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學教育質量加強方案研究

2020-11-28 07:52王星陽
商情 2020年21期
關鍵詞:大學教育教育質量大學生

王星陽

【摘要】大學是向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的重要源泉。隨著社會進步,大學教育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重視。黨的十九大對中國教育提出了“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根本任務。針對這一根本任務,分析了現行大學教育體制存在的很多不利于大學生學習、發展的弊端,給出了能夠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大學教育 大學生 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根本是質量,質量體系的經濟基礎是質量成本。質量成本是指為獲得高等教育質量而發生的成本代價。這個代價追求的是質量收益的最大化。質量符合要求就會產生收益,不符合要求就會造成損失。兩方面聯系在一起考慮,質量成本也由符合成本和非符合成本構成,符合成本是控制性成本,包括預防成本和鑒定成本;非符合成本是結果性成本,包括內部損失和外部損失。

1、大學生和大學教育現狀分析

大學教育的質量沒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F在,所有的學生從上小學一年級甚至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和家長就給孩子的心中豎起一座龍門——高考。這成為所有學生為之奮斗多年的理想。當理想實現,來到大學,大多數學生都有失重感,他們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奮斗目標,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大學,人學伊始,告別了枯燥的高中教育,絕大多數學生想在今后四年的大學當中充實自己,讓自己在專業上學有所長。

1.1 大學的課堂教學一陳舊老化

現在大學教育的教學規模較以前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多的孩子可以接受大學教育。但幾十年設的上課聽講、下課自己做習題的教學模式沒有太大變化。實際上,課堂教學受到不同課程、不同階段以及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影響肯定不能用相同的教學方式。

1.2 好學生標準不健全

如果問老師或者問家民,什么是好學生,好學生的標準是什么?答案肯定是聽話、上課聽講、課后作業、考試分數很高。這類學生還有一個稱呼“學霸”。但是對于這類學生中的大多數,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經歷讓他們只學會了在上課接受和考試寫出的學習方式,并不知道如何獨立自主的學習與完善自己。

1.3 大學嚴進寬出,阻礙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大多大學生在整個的大學期間,不用很用心的學習專業知識,也能保證考試過關,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學分很容易修、畢業幾乎沒有淘汰率。

2、大學教育改革措施

要樹立高校課堂“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直到現在,老師作報告、學生聽報告的授課方式一直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方式。如果老師講得不好,課程無法進行下去,學生理解課堂內容就不到位;老師講得好,各個知識點推導生動有趣,學生充分接受各個知識點。這種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式一直被視為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反過來思考,我們進行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學生能夠理解課堂知識而且能夠進行創造性思維。從這個角度來看,老師講得不好,固然要不得,但是更加要不得的是學生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沒有創造性思維。

知識面前,人人平等。同樣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也是知識鏈條中平等、不可或缺的一環。在課堂是老師不是主體,而是一個主持人,穿插介紹各個知識點。而學生是真正的主體,整堂課程都要有積極、適時的表達。要讓學生感受到,就像老師講不好課程沒法繼續一樣,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同樣是進行不去的。課堂是老師的,也是學生的,但歸根結底還是學生的。

現代經濟社會,團體之間、企業之間甚至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核心競爭力。提高教育質量、讓每個學生都能自始至終享受有質量的教育是我國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核心力量。

質量是技術與經濟相融合的產物。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進步和知識更新,不斷充實和豐富著教育質量的內涵。質量成本作為服務于質量適用性的專項成本,隨著質量適用性的變化而變動,始終保持著自身的動態性。質量要求的標準越高,投入的要求也會越高。質量成本的支出結構的調整要與教育質量的資源結構的優化在動態上保持平衡。即質量成本的資源要素之間是相互制約的,起主導作用的核心資源是師資力量。

例如,課程資源匱乏是制約質量保障的瓶頸之一,又是質量成本增加但質量收益能否提升的關鍵。課程資源短缺主要表現為:生均課程門數迅速下降、專業平均課程門數也在減少、課程總體嚴重滯后。由于直接反映學生選擇度和靈活性的課程結構過于單一,進而影響學生知識結構的差異度。還有就是課程體系和特色的缺乏。課程設計質量問題的背后,是師資力量的薄弱。

3、質量成本是一種用于決策的估計性成本

質量成本具有多樣性的特征。質量成本的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及內部損失成本屬于顯性質量成本,能直觀的反映在會計賬面上;外部損失成本則屬于隱性質量成本,需要通過相應的技術手段來反映。顯性成本可通過設置科自進行會計核算;而隱性成本則具有無形性、估量性和潛在性的特征。這就決定了質量成本以貨幣計量為主,兼用其它計量方式,從而從各個側面來反映質量成本的內在屬性,為質量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外部損失雖屬于非財務性的隱性成本,但它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引發社會輿論對教育質量的質疑和不滿。隱性成本雖是高校實際發生但尚未支付的外部損失,但最終也會給高等教育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如醫學教育投入不足的持續低成本專業規模的擴張,使原有精英教育資源在不斷地稀釋,形成了醫學人才過剩與不足并存,數量不少而質量下降的局面;使原被認為是嵌入教育內部的質量問題,逐漸擅變為一個涉及眾多利益相關者“看好醫生難”的社會問題了。

4、結論

綜上所述,如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使質量成本最小化?著名質量管理大師克勞士比給出了最簡明的回答:“第一次就做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質量成本的理念是預防,而不是檢查和改正錯誤。某些決策失誤造成的質量損失無法挽回,以往的實踐和經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暗谝淮尉妥鰧Α弊畋阋?、最經濟。沒做對、勢必要修修補補,增加額外的成本支出。這也充分體現了管理會計的決策思想。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原本就很緊張,如果內涵式發展過程中不做深入的調查研究,對質量管理不作預防性的投入,包括思考、計劃和分析過程的三思而行,就難以避免作出錯誤的決策。質量成本是定量評價高校質量管理經濟性的重要指標。質量成本算得清楚,才能看得明白,才能作出正確的決斷。

參考文獻:

[1]郭銀清.美國高校預算管理經驗與借鑒[J].財會通訊,2011(3)

[2]于化廷.高等學??冃ЧべY改革幾個關系的處理—財務視角下的高??冃ЧべY改革[J].教育財會研究,2014(6)

猜你喜歡
大學教育教育質量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生本教育理念在應用心理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
農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自主學習理論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研究
幼兒高等師范??茖W校教學質量改革綜述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調查與分析
對職業教育發展中“軟實力”的思考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