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的本地市場效應分析

2020-11-28 07:21丁語曈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20年10期
關鍵詞:勞動力資本

摘? ? ? ? ? ?要:紡織服裝業是我國重要的民生產業之一,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在出口貿易方面,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約占全球的1/3,因此紡織服裝業對我國的國際地位也有著一定的影響。本文采用2005-2018年中國與美國、歐盟、日本的數據進行檢驗,以此確定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到底是由于本地市場效應還是由于要素稟賦優勢。

關鍵詞:紡織服裝業;本地市場效應;勞動力;資本

一、引言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的紡織服裝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紡織服裝業在新中國初期就確立了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性地位,改革開放40年以來,也一直保持著平穩、健康的發展,其支柱性地位始終沒有動搖。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78年,我國紡織服裝業總產值473.2億元,占全國工業的11.2%,2017年,總產值達到68935.65億元,是1978年的146倍,并占全國工業的5.9%;同時在出口方面,我國紡織服裝業2017年出口總額為2745.1億美元,在我國各類產品出口總額中占12.13%,占全球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的36.8%,由此可見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不僅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擴大至關重要,對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影響深遠。但是在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同時受到東南亞國家廉價勞動力的排擠,我國紡織服裝業發展也面臨困境。

二、文獻綜述

(一)理論研究

Krugman(1980)首次提出“本地市場效應”的概念:假設2×2×1的模型,其中假設A部門是壟斷競爭市場,規模收益遞增,生產差異化產品,相反,假設B部門是完全競爭市場,規模收益不變,生產同質化產品。并且假設A部門有冰山運輸成本,而B部門則無運輸成本。在此嚴格的假設條件下,Krugman提出了“本地市場效應”,即在規模報酬遞增和存在貿易成本的條件下,若一國對某一產品擁有更大的國內市場,則越會促進該產品的生產,最終成為該產品的凈出口國。Davis&Weinstein(1996)則在Krugman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了一個識別標準——超長需求,即一個地區相對需求的增加使得該地區相對產出獲得一個更大比例的增加,最終使該地區成為某種商品的凈出口國。

(二)實證檢驗

Davis&Weinstein(1996)構建了包含規模收益遞增和要素稟賦的模型,使用1985年OECD國家的數據對本地市場效應進行驗證,結果發現90%的貿易是由要素稟賦決定的,只有10%是由本地市場效應決定的。張帆和潘佐紅(2006)研究了我國1997年的數據,分別對19個產業的投入——產出進行了分析,揭示了本地市場效應對我國省際間貿易的影響。錢學鋒(2007)利用引力模型對中美雙邊貿易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所選取的產品中有70%都存在著顯著的本地市場效應,同時45.7%的制造業也存在著顯著的本地市場效應 。

目前已有文獻大多都是從宏觀層面進行分析,選取諸多行業數據來研究本地市場效應對整個國家的影響,而較少從行業的角度出發。因此,本文采用2005-2017年我國對美國、歐洲、日本的出口貿易數據進行分析,研究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貿易的迅速發展究竟是因為本地市場效應還是因為要素稟賦優勢。

三、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出口規模與結構分析

(一)紡織服裝業的出口規模

1997年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為 379.35億美元,2018年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額為2745.1億美元,占全球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的36.8%,10年間增長了623.63%??傮w來看,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在2014年以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此后以后由于受到東南亞地區崛起、國際新型保護主義、原材料、勞動力等價格上漲的影響,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連續下降,因此研究影響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的因素對于扭轉近年來的逆勢是十分必要的。

(二)紡織服裝業的出口結構

在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出口結構中中一般貿易一直居于主導地位,2010年我國一般貿易的出口總額為1578.18億美元,占當年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的75.72%,2018年的一般貿易出口總額為2674.57億美元,占全年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的77.8%,一般貿易所占比重上升了2.08%。2010年進料加工貿易的出口總額為285.74,占當年出口總額的13.71%,2018年進料加工貿易出口總額為344.35億美元,占全年紡織服裝業出口總額的10.01%,雖然進料加工的總額在增加,但在整體出口方式中的地位卻下降了。來料加工貿易的出口總額在2010-2018年總體呈下降趨勢,在總出口中所占比重也逐年下降。其他貿易方式在2010-2018年間發展迅速,但因其起步較晚,因此在總體出口中起到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

(三)紡織服裝業的國內市場需求

由于服裝是一種生活必需品,其具備剛性需求,因此我國豐富的人口也就是潛在的消費者。本文用年人均衣著消費額來衡量本地市場效應:2011-2018年我國的人均衣著消費為1356.67元、1598.43元、1775.39元、1985.02元、2145.25元、2236.43元、2313.34元、2545.34元。人均衣著消費占總消費支出的10.34%、11.23%、10.74%、10.65%、10.60%、10.34%、10.12%、9.98%。再加之網購的日益盛行,消費越發便利,服裝消費支出也日益增加,尤其女性對紡織服裝品消費支出的增長貢獻巨大。因此我國國內服裝市場需求不可忽視。

