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與惡的博弈:評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

2020-11-25 02:39李潞潞
藝海 2020年10期
關鍵詞:理性

李潞潞

〔摘 要〕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短集電視劇。本文從多角度深度剖析此片中善與惡的博弈,彰明人性中善的光輝。

〔關鍵詞〕善與惡;司法與民意;輿論操控; 理性

2019年一部僅有十集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火爆網絡,豆瓣評分高達9.5分,成為第六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評分最高的華語電視劇集。該劇生動而現實,以上帝視角不帶偏頗地展示了一起精神病患者無差別殺人的惡性事件后,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辯護律師、盲從大眾以及公眾媒體各方的反應,深刻表明在善與惡,黑與白,好與壞之間沒有絕對的對錯,永遠存在著一片灰色地帶,而值得肯定的是,在所有的慌亂和崩潰之后,人類理性的光芒依舊熠熠生輝,帶給人們以新的希望。

一、劇情梗概

故事發生在患有精神疾病的李曉明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的二年后,宋喬安是品味新聞臺的編輯主管,也是無差別殺人事件罹難者之一的母親。痛失愛子的宋喬安終日生活在痛苦中,漸漸地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惡意,與丈夫、女兒、同事之間的關系都變得緊張。當在受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兩個家庭的糾葛也正式開始。之后宋喬安發現了李大芝的身份,利用職權報道了李家人的居住地址,李家人再次陷入被媒體和大眾的聲討之中,矛盾全面升級。

品味新聞臺因為過分追求新聞熱度而忽視了新聞的真實性,在每次的沖突面前總有品位新聞臺報道的身影,其成為引導輿論的操縱者。而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是一位熱衷于精神病犯罪研究的人,他致力于尋求精神病犯罪背后的行為動機,認為這是有效防范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的根本途徑,但是迫于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二審維持原判的法院提前對李曉明執行了死刑。王赦心灰意冷,迫于家庭的壓力、大眾的謾罵,選擇了妥協,放棄再為精神病犯人辯護。

換了工作的王赦生活并不開心,王赦的妻子在見到丈夫日漸憔悴后逐漸開始理解丈夫的追求,并勸說丈夫回到原來的工作方向。李家人也選擇放下過去,通過公益來積極面對生活,面對大眾。喬安也在丈夫的幫助下努力回歸家庭并在工作中找回新聞人該有的理性和謹慎,生活依舊美好,希望已經到來。

二、善與惡的博弈——劇中矛盾的深層分析

1.受害者和加害者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劇中,導演不同于其他電視劇,用了大量的鏡頭描述:在哥哥李曉明殺人之后,其父母妹妹被貼上“加害者”的標簽不停地遭受騷擾和攻擊的畫面。造成標簽的“加害者”卻是實際的受害者。父母為了讓妹妹過上正常的生活逼著她改了名字進入品味新聞臺工作,然而戲劇的是妹妹工作的上司(宋喬安)就是受害者家屬之一。宋喬安在意外發現妹妹身份后利用手中的權力曝光李家父母的住址,讓他們再一次遭受大眾的謾罵,受害者成為實際的加害者,這便凸顯了人性的復雜。劇中一段場景,李大芝質問宋喬安說:“難道我們犯人家屬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了嗎?”宋喬安回應道:“難道我兒子就沒有活下去的權利了嗎?”這無法分辨過錯,因為人人生而平等,古代講“殺人償命”,這種觀念在現代依舊盛行,其背后的原理在于生命權與生命權的對等,而不是數量上的對等。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法益是高于一切的。該劇中受害人家屬和加害人家屬的對立,其實是人性善于惡的對立。沒有人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圣人。誰是加害者,誰又是受害者,在善與惡的天平之間又傾向了哪一邊,這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呈現給我們的一個悖論。李大芝的老師對她說:“你是一個好強又好學的人,但是不要挑戰人性?!边@是何其諷刺又現實??!

2.司法正義與大眾民意

劇中的又一主人公是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他是一名熱衷于給精神病殺人犯辯護的律師。他認為“解決傷害最好的方法,是善后和預防”。在民眾叫囂著處死精神病殺人犯,媒體火上澆油的瘋狂背景下,王赦似一朵奇葩,他冷靜又執著,代表著絕對的正義和理性。他的理性主義和對正義公平的追求似乎不能被任何挫折所打倒,然而法院傳來李曉明被執行死刑的消息卻給他當頭一棒。劇中有一個特寫鏡頭令人深思,王赦望著墻上象征著公平正義的天平,久久不語。劇中法院為了平息大眾的怒火將李曉明提前槍決,本應該最是公平正義的法院在這一刻似乎也成了輿論的跟屁蟲。何其悲哀!這是《我們與惡的距離》反饋給我們的第二個思考,當程序正義與大眾的樸素正義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如何抉擇?亦即是當司法正義和民意不是特別吻合的時候,又該如何取舍?民意往往代表著人們樸素的正義觀,是人們內心道德的反應,但是民意不代表理性。法律不僅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也是理性主義的載體。因此,當司法正義和民意發生沖突時,保持理性的法律觀,堅持司法正義是必然選擇。

