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A-H-CDIO教學模式的工業設計專業《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2020-11-30 09:14朱丹舟
工業設計 2020年10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產品

朱丹舟

關鍵詞:A-H-CDIO 教學模式;工業設計;《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

1 相關概念解析

1.1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2000 年,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組成的跨國研究小組在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 基金會近2000 萬美元的資助下,經過四年探索,創立了CDIO 工程教育理念,即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1]。這種教學理念以培養具有扎實知識技能的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倡導以完成項目實踐的形式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將工程基礎理論知識運用于創新實踐,以滿足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1.2 A-H-CDIO 教學模式

A-H-CDIO 教學模式是以CDIO 為理念為基礎,A、H 為兩翼,在課程教學中融入藝術熏陶(Arts)、人文精神(Humanity),A-H-CDIO 教學模式兼具藝術和工程教育的教學特點,注重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項目實踐開展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藝術思維、創新思維,激活其人文情懷,重視其工程素質的塑造[2]。

2《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教學現狀

2.1 教學內容結構松散

在課堂教學中,傳統上采用“理論—案例—實踐習題”的授課模式來培養學生的產品造型設計能力,教師常常忽視了前期設計基礎課程與《產品形態設計》課程間知識的連續性和交叉性,使學生對習得的理論知識邏輯結構的縱橫關系難以掌控;大部分學生因建構的知識體系不夠完善,又習慣于單一的思維模式,從而在面對課程教學實踐或復雜多變的設計課題時難免捉襟見肘。

2.2 藝術基礎教育不足

由于學生入學前缺乏美術基礎,在發散性創新思維、審美能力上略顯不足;且入學后只接受過短課時的設計基礎教育,未奠定良好的、堅實的造型基礎及美感認知,令其在學習領悟造型基礎知識及設計實踐中缺乏信心,存在一定的困難。而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未能兼顧工科學生的特點,在課時安排上較為重視形態造型原理、方法論等課程內容的教學,壓縮了產品形態美學基礎的授課學時,使學生在學習實踐中經常出現一邊倒現象,側重于產品形態功能結構的實現,較少關注美學上的產品形態外觀設計。

2.3 課程實踐教學效果不佳

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養成了一定的思想惰性,缺乏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在面對課程設計實踐時常出現練習式、應付式完成實踐任務,無法融入并享受設計實踐過程,難以獲取學以致用的能力,進而不利于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升。此外,課程設置的實踐課題大多與實際設計關聯性較低,學生不能了解到現實社會和企業的切實需求[3],這極大地影響了課程實踐教學效果。

2.4 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教學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側重于講授式教學法,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較低,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受到較大地影響。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較少鼓勵并引導學生參與思考、討論問題,難以增強教學互動性,無法培養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獨立并創造性地進行設計實踐活動,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精神的養成產生了較大地影響。

2.5 課程教學評價體系不全面

過去《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教學評價習慣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給予直接評定,教師作為課程評價的唯一主體,是課程評價的絕對權威,采用課程單一主體評價模式。從課程成績構成上看,較為重視總結性考核,課程的考核評價大多由期末總結性考核成績構成,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量化考核,在課程評價體系中對學生各項能力的評價尚未體現,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3 基于A-H-CDIO教學模式的工業設計專業《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 合理規劃教學內容

課程授課采取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課程內容在突出培養學生綜合造型能力的同時,聯合設計基礎課程內容,引導學生構筑清晰的知識網絡系統,注重課程間的縱、橫方向的結構聯系。此外,引導學生以《產品形態設計》課程內容為核心,整合相關課程專業基礎知識,實現課程集成化[4],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將知識結構化、系統化,有利于其在后續設計實踐中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運用。同時,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實踐教學,將知識點穿插于各個設計課題中,注意強化課題間的邏輯關系,強調知識點之間的關聯[5],注重知識與技能間的銜接性,進而培養學生系統的、多學科知識交叉融合的思維模式,增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3.2 重視藝術基礎教育

基于A-H-CDIO 教學模式的課程教學改革,將人文、藝術素養融入課程教學中,針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對產品形態審美的把握和創造能力不足的現象,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強調對藝術審美基礎的教育,注重藝工結合,強化學生的感性思維能力。另外,為改變專業課程教學內容斷層、知識結構松散等現狀,積極成立藝術基礎課程組[6],重視課程組成員間的交流與溝通,做到藝術基礎類課程內容設置相互聯通,使教學安排前后順序更具科學性,由此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對產品形態在審美價值、社會文化價值上的領悟,實現課程內容的多元化與靈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對形態的把握能力。

3.3 緊密結合專業競賽

根據《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在課時設置中添加產品形態系統設計實踐訓練的比重,同時,增加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銜接,以培養學生直接面向社會的能力,使課程教育真正起到了解市場的作用。通過將課堂教學實踐與專業競賽緊密結合的方式,積極組織并指導學生以團隊、小組合作的形式參加大工業設計競賽及相關各類設計類賽事,調動每個學生的設計激情和智慧,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3.4 豐富教學方法

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所在。利用范例式、討論式教學法開展教學,引導將形態造型理論知識、藝術熏陶及形態造型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保證教學過程的趣味化、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針對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特點,注重學生感性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培養,通過使用頭腦風暴法、聯想法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創新潛能。

3.5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基于A-H-CDIO 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范式,為使教學評價體系能綜合關注學生形態造型能力的提升及學習過程,在關注課程教學質量的同時,對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加以完善,以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評價體系形式如圖1。

課程教學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多維評價體系,注重學生學習態度、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綜合考量。對學生實踐作品的評價指標的建立源于對產品的功能與外觀、創新性、生產成本及運輸性等方面的考慮,做到準確、客觀、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課程教學評價秉持開放的評價態度,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構建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多元主體的課堂評價模式。通過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可幫助其檢測、評判自身學習效果,尋找差距,促進學生自我調控,激發內在潛能,為之后的學習提供由針對性的參考意見;而師生合作性評價則改變了單一主體的評價模式,可以獲得更為完整的評價信息,使課程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并發揮課程評價對教師教學的調控作用。

4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A-H-CDIO模式的《產品形態設計》課程教學改革,通過課程內容網狀結構化、教學方式多元化、緊密結合專業競賽教學及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等教學改革措施的實施,使學生具備系統的產品形態造型知識、技能、人文精神與藝術修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適應社會人才供需格局,也為后續的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教學模式產品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前教育專業體育課程內容的構建
依標明辨 巧用萃取——談如何將文本內容萃取成課程內容
《風電場規劃與設計》課程內容探討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新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