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舞臺的新樣式

2020-11-25 02:39羅湘華
藝海 2020年10期
關鍵詞:歌隊秦腔樣式

羅湘華

〔摘 要〕 第12屆中國藝術節獲文華大獎的秦腔《王貴與李香香》表現出與古老秦腔完全不同的演出樣式,不僅保留了秦腔的精髓,聲腔和打擊樂部分,還加入西洋的鋼琴和古希臘戲劇中的歌隊,是當下戲劇舞臺的新樣式。

〔關鍵詞〕戲劇舞臺;歌隊;秦腔;樣式

第12屆中國藝術節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選送的38臺劇目角逐第16屆文華大獎的十個席位。舞劇《天路》《永不消逝的電波》《草原英雄小姐妹》、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話劇《谷文昌》《柳青》、豫劇《重渡溝》、蘇劇《國鼎魂》、河北梆子《李保國》、秦腔《王貴與李香香》在眾多優秀的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文華”大獎。這十臺文華大獎的劇目無論從思想上、內容上、情節上,演出的最終呈現都達到最新高度。緊緊扣住時代的脈搏,抓住當代老百姓的情感、追求,緊貼21世紀的時代潮流藝術審美樣式。時代在發展,科技在日新月異突飛猛進,我們的舞臺藝術家們不甘落后,推陳出新,演出的樣式也是大膽嘗新,經過多年的積累,在第12屆中國藝術節上綻放出一劇又一劇的奇麗色彩,使人久久難以忘懷!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選送,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創作演出的秦腔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該劇是寧夏演藝集團繼現代戲《花兒聲聲》《狗兒爺涅槃》的又一力作,改編自同名敘事長詩《王貴與李香香》,編劇劉錦云、導演張曼君、音樂創作徐志遠、閆巖,舞美設計修巖、邢辛和王玲,由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柳萍、李小雄聯袂出演。整劇以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青年農民王貴和李香香的愛情故事為線索,陳述土地革命時期寧夏鹽池地區人民是怎樣一步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坎坷經歷,反映當時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是怎樣受到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壓榨,在舊時代是如何覺醒,認識到只有革命,跟著共產黨才能翻身做主人,從而改變自己悲慘的境遇,才有爭取過上幸福生活的主動權。

這部秦腔現代戲立足于原敘事詩的基礎,尊重原詩文學的語言風格,忠實原詩中王貴與李香香的人物性格,在不改變作品“紅色”的基礎上,加入“生存”與“愛情”這兩個具有永恒思考的戲劇主題元素。劇中中心點是“咱們鬧革命,革命也是為了咱”,從而探索“革命為了誰”和“如何為”的問題,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這部劇在各部門創作上都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戲曲舞臺樣式,以戲曲秦腔為本體,六七十人的西洋歌隊從頭至尾呈現于舞臺的兩側,時而合唱,時而參與劇中演員對話,起到了烘托氣氛、放大情感的作用。還有在天幕區的高平臺上,鋼琴與上場口打擊樂鼓場琴師中西合璧的結合,大大突破傳統的戲曲思維,一個傳統的愛情故事煥發出全新的藝術生命,淋漓盡致地將離現代生活隔之遙遠的情感,用現代和傳統的藝術手段詩性地表達,感染了每一位觀眾,這種獨特的舞臺樣式,大家不由為之共鳴,為之驚嘆!

為了體現地域色彩,全劇也恰到好處地運用了舞蹈隊,舞蹈隊同時講述環境烘托氣氛,加之以西部獨有的“信天游”“花兒”等民歌小調抒發人的情感,從始至終全劇地方特色濃厚,民俗民風貫穿始終。

讓人記憶尤深的還有飾演王貴和李香香的演員李小雄和柳萍,剛一登場,我就感覺演員的實際年齡有些大,好像有些難以接受和出戲,但是隨著二人精彩細致的表演,我完全忘卻了他倆的實際年齡,而從本質上接受并認可他們飾演的角色,認可了他倆就是那個年代十八九歲的王貴和李香香。兩位藝術家運用各種戲曲表現手法,包括一個個細微的眼神,一個又一個手勢、腳步、轉身、小跑、急跑等等,一連串細致的形體動作,加上恰到好處優美的唱腔,完完整整挑戰了小伙子、小姑娘的狀態,成功地塑造了角色,顯示兩位表演藝術家深厚的藝術修養和藝術功底。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戲有一段演員是這樣處理:李香香在井邊挑水的時候,不小心打濕了雙腳,她第一眼就知道王貴在不遠處放羊,會來到井邊和她相會,可自己打著赤腳,實在不好意思見他,但是她又想見王貴,讓王貴知道她來過,并且不會走遠,所以她將鞋子放在井邊,并且水桶、扁擔也都沒有拿走,一邊想著心上人,一邊想走又不想走,又害羞,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邊走邊小跑地躲到一邊,而王貴來到井邊的時候,看見鞋子和扁擔水桶,卻不見自己的心上人,想想不免有些失落,突然,他看見地上一連串香香姑娘留下的濕濕的腳印,他無比興奮地趴在地上,仔細觀察起腳印來,并且用自己的手去和腳印相印。演員在演這段戲的時候神情是那樣的專注,好似李香香的腳印是多么珍貴!好似見到珍寶一樣完全沉浸其中,把香香的腳印路線都印了一次,這一連串專注的表演,將少男少女濃烈而又單純的相互愛慕之情體現得淋漓盡致,正是這段戲的形體表演處理將觀眾一下子征服,忘卻了演員的真實年齡,全身心和劇中人一起同歡喜,同悲傷同憤怒。而我想當時的演員肯定是有心像的,他倆不單單是完成了外部的形體動作,而內心也應該是回到了少男少女時期,真真正做到了心像、神像而形象的高度統一。

