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運用

2020-11-25 08:50羅小勤
讀與寫 2020年10期
關鍵詞:梯形情境探究

羅小勤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東怡小學 廣東 廣州 511450)

探究式學習旨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學習的能動性,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學習方式,被廣大教師所接納,被廣泛運用到各學科教學之中,我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同時摸索建構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探究式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

1.創造活躍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處于一個好動、好奇心強、愛模仿的階段,這個年齡段是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階段,因此教師應該認真觀察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恰當的教學方法,為他們營造一個溫馨、活躍的學習氛圍。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而且促使他們在探索中不斷發現數學的奧妙與趣味,逐漸愛上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給予學生討論的機會,以此活躍教學氣氛,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學“統計”相關知識時,我對小學生進行了探究式教學:“同學們,在老師給你們放的課件上有很多只小動物,我先給你們放一遍,你們要用心看,然后告訴我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并記錄下來?!睅追昼娭?,學生們記住的寥寥無幾。這時,我提出分組討論的方案,引導他們如何探究才能記住這些畫面。在經過激烈的討論后,學生得出了統計這個答案。在這一過程中,我把探究式教學更好地運用到課堂上,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加深了學生對統計學的印象。

2.生活情境中融入探究問題

知識的傳授要潤物無聲、潛移默化,要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習得。生活是知識的源泉,也是學生的快樂天地,數學教學若像生活一樣,學生定會快樂地探究。問題是數學的核心,是學習的引擎,有了問題,學生才會探究。問題從哪兒來?問題從生活中來,我們應從與學生密切關聯的生活中設計數學問題,將要探究的數學問題融入生活情境,用真實而生動的生活情境自然地引發學生注意,啟發學生思考,誘發學生探究,讓學生自己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例如,在教學《簡單的周期》一課時,正逢國慶節前夕,學校為慶祝國慶而張燈結彩,精美的場景中蘊含著各種周期現象,彩旗、彩燈、彩球、盆景等都有規律地排列著,我于是將探究問題融入該情境之中,教學從學生熟知的這一生活場景出發,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探尋其中的規律。

3.提出問題法

在探究式教學法中,啟發學生思考同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通過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些課堂疑問,利用恰當的課堂疑問,可以使學生在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從而使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主動探究知識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年、月、日》這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我在教學時會不斷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思考。比如:我問學生:“同學們,你們今年幾歲了?”學生紛紛開始回答,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我繼續問學生:“那大家每年都會過生日嗎?”學生都給出了肯定的回答,然后我接著說:“既然同學們每年都會過生日,那大家一共過了幾個生日了?”學生想了一下,都說出了和自己年齡相等的數字,接著,我說:“大家說得都很正確,老師也認識一個小朋友,他今年十二歲了,他也是每個生日都要過的,可是到現在為止,他一共只過了三個生日,大家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學生聽完之后,馬上陷入到思考當中,于是,我讓學生結合課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最終,學生通過自主的思考對這一節的知識有了初步的理解??梢?,在探究式教學中,啟發思考是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重要前提。

4.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性學習。這既可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及參與、合作意識;又有利于學生形成會學、善學的良好習慣,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同時能使優等生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平等競爭、彼此交往合作,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小組活動中,應該體現“優勢互補,主動參與”的原則。

如:《梯形的面積》一課中,問題提出后,開始小組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有2袋學具(第1袋裝兩個完全一樣的一般梯形,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第2袋裝任意梯形若干個。)自由選擇其中一袋用拼一拼、剪一剪、移一移等方法把梯形轉化成學過的會計算面積的圖形,看哪個小組想到的圖形最多。然后選其中的一、兩個圖形填實驗報告,推算出面積。在整個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組內學習氣氛熱烈,組員各抒己見,達成共識后在小組長的安排下分工合作,有的把圖拼好貼在研究報告上,有的在圖上標出相應的部分,有的填寫實驗報告,有的準備匯報的內容等等。在此環節中,老師不能放任自流,應當走到每個小組中去,聽聽他們的討論,進行有效的幫助。如,表揚順利執行探究的小組,對不清楚要求的小組再說明,對偏離主題或困惑的小組給予引導,鼓勵奇思妙想等等。老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由度和主動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總之,隨著探究式學習的廣泛應用,無論其以一種學習方式存在,還是以一種教學模式的出現,均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分的拓展和創造的空間,對于探究式學習的效果也不僅是局限于學生知識的獲取,而且促進了學生獨立思維與自主探索意識的形成。

猜你喜歡
梯形情境探究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情境新穎的概率問題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自卑的梯形弟弟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及思考
《梯形》測試題
等腰梯形的判定檢測題
感悟三角形的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