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產業集聚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

2020-11-23 07:31曲琳邢秀鳳
北方經貿 2020年10期
關鍵詞:產業集聚中介效應市場競爭

曲琳 邢秀鳳

摘要:現階段,我國經濟正處于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攻關期,提升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是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中之重,本文利用2012-2016年環渤海灣經濟圈在A股、B股及創業板上市42家海洋企業的面板數據,借助中介效應模型對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集聚、市場競爭與企業研發投入三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考察。研究發現:現階段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集聚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存在著顯著正相關的關系,集聚有助于區域內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市場競爭程度對產業集聚與企業研發投入的關系起著正向的調節作用,適度的市場競爭是產業集聚程度提高企業研發投入能力的重要作用機制。

關鍵詞:中介效應;產業集聚;市場競爭;企業研發投入

中圖分類號:F12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10-0111-02

一、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正處于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攻關期,要把“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納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則需要企業進行研發資金的投入。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海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8年我國海洋產業生產總值為83 415億元,隨著海洋產業發展的越來越快,海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涉海企業的創新行為越來越多,海洋產業集聚能夠使大量的涉海企業聚集在一起,提高企業間的協作效率,新工藝、新技術能夠迅速傳播,有利于企業自主創新行為的產生。

產業集聚問題的研究產生于19世紀末,馬歇爾在1890年便開始關注集聚這一經濟現象。杜威劍認為產業集聚能夠促進企業的創新決策與新產品的產出。[1]謝子遠認為產業集聚能夠通過競爭效應、合作效應、知識溢出效應、學習效應和規模經濟效應等多種機制提升企業的創新效率。[2]戴一鑫認為提高產業集聚協同效度能夠促進企業創新。[3]陳勁,[4]李沙沙[5]等學者發現,產業集聚與企業創新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集聚初期有助于企業開展研發投入,隨著集聚程度不斷增強,超出臨界值后產業集聚則不利于企業創新。

以上研究僅僅是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本文擬在此基礎上求證這種倒“U”型關系產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將選擇市場競爭程度這一指標作為中介變量來驗證產業集聚對企業研發投入的作用機制。

二、海洋產業集聚程度的測算

海洋產業集聚是指為了對集聚程度進行測算,本文參考了黃林[6]論文中關于海洋產業集聚度的測量方法,選取區位熵這一指標來對產業集聚程度進行衡量。環渤海灣經濟圈是一個復合的經濟區,主要包括京津冀圈、山東半島圈和遼東半島圈。產業集聚的測定可以從省、縣、市三個層面,本文基于省際層面,分析環渤海灣經濟圈天津市、山東省、遼寧省和河北省四個省份海洋第一二三產業的集聚程度,測度方程如下所示:

agg=■

其中Xjk代表的是k地區j產業的生產總值(就業人數);Xk代表k地區的生產總值(就業人數);Xj代表j產業的全國生產總值(就業人數);Xn代表全國海洋產業生產總值(就業人數)。

表1是利用區位熵的方法計算的2012年至2016年環渤海灣經濟圈天津市、山東省、遼寧省和河北省四個省份海洋第一二三產業的集聚程度,從表1中可以看出,區位熵最高的是遼寧省的第一產業,連續五年區位熵的數值均大于2,說明該地的產業集聚程度非常高;天津市第二產業,山東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河北省第二產業區位熵的數值均大于1,說明該產業是地區的專業化部門,專業化水平更高。其余地區的區位熵也大都在1附近,這說明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集聚程度較高。

三、海洋產業集聚對企業研發投入影響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建立及標準化處理

1.模型建立

為了檢驗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集聚是否影響企業研發投入以及技術創新在其中所發揮的中介作用,本文參考了蘇丹妮[7]關于中介效應模型設定的方法,建立了以下模型:

其中,lnoijkt表示企業研發投入,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本文選取上市公司披露的企業研發金額這一指標來衡量企業研發投入,Aggijkt表示產業集聚程度,本文選取區位商這一指標來衡量環渤海灣經濟圈天津市、山東省、河北省和吉林省海洋第一二三產業的集聚程度,mcit表示企業i在t年所處市場的競爭程度,選取企業銷售費用與營業收入之比這一指標作來衡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程度。Xijkt為本文的控制變量,為了確保本文估計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根據已有文獻,本文選取總資產(X1)、總資產周轉率(X2)、息前稅后利潤(X3)、托賓Q值(X4)這四個指標作為控制變量。