秦腔是中國西北地區傳統的戲劇,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是四大聲腔中最古老、最豐富的聲腔體系。表演樸實豪放,富有夸張性,生活氣息濃厚是它的藝術典型特征,流行于中國西北的陜西、甘肅、青海等地,是第一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傳統的劇目有《周仁回府》《五典坡》《下河東》《殺廟》等等,而在第12屆中國藝術節上的現代戲《王貴與李香香》呈現出與古老秦腔完全不同的演出樣式,不僅保留了秦腔的精髓,聲腔和打擊樂部分,還加入西洋的鋼琴和古希臘戲劇中的歌隊,融入其中且沒有半點的違和感,這與導演張曼君老師深厚導演功底是密不可分的,體會到作為一名導演把握全劇時對每一個創作部門的熟知,以及積極調動每一個創作人員的創作靈感,帶動全劇組朝著她設想的藝術舞臺形象共同努力,從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高任務。其實舞臺上歌隊的運用,我們很自然地會想到古希臘羅馬戲劇,在著名的三大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死账购蜌W力比得斯的作品中,我們經??梢钥吹礁桕牭纳碛?,他們介紹劇情大意,作為知情人和劇中人進行交流,烘托氣氛,是戲劇創作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導演恰恰運用了古老的秦腔精髓和古希臘歌隊形式的結合,恰到好處地創作出《王貴和李香香》獨特的演出樣式,使古老的秦腔藝術煥發出符合當下的審美樣式,這種對劇本內容和情感的深度解讀,新的樣式以及在音樂上的大膽的中西結合的突破實在是使人為之佩服!

此劇的舞美沒有復雜繁重的布景,舞臺兩旁是幾十個人的歌隊,穿著現代的演出服,西裝長裙拿著樂譜站立兩旁,打擊樂和琴師八個人穿著中式的服裝擺放于上場口,在這種格局下,其實留給演員的表演區就很局限了,而恰恰是這種局限的留白,舞臺中間有一條類似于路或者一片土地,這片土地又和天幕區的另外一條路以及合唱隊中間留出來的路相連接,通過大道具的切換來改變場景,加上舞臺燈光的強調處理,我感覺好似看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連環畫似的舞臺劇。舞臺上演員的表演始終處于中心的位置,合唱隊每每都是在需要的時候吟唱,一絲一毫都沒有覺得他們在舞臺上有些攪戲和多余,主要演員的表演沒有被合唱隊所淹沒,反而被放大。有一段是在李香香被迫與地主老財結婚,王貴得知情況,準備去營救李香香,可是看著與自己朝夕相處的羊群,他卻是很不放心,唱腔中體現他幾乎對每一只羊兒都無微不至地關心,羊是地主的,地主有罪,可羊兒并沒有罪呀,于是他想把這些羊兒送給那些老百姓,可是舞臺上并沒有那么多的老百姓,此時,左右的合唱隊以及打擊樂場鼓師和琴師飾演了百姓的角色,王貴問他們“要羊嗎”?他們一起答到“不要不要,沒錢沒錢”,王貴見狀趕緊說“不要錢,拿走拿走”,他們又一起回答“好吧好吧”。這樣的處理我開始覺得有些詫異,可是臺上的演員、樂隊和合唱隊那種對人物關系百分之百的信念感,讓觀眾認可這段戲不同于平常舞臺規律的人物關系和舞臺處理,藝術風格達到高度統一。這與導演的匠心處理還有各個創作部門完整的演出概念以及演員的精彩表演都是分不開的。

在這次藝術節中,感悟最大的就是藝術家們對于戲劇舞臺樣式新的追求和探索。這種不拘泥于舊的舞臺格局,而向多種戲劇精髓吸納并化為我有的戲劇思維,推動了中國戲劇事業的繁榮和進步。

(責任編輯:楊建)

猜你喜歡
歌隊秦腔樣式
CPMF-I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CPMF-I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秦腔名旦”是怎樣練就的?——《雙官誥》、李娟及秦腔藝術的傳承
淺談古希臘悲劇藝術
取樣式多相流分離計量裝置
在“秦腔現代化與現代秦腔實踐之路”研討會上的發言
如何指揮樂曲的起唱、收尾以及段落、樂句的起止
《主角》與秦腔:彼此成長
淺談合唱指揮者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原則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