四、本地市場效應作用機制分析

本地市場效應是指在壟斷競爭、規模收益遞增、存在交易成本的條件下,一國需求的增加使得該國產出以更大比例的增加,從而成為該產品的凈出口國。

首先,當某一地區市場規模擴大時,一方面會造成需求數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會導致需求的多樣化發展,在數量與質量的雙重壓迫下,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便會自發地進行分工,從而促進了整個產業鏈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完善與延伸,這既是規模擴大、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而形成規模經濟的過程,也是上下游企業不斷整合,實現同類型生產環節的內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從而實現范圍經濟的過程。

其次,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一般會產生集聚、競爭和創新三個方面的效應。在規模和范圍經濟的影響下,該地區的基礎設施等日益完善,且由于知識、技術、管理等具有外溢性,人才不斷扎堆,這就不斷吸引著相關上下游企業和同類型企業聚集。在聚集過程中,由于受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有限性的約束,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謀取更多利潤便會展開激烈的競爭,不僅僅體現為價格的競爭,還體現為質量、服務、創意等的競爭。除此之外,企業在集聚效應中所獲得的知識、技術等也會督促企業進行生產工藝、外觀設計、核心技術等方面的創新,同時,為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應對各種市場上各種突如其來的挑戰,企業也必須進行創新以激發更大的發展潛力。

最后,集聚、競爭、創新效應會進一步促進人才共享、加快信息、知識、技術等的傳播,進而降低平均生產成本,使整個產業的長期生產成本進入到低端運行的階段,這又會進一步促進該地區生產規模的擴大,使得所生產的產品在滿足該地區的需求后還有盈余以供對外出口,這就是“本地市場效應”的綜合形成過程。

五、實證模型構建與分析

(一)模型構建

本地市場效應意味著一個更大的本地市場將成為該地區出口的動力,那么本地市場效應對紡織服裝業的影響究竟如何?本文采用Weder(2003)的模型來進行檢驗。

Weder(2003)建立了以本地市場規模為自變量,以相對出口規模為因變量的線性模型,具體模型如下:

(1)[β1][MiM*i][β1][EiE*i]式中,? 代表本國和其貿易國在i產業的相對出口規模,? 則代表本國和其貿易伙伴的相對本地市場規模,系數? ?被用來判定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之間的關系,當? ?>0時,出口與本地市場效應呈正向關系,即本地市場效應發揮作用;當[β1]<0時,說明出口與本地市場效應呈反向關系,即本地市場效應未發揮作用。

但是,該模型只分析了本地市場效應而沒有引進資源稟賦,因此,本文借鑒潘佐紅(2006)的做法,將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引入模型中:

(二)數據說明

本文主要選取我國出口相對比較密集的美國、歐盟、日本。數據主要包括各國的紡織服裝業勞動力總數、紡織服裝業固定資產總值以及各自與中國的紡織服裝貿易總額。

本文所選用的紡織服裝業相關進出口數據主要來源于聯合國商品貿易數據庫(UN COMTRADE)。根據HS編碼2017標準版,紡織服裝業主要分類在第11類——紡織原料及紡織制品和第12類——鞋、帽、傘、杖、鞭及其零件;已加工的羽毛及其制品。

相對出口表示的是本國和外國在紡織服裝業上對第三國的相對出口,具體為:A國對B國的相對出口=(A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出口到B國的貿易額)/(B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出口到A國的貿易額),衡量的是一國對除伙伴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相對出口。本地市場需求的估算同樣是通過模仿Weder(2003)的方法,即用國內對紡織服裝業的總需求來衡量本地市場大小,即紡織服裝業的本地市場需求=紡織服裝業的總產出-紡織服裝業的總出口+紡織服裝業的總進口。勞動力稟賦用一國制造業中的勞動力總數來衡量,同時資本要素用一國紡織服裝業中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來衡量。

(三)相關檢驗

在分析本地市場對我國紡織服裝業的影響前,我們首先進行LLC相同根檢驗和ADF - Fisher、PP-Fisher不同根檢驗,發現這4個變量的一階差分值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均不存在單位根。接著采用pedroni協整檢驗法,發現在10%的顯著性水下,因變量與各自變量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表示可以進行回歸。

進行F檢驗和Hausman檢驗來確定一個適宜的回歸模型,具體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發現F檢驗的P值否小于0.05,因此不應建立混合模型,應建立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四)實證結果

