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數學教學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

2020-11-28 07:45盧小春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 2020年11期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改革

盧小春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持續推進,各種優異的教學思想紛紛涌現,如“共同進步”的教學理念.根據這一理念,小組學習教學方式得以開發,從而形成了共同進步、互利共贏的學習精神.但是由于教學過程中缺乏相關經驗的論證,所以出現了不少問題.本文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論述并研究在高中時期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改革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策略

由于高中階段的科目眾多、學習任務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了巨大壓力.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出現,實現了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取長補短的學習策略,獲得了眾多學生的支持與喜愛.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在相互交流中,發現缺點,完善自身,還通過合作,降低了數學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一、科學的選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內容

在數學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對小組合作所討論的內容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水平,挑選難度適中的內容.這樣可以保證學生通過學習達到循序漸進、深度理解的效果.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概念學習是重點,但由于數學概念比較復雜、抽象,許多學生在學習時都備感壓力.通過建立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中能通過交流討論舒緩壓力,提高學習效果,從而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例如,在對復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掌握的第一個知識點是“數系的擴充”,即為在實數的基礎上增加虛數的概念.這對于學生所建立的數學體系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學生在短時間內難以接受.因此,這種問題不適用于小組討論.而在介紹“推理與證明”的具體步驟時,因為這一知識點具有研究的意義,并且難度適中,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學習和歸納整理,可以找到其中的規律,且這也是學生喜歡學習的內容,所以這種問題就比較適用于小組討論的方法.由此可見,在小組合作中選擇適當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均衡地進行小組劃分,小組內的分工明確

在進行小組的劃分時,如果學生自行選擇,那么不僅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小組之間的實力也不會均衡.因此,小組的劃分需要教師根據自身對學生各方面的評測,并適當結合學生的意愿進行.

例如,我在進行小組劃分時,首先對于每一小組的人數進行了規定(4人左右),并明確了所需職能(職能主要為組長、記錄者、發言者以及總結者等).在小組劃分完畢后,我提出探討內容.針對探討內容,組長進行人員職能的安排,記錄員負責對活動過程進行記錄并觀察重點,發言人在整個調查工作中作為代表發言,總結者則負責對整體活動作最后歸納總結.總之,在整個調查互動中,四人相互配合,井然有序,完整地得出了問題的結論.

三、建立完善的數學小組合作評價細則

實踐證明,個人所取得成就常常低于團隊所獲得的成就.在數學學習中,這種說法依然是成立的.為更加完善數學學習中的小組合作程序,使其在教學中發揮更優效果,教師要幫助各小組建立起完善的評價細則,讓學生通過評價細則充分了解自身的優缺點,相互學習、彌補缺點.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同的組員之間因為學習基礎與發展方向有所差異,所以學生的水平會有所不同.為了保障小組學習中學生的步伐統一,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狀況,建立良性的合作評價細則.例如,在講解“二元二次函數的求解”時,在分組之后,我讓學生通過學習提出對本節知識的疑惑.自主學習后,部分學生提出函數中的自變量與因變量分別是什么?另一部分提出“十字分解法”的具體實際含義是什么?這兩個問題分別具有概念性和應用性,并且應用性的深度明顯高于概念性.由此可見,這兩組學生的學習步伐不一致.所以我先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并提出改良方式,然后根據小組所獲取的成果,快速調整小組的狀態,從而使他們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出現,降低了學生的數學學習壓力,提高了他們的課堂參與度,也大大釋放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是教學改革中十分重要的成果.對學生來說,通過小組之間的合作與磨合,發現錯誤、查漏補缺,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財富.

參考文獻:

[1]夏維秋.高中數學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的有效實施與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121.

[2]殷向東,費存信.高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數學的有效教學范式[J].中學數學月刊,2013(01):14-15.

猜你喜歡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改革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芻議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