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的探索

2020-11-23 01:59何曉藝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何曉藝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管理;服務機制

摘 要: 志愿者服務是公共圖書館讀者工作的有效補充,探索建立長效的服務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文章簡述了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的現狀和不足,并提出從制度建設、管理細化、共享交流、創新機制和經費保障等方面構建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G25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20)10-0017-02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斷富足,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志愿者服務行列,志愿者服務成為公共圖書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鼓勵公民參與公共圖書館志愿服務,為志愿者參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圖書館。面對志愿者人數的激增,如何形成一套形之有效的志愿者管理機制,實現志愿服務的可持續發展,亟須公共圖書館深入思考和探索。

1 公共圖書館志愿者服務現狀與不足

1.1 管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志愿者的招募方式、培訓內容、管理制度、服務評估等都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同時,公共圖書館對志愿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一,志愿者服務工作整體規劃不清晰,不僅體現在人力組織和資金保障方面,更突出體現在理念方面,在工作中沒有樹立合作共贏的思維,僅把志愿者作為彌補公共圖書館人力資源不足的一種手段,致使志愿者服務項目開展得斷斷續續,沒有取得明顯的社會成效。

1.2 志愿者來源單一,服務時間難以保證

在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中鮮見老年人,多數是學生,由于學生的課余時間有限,因此其服務時間難以保證。此外,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多是臨時招募的,長期服務于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為數不多,造成志愿者人員不穩定以及服務時間不確定等問題。

1.3 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服務效能低

由于公共圖書館只關注項目工作的完成度,很少關注志愿者的個人需求及其個人能力提升的訴求,沒有對志愿者的服務進行及時有效的肯定和評價,挫傷了志愿者的積極性,致使其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服務熱情不高。雖然公共圖書館也嘗試過進行志愿者激勵,但由于相關激勵制度不完善,因而激勵效果并不明顯。

1.4 創新思想不強,缺乏凝聚力

當前,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服務項目主要集中在基礎性服務、活動類服務以及弱勢群體服務等方面,服務內容單一,缺乏挑戰性,造成志愿者創新意識不強。此外,由于公共圖書館志愿者隊伍人員流動性較大、工作時間不穩定,致使志愿者團隊缺乏凝聚力,而沒有思想交流與碰撞的志愿者團隊無法充分發揮其效能。

2 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的構建

2.1 建設制度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組織都需要有規章制度約束,志愿者也需要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其服務效能,因此,公共圖書館需制定完善的志愿者管理制度。除制定相關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外,公共圖書館還應設置專職部門負責志愿者的管理工作,為志愿者服務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提供后勤保障。此外,公共圖書館還可設立圖書館志愿者協會,由志愿者協會依據圖書館工作的實際需求進行志愿者服務規劃,指導志愿服務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2.2 細化管理

2.2.1 招募方式。公共圖書館志愿者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共建,即與工會、共青團或者婦女聯合會等組織共建,借用他們的志愿者開展圖書館相關活動。共建型志愿者一般從事圖書館基礎性的服務工作,經過簡單培訓就能上崗服務,但該類型志愿者的服務時間往往不穩定。二是日常招募。公共圖書館為壯大志愿者隊伍及建立長期的志愿資源庫會進行招募,并制定規范的招募程序:提出申請—人員篩選—組織面試—簽訂協議,招募結束公共圖書館根據志愿者信息對其進行分類管理。三是項目型招募。公共圖書館依據相關活動項目有針對性地招募志愿者,在招募過程中更加注重志愿者的專業知識背景及綜合素養,而面試環節極其重要,因此圖書館需制訂全面、有效的面試方案。

2.2.2 培訓制度。為保證志愿服務的質量,志愿者上崗前必須接受公共圖書館系統、專業的培訓。公共圖書館的培訓內容主要包括:①基礎性培訓。包括公共圖書館的基本情況,如工作流程、規章制度、圖書分類等。②綜合素質培訓。包括規范志愿者在圖書館的文明禮儀和言行舉止,樹立服務理念、增強工作責任心及團結協作精神等。③專業性培訓。公共圖書館根據需開展的活動項目對志愿者開展專業性培訓,兼顧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如幼兒繪本閱讀推廣活動培訓。

2.2.3 激勵機制。激勵方式以精神激勵為主,以物質激勵為輔。精神激勵包括向志愿者發放志愿服務證書、提供培訓與交流機會等;物質激勵包括提供交通或誤餐補助、購買交通意外保險、贈送禮品等。物質激勵是保障,精神激勵是動力,二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

2.2.4 考核機制。公共圖書館對志愿者進行階段性工作考核,既是對其志愿服務的一種認可,也是評估志愿服務成效的一個重要參考??己藱C制包括考核范圍和考核方式,考核范圍包括志愿參與程度、工作完成情況、服務創新等;積分制是當前公共圖書館使用較多的一種考核方式,圖書館可依據志愿者的服務時長、工作表現及服務效能等給予加分或減分,通過積分數值客觀、全面地掌握志愿者的服務情況。

2.3 共享交流

經驗共享交流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學習手段。對公共圖書館來說,共享交流有助于志愿者服務工作更好地開展,為讀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務。而對志愿者來說,共享交流既可滿足志愿者提高自我的心理期待,還有助于提升整個團隊的服務效能。志愿共享交流有多種方式,如:在圖書館網站設立“志愿者模塊”,分享志愿者管理制度、項目總結及活動心得等;通過直播平臺與有共同目標的志愿者進行經驗交流或向讀者推介圖書館資源;建立志愿者互助小組,就志愿服務內容開展交流與協作,提升服務效能。

2.4 創新機制

人才是創新之本,志愿者擁有的多種專業知識能夠為公共圖書館的志愿者服務工作提供更多的創意,因此,公共圖書館需不斷宣傳和打造志愿者團隊品牌建設,吸引更多優秀志愿人才加入,形成良性的志愿者服務體系。公共圖書館還需為志愿者提供充分的空間與便利,增強志愿者的歸屬感與認同感,提高志愿者團隊的凝聚力。公共圖書館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志愿者的專業特長創新服務內容,拓寬服務渠道,如:泉州市圖書館的“馨聲”繪本講讀團、重慶圖書館的“少兒英語角”、深圳圖書館的“創意生活空間”等,都是根據志愿者的專業特長組織開展的特色志愿服務。

3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志愿者服務已成為公共圖書館的一種常態化服務方式,公共圖書館亟須構建一套完善的、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以保障和促進志愿者服務隊伍的穩定和發展,拓寬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提升其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EB/OL].[2020-08-10].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5%85%AC%E5%85%B1%E5%9B%BE%E4%B9%A6%E9%A6%86%E6%B3%95/18298885?fr=aladdin.

[2] 徐恩元,黃黃.我國圖書館志愿者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2011(6):102-108.

[3] 楊晶.美國社區圖書館志愿者管理模式探析[J].圖書館建設,2017(2):90-96.

[4]? 高利華.高校圖書館志愿者服務長效機制研究[J].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5):73-75.

[5]? 藍勇.淺析圖書館志愿者管理的長效機制構建[J]. 中國科技博覽,2016(2):171.

(編校:徐黎娟)

猜你喜歡
公共圖書館
淺談公共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免費服務面臨的問題以及對策
公共圖書館在引導青少年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紐約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政策研究
基于圖書獎評選的公共圖書館采訪創新研究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