運用上述模型,對紡織服裝業的數據進行處理檢驗,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β1]顯著且小于0,表明紡織服裝業的出口與本地市場效應呈反相關關系,即逆本地市場效應:本地市場越大,則相對出口越小,本地市場效應越小,則相對出口越大。這種逆向效果在對歐盟的貿易中尤其顯著,歐盟的紡織服裝品市場巨大,但我國對歐盟的相對出口并未獲得明顯的增長。[β2]顯著且大于0,[β3]小于0但并不顯著,由此可知,影響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傳統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即紡織服裝業的勞動力增加,會導致該行業的產出顯著增加,從而成為該產業的凈出口國。另外,由于[β3]小于0,表明資本要素的增加反而會導致逆向本地市場效應,即相對出口減少。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紡織服裝業還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而非資本密集型產業。

六、結論與建議

本文選取了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量最大的三個國家:美國、歐盟、日本,并通過相對出口與相對本地市場規模之間的線性模型進行檢驗,結果發現本地市場效應并沒有發揮顯著地作用,決定我國紡織服裝品出口的因素主要還是傳統比較優勢,其中,勞動力發揮的作用要遠大于資本所發揮的作用,但這對于我國紡織服裝業的長期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一)涉足傳統市場,開拓新市場

面對我國主要的紡織服裝業出口市場:美國、歐盟、日本,我國主要依靠的是勞動力優勢,因此,一方面,我們要不斷開拓國內需求利用本地市場效應來促進出口,穩定美、歐、日這三大傳統市場,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充分開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潛力?!耙粠б宦贰睓M跨亞歐兩個大陸,沿途經過五十多個國家,其中不乏印度、印尼等人口大國,也包括新加坡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因此我國充分挖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潛在市場需求,使之成為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的新市場。

(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我國紡織服裝業未來發展的動力主要是擴大內需,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消費升級。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居民收入不斷增加,加之我國開放了二孩政策等,為我國紡織服裝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要引導紡織服裝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不同性別、年齡、收入的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不斷優化創新商業發展模式,加強互聯網平臺運營,并充分挖掘鄉村市場,增強對邊遠鄉村地區的銷售。因此,我國紡織服裝業的發展必須要依靠國內市場,這才是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三)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樹立品牌效應

借助于規模經濟可以實現產業集聚,產業集聚又可以進一步實現本地市場效應,我國紡織服裝業中,較低端品的規模經濟容易實現,而高端奢侈品由于技術等的限制,難以實現規模經濟,因而也就難以實現本地市場效應。因此,我國必須延長紡織服裝業的生產鏈,實現由低端生產向高端設計的轉變,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同時樹立品牌效應,打造中國知名服裝品牌。

(四)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實現產業信息化

互聯網的發展迅速地改變著行業形態,我國作為紡織服裝業大國,必須發揮互聯網的作用,實現產業信息化和現代化。一方面,借助跨境電商平臺,實現全球市場信息的共享,使得企業能夠盡早發現市場機遇,從而制定相對應的市場戰略,應對市場風險。另一方面,實現物流運輸的現代化,建立可跟蹤、可追溯的物流,建立我國紡織服裝業的銷售數據網絡,以便我國有針對性地開拓新市場。

參考文獻:

[1]Paul Krugman.1980.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 Economic Review,(70):950-959.

[2]張帆,潘佐紅.本土市場效應及其對我國省間生產和貿易的影響[J].經濟學(季刊),2006(01):307-328.

[3]錢學鋒,梁琦.本地市場效應:理論和經驗研究的新近進展[J].經濟學(季刊),2007(03):969-990.

[4]Weder, R. Comparative Home-Market Advantag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British &American Exports[J].Review of World Economies,2003,139(2):220-247.

[5]馮偉,徐康寧.產業發展中的本地市場效應[J].經濟評論,2012(02):62-70+79.

[6]楊貴中.中國紡織服裝業出口競爭力的演變及國際比較[J].毛紡科技,2014,42(06):52-58.

[7]邱斌,尹威.中國制造業出口是否存在本土市場效應[J].世界經濟,2019(07):44-63.

[8]涂遠芬.中國服務貿易的本地市場效應研究[J]. 經濟問題探索,2015(05):100-106.

[9]謝青.新形勢下紹興中小紡織企業“走出去”戰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丁語曈(1996.2-? ),女,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勞動力資本
資本支出的狂歡:投資潮即將到來 精讀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當資本無處可去時,可以造車啊!
VR 資本之路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資本過熱燒出偽需求更多O2O項目可能在下半年死掉
“零資本”下的資本維持原則
在自動化投入與勞動力成本之間尋求平衡——工業4.0之我見
勞動力市場分割、勞動力流動與城鄉收入差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