2.標準化處理

市場競爭這一指標對于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并不是單純的遞增或者遞減的關系,適度的市場競爭與產業集聚程度更有利于企業研發投入的增加。本文參考了焦立新[8]關于評價指標標準化的處理方法對本文的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二)中介效應分析

表2為中介效應模型的檢驗結果,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未加入中介變量時,產業集聚變量的估計系數顯著為正,系數為0.3941564,說明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集聚對企業研發投入有正向影響,即集聚有助于企業開展研發投入活動。第(2)列是以中介變量為被解釋變量產業集聚為解釋變量的估計結果,產業集聚變量的系數顯著為正,即隨著海洋產業集聚程度的不斷增強,市場的競爭層度不斷增大。第(3)列各項參數與預期一致,表明隨著產業集聚程度的增加,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適宜,有利于企業研發投入的增加。將第(3)列與第(1)列進行對比發現,加入中介變量市場競爭程度之后,產業集聚程度指標的系數在數值大小出現了下降,表明市場競爭中明顯存在中介效應,同時也表明市場競爭程度是產業集聚提高企業研發投入的重要作用機制。

四、結論及建議

本文使用 2012—2016年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上市企業的數據,和中介效應模型較為系統地探討了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集聚對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分析結果顯示,現階段環渤海灣經濟圈海洋產業集聚與企業研發投入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即集聚有助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開展自主創新活動,這對于我國建立創新型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中介效應模型引入市場競爭程度指標之后,產業集聚程度的系數出現了下降,市場競爭程度指標顯著為正,表明市場競爭存在明顯的中介效應,且適度的市場競爭是產業集聚促進企業研發投入的重要作用機制?;诖?,政府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產業政策、積極引導區域內的企業進行集聚、遏制惡性競爭行為,同時對中小企業進行創新補貼,以期盡早實現產業集聚帶來的規模經濟效益。企業的管理人員應當根據企業發展狀況及區域集聚程度積極主動向集聚區進行靠攏,同時要加強與上下游企業進行溝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利用集聚帶來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杜威劍,李夢潔.產業集聚會促進企業產品創新嗎?——基于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的實證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2015(4):1-9+20.

[2] 謝子遠,吳麗娟.產業集聚水平與中國工業企業創新效率——基于20個工業行業2000-2012年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17,38(1):91-99.

[3] 戴一鑫,李 杏,晁先鋒.產業集聚協同效度如何影響企業創新——“地理、技術、組織”共生演化的視角[J].當代財經,2019(4):96-109.

[4] 陳 勁,梁 靚,吳 航.開放式創新背景下產業集聚與創新績效關系研究——以中國高技術產業為例[J].科學學研究,2013,31(4):623-629+577.

[5] 李沙沙,尤文龍.產業集聚能否促進制造業企業創新?[J].財經問題研究,2018(4):30-38.

[6] 黃 林,佟艷芬,王盛連.產業集群的產業集聚度測度:理論與實踐——以我國南部海洋產業集群為例[J].企業經濟,2020(3):123-131.

[7] 蘇丹妮,盛 斌,邵朝對.產業集聚與企業出口產品質量升級[J].中國工業經濟,2018(11):117-135.

[8] 焦立新.評價指標標準化處理方法的探討[J].安徽農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9(3):9-12.

[責任編輯:方 曉]

猜你喜歡
產業集聚中介效應市場競爭
學習動機對大學生學習投入的影響:人際互動的中介效應
最低工資制度的反競爭性
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宿遷模式”探析
關于板材連鎖企業競爭態勢及戰略選擇的思考
職高生家庭教養方式、社會支持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關系研究
金融集聚研究簡述
金融集聚研究簡述
中小企業營銷現狀分析
從聯想集團的發展談企業產品多元化
FDI與長三角制造業集聚的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