3.輿論與媒體

在現如今的互聯網信息時代,輿論的壓力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推動劇情發展,反應輿論現實的一個重要平臺—品味新聞臺,是一個追求新穎和快速的新類型的新聞發布平臺。為追求新聞熱度而報道假新聞:泰國爆炸案。為博人眼球將撞死女大學生的新聞標題改成撞死女高材生。還有喬安的同事麻木地說:“我們做新聞的,怎么能不報道假新聞呢?”這些細節描寫鮮明表明媒體已經成為為搶占眼球而忽視客觀事實真相的工具。一次次夸張失真的報道,煽動著民眾的情緒,操控著輿論的走向而罔顧事實和真相。媒體已經成為惡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在劇中曾出現多次網友在品味新聞臺留言的畫面,語言激烈謾罵詛咒充斥其中卻高喊著“正義”之聲。媒體喪失基本的職業道德底線,操控著輿論,成為充斥著惡意的刀。這是《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我們深思的第三個困惑:在物欲橫流、信息爆炸的今天,肩負著傳遞信息作用的媒體平臺應當承擔起怎樣的責任與使命?怎樣引導大眾輿論?值得慶幸的是劇的最后一集中宋喬安發現了這一問題,開始試著改革,重新找回媒體人的理性與謹慎。這也在告訴我們作為媒體人應當始終堅持基本的職業道德底線,為自己向社會發送的每一個字負責,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三、善惡博弈的深刻反思

1.善的缺失是惡的結果的根源

王赦有段臺詞說:“不是每個人生下來都可以選擇……我們是在不斷地被否定中長大的,甚至有時候就會相信,那些在我們腦袋里面說我們沒有出息,沒有用的那些人,那些聲音是真的....他想殺掉的人,大概是那個小時候的自己。他的確犯下了難以原諒的錯誤,我會說他是個罪人,可是他不一定是個壞人?!比藗冋f“童年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盡管對于人性的探討從蘇格拉底時期至今都沒有定論,但是生來就惡的人至少能說是少數,絕大部分的犯罪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缺少善的引導。善的缺失是造成惡的結果的根源。

2.理性的思考是阻止惡的關鍵

人是理性與感性并存的生物。人之所以區別于禽獸的原因在于人具有獨有的理性思維。感性是促進人們感情的催化劑,理性卻是人們保持克制和限制欲望的關鍵所在。在本劇中能看到多少理性的光輝呢?當最應該代表理性的法院也屈服于輿論之下,僅僅依靠一個普通的律師來維持理性的冷靜,又可以堅持多久呢?當盲從的大眾激昂地隨意散發帶著惡臭的謾罵喧囂于網絡之時,理性的聲音淹沒其中,惡的結果又怎么可能不出現呢!正如一句話所說:“夸獎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思而行?!痹诂F在信息爆炸的社會,人們依靠著便攜的交流方式,肆意地散發著自己的觀點,又依靠網絡匿名外衣的保護而更加肆無忌憚。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真正降臨在自己身上時才知道脫口而出的詆毀究竟有多傷人。語言可以殺人,但同時也可以救人,關鍵在于這語言是脫口而出的咒罵之語還是通過自己理性思考之后發出來的溫暖之語。人因感性而鮮活生動,千姿百態,卻因時刻保持理性而理智。我們都有可能與惡擦肩而過,但唯有愛和放下,可以繼續向前走。如果我們開始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考慮幾分鐘,開始認真傾聽他人的話,我們學著理想思考,善意對待一切,在按下發送鍵前開始認真考慮,我們的世界或許會變得不一樣。

(責任編輯:翁婷皓)

參考文獻:

[1]柏拉圖.理想國[M].江蘇:譯林出版社,2018.

[2]顧曉.網絡時代公共事件傳播中的社會負效應——以臺灣現實題材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J].新聞愛好者,2020(03).

[3]休謨.人性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4]楊婷.淺議現實主義電視劇的藝術化處理——以《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J].視聽,2019(08).

猜你喜歡
理性
“雙減”的路向反思與理性審視
理性看待和應對農民工“二次返鄉”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公共理性與整全義理
對體能訓練認識的理性回歸
省級醫改的理性推動者
刑法的理性探討
改革牛和創新牛都必須在理性中前行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理性的回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