但是這些實踐方案,在真正的學習當中是實施有一定的困難,比如要對活動方案進行設計,需要對校內外的活動基地進行聯絡洽談,活動安全的擔心以及活動經費的限制,這些困難都導致活動開展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公共英語課程上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便于組織,比如教師備好課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延伸的討論就是一種教育方法,而且參與面比較廣泛,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思考,并且端正自己的認識。這些教育方式的可操作性是在校內外實踐當中都無法相比的。

3、師生更多溝通交流,提升教學效果

在學習當中學生對老師認可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效果。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通常會采用大班教學,傳統的教學課程以灌輸為主,整體課堂氣氛沉悶枯燥,教師工作量大教的辛苦,學生也覺得枯燥乏味,整體的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而在公共英語課程中引入思政教育,能夠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讓課堂氣氛活躍,比如在聽力課中講解中西方的優秀傳統文化的不同,以視頻播放的方式來講解,營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并且通過各種新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不僅僅讓學生對英語聽力更有印象,同時也讓學生對于中西方文化加以了解,對于中國的優秀文化加深了印象。這樣的教學現狀能夠改變以往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印象,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認可度。師生之間更容易溝通和交流,有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學效果自然更得以提升。

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少系統的實施方案

許多的高職院校在課程內容中融入思政教育,但并未對課程融入思政教育這一課題進行深入進行研究,所以在課程體系上 缺乏統一的可操作的計劃安排,沒有教學的方案以及操作的細則,同時也未能很好的與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在為學生設計實踐性環節的選題當中,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導致教師在課堂實踐活動中,對于實踐教學的選題和教學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隨意性,這些都不利于公共英語課程思政教育課程的開展。

(二)教師實踐教學的能力有限

要成功地將思政課程融入課堂當中,就必須要求授課的教師有全面的實踐教學能力,比如有精深的專業水平、樹立堅定的政治信念,并且有良好的課堂控制能力等。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既能夠給學生傳達專業的教學水平,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尖銳的問題也能夠給予學生很好的解答,同時在教學還能用自己堅定的信念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

(三)課堂教學考核體系不夠完善

在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后,其考核標準的數據比如學生的實踐過程、學生完成的活動的質量以及學習的學分等都尚未有明確的規定。在思政課堂的教學評價中主要以教師的主觀印象為主,甚至出現教師隨意打分的現象這種情況。不能真正地反映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同時缺少對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評價,不能夠真實的反映出學生的成長變化,也難以成為思政教學改革創新的依據。

三、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實踐方案

(一)制定健全的學習制度

要在公共英語課程中很好地融入思政教育,就必須先建立一套健全的規章制度,保證思政課程能夠規范、長期、持續的開展。這個方案的制定會讓師生們都認識到思政課堂的重要性。并且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對思政課程的教學考核方式進行規范,加強公共英語思政課的深入研究,探討更多切實有效的操作模式來提升公共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二)對課堂實踐教學的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

將思政教育融入公共英語課程向教學體系來轉化。就是在以公共英語的課程內容作為前提,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對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和延伸。在教學中采用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這就需要對于學生的基礎進行仔細的研究,充分的了解,并且結合教學內容當中的重難點。將學生感到困惑和迷茫的問題來作為教學的切入口。比如在公共英語課堂中,講到西方國家的節假日時就可以將中國的傳統節假日進行對比,并且要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啟發學生進行推導,并且需要延伸解讀西方國家的社會思想,從個人、社會、國家等多個層面來充分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思政教育內容,結合我國的國情與國際形勢,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中西方在文化與政治方面的差異,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跨文化意識,提升學生對中西方政治立場的正確認知。

(三)對教學過程做好控制

在教學中老師的指導培訓與過程控制是保證教學效果的關鍵,課前培訓主要是將公共英語課程中斯頓教育的知識進行收集和了解,在課程當中,教師要對于整個活動過程進行控制。確保整個課堂的教學能夠有序的進行。在課堂的最后教師需要。將學生的思想進行總結,并且升華到一定的思想認知上。在課堂上因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分析能力有限,往往會出現一些不正確的思想觀點和行為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能夠認真的觀察,并且及時的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對這些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在肯定學生的優點的同時對于學生認知上的一些誤解進行糾正,確保公共英語課程思政實踐的效率。

(四)對考評機制進行改革

對于公共英語課程的思政教育的考核,要堅持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的結合。并且要結合教師與學生的共同評價。對于學生的品德修養、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都做出全面的評價。并且采用筆試、實際操作以及現場答辯等各種評價方式,確保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全面考核。

四、結語

高校公共英語課程教育更加強調了對教材內容為基礎的融入教學設計,深入控制英語教材的知識點,以英語課堂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融入價值觀類的思政教育,在傳授英語語言知識、傳授英語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能力來對社會中的政治教育觀進行了解,借助科學的教育模式與方法加強課程內容與思政教育的結合,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培養出既有專業技能知識又具備優秀思想道德的綜合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思政院校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及實踐路徑
基于OBE理念的綜合英語課程形成性評價機制研究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