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特教語文教學方式探微

2020-11-25 08:50李曉哲
讀與寫 2020年10期
關鍵詞:家校家庭融合

李曉哲

(吉林省通榆縣培智學校 吉林 通榆 137200)

小學語文教育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多的是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特殊教育也不例外。通常而言,特殊教育的學生在生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或是聽力障礙,或是語言障礙,或是智力障礙等,這些都給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了難度。這就需要學校和教師高度重視對小學生的人文關懷,給予小學生足夠的關心和愛護。本人談談自己的積淀粗淺做法:

1.正視家校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在各類教育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實際工作中,一部分校方認為:學校是專門的教育機構,教師是專門的教育力量,家長只是配合學校完成任務的附屬力量。大部分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責任,未能深刻認識到家長對于孩子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乏溝通融合,甚至是存在矛盾與沖突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殊不知,在特殊教育中,精神層面上的教育力量大于知識層面上的教育,家校融合的無聲的人文關懷比有聲的語言教育更能激發小學生對知識的渴求、社會的期望和生活的熱愛,給予他們生活的勇氣和信念。

2.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融合的對策

2.1 家庭和學校要提高對家校融合的認識。首先,家庭和學校的家校融合認識是保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融合的先決條件。只有兩者實現了融合重要性的正確認識,才能有效提高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其次,在責任上,學校作為孩子教育的受托方,承擔培養孩子成長的責任是無可厚非的,致力將學生培育成才是無可厚非的職業道德;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應意識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讓孩子生活在家庭的關愛中,以彼此樹立正確意識為家校溝通奠定良好基礎,以相互理解為家校融合提供推動的作用。

2.2 家庭和學校要保持緊密的聯系與交流。家庭和學校的緊密聯系和交流是實現家校教育融合的基礎條件。因此,家庭和學習應積極了解和緊密聯系,以科學的教學方法推進孩子的培養進程:(1)保持家校合作的連續性。(2)強化教育即時性。(3)豐富溝通內容。

2.3 家庭和學校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庭和學校在教育上保持高度的一致認識是實現家校教育融合的核心條件。只有當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撇開成見,保持一致性,才能營造良好的、有效的教育環境,實現優質教育。因此,在家校教育融合溝通時,學校應積極強化家長的以身作則意識,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古時“孟母三遷”的典故就能知道,生長環境對孩子的積極成長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對此,學校應向家長強調嚴格約束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舉止的重要性,給孩子的身心發展方向建立優秀標榜。此外,在家校教育融合溝通時,校方還應積極維持教育方面與家庭方面的一致性,當家長與學校在教育方面的教育邏輯、教育理念及施教手段等教育思維產生分歧時,應遏制孰對孰錯的教育爭論,靈活找出一個能夠家校意見融合的溝通點,致力于保持家校教育方面的意見一致,避免孩子因在學校受到的教育與在家庭受到的理念灌輸并不一致而產生思想分歧,最終導致叛逆、迷茫、自閉、猜疑等不良心理特質產生的情境發生,以共通、共識、共向的教育一致性最大限度地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3.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教學體現人文關懷的措施

3.1 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人性發展和個性需求。在傳統的特殊教育學校小學語文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們應加強學生個體性的重視,將學生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作為目的,從多方面落實學生個體性與教學引導的教學融合。首先,在授課內容方面,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學生語言障礙、智力障礙、肢體障礙、聽覺障礙、心理障礙等身心上的特殊性,根據自身的表述魅力靈活根據學生的短處營造美好的課堂氣氛,積極發掘特殊學生內心深處的真善美,激發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心態,為學生的良好品格和學習能力打下扎實基礎;其次,在授課環節方面,教師應充分認識社會對全面型人才的需求,重視每一位學生的自身優勢和心理特性,根據每一位學生的特長領域擬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向及教學方法,以針對且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優勢掌握和心理素質,積極培養出能夠發揮自身優勢滿足社會需求的學生。

3.2 教學語言注重關懷學生的心靈感受和情緒變化。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呵護小學生的心靈,注重研究語言的藝術性,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很多時候,教師的情緒能夠感染學生,決定學生的學習熱情,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影響學生在課堂上自信大膽地表達和交流。教師要深刻意識到自身每個動作、神態、語言的表達是否恰當,因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貫穿人文關懷的教育理念,在精神層面上多多給予學生動力,常??隙?、贊揚學生。

3.3 教學評價注重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尊重。在教學評價時,教師應秉持讓學生終身受用的理念,積極對特殊教育學校中的學生賦予正面向的、陽光向的、鼓勵向的、尊重向的評價,讓特殊教育學校中的學生們能夠在學習中不斷增長自信、不斷得到肯定、不斷認識自我,不斷堅定生存樹立正向人生觀、社會觀為目的,為特殊教育學校中的學生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更堅定的基礎。如:在肯定學生寫作能力出色時,應在課堂中將其出色的作文作列為標榜,在涉及寫作的校園作文比賽之類的活動時,積極鼓勵并舉薦該生參與活動,在行為上對學生的能力進行進一步的肯定。積極以切實的肯定對學生進行鼓舞,使學生的優勢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

只有家庭和學校教育二者實現了緊密的溝通融合,才能無暇對接、無暇交流學生的成長狀況,形成內外合力,共同保障學生在健康、良好的人文關懷氛圍里學習、成長,促進小學生語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語言審美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初步養成,為今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猜你喜歡
家校家庭融合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融合》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陽
家庭“煮”夫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戀練有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