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工匠精神演進的歷史脈絡及其當代價值

2020-11-30 09:15周雨慧焦楊李泠潔鄒世享
青年時代 2020年26期
關鍵詞:陶瓷工藝當代價值景德鎮

周雨慧 焦楊 李泠潔 鄒世享

摘 要:本文將以景德鎮陶瓷中所蘊含的工匠精神為主題,探訪陶瓷產業中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從不同角度總結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的內涵與歷史演變。進一步探討當前陶瓷生產機械化的大環境下,陶瓷工匠精神傳承面臨的問題,并從工匠個人、陶瓷生產企業和國家政府層面提出解決方案,希望借此為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關鍵詞:景德鎮;陶瓷工藝;工匠精神;歷史脈絡;當代價值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薄肮そ尘瘛庇兴赜械穆殬I道德文化,其傳承和發展都符合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與廣泛的社會意義。21世紀,我國的陶瓷制造行業步入了一個穩定發展時期,以江西景德鎮為代表的陶瓷制品產量和陶瓷行業企業數量都有了巨大增長。

陶瓷的歷史底蘊使景德鎮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承地,也孕育出了陶瓷工匠精神。2011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自發來到景德鎮進行藝術創作,“景漂”人數逐年增長。截至2016年,“景漂”人數已達約2.2萬人,這對景德鎮陶瓷產業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是陶瓷原料開采加工的規?;?、標準化、集約化程度低,不利于提升陶瓷原料質量水平和供應保障能力。二是陶瓷機械保障能力弱,景德鎮全市沒有一家上規模的陶瓷機械加工企業,大部分陶瓷企業設備陳舊、耗能高、效率低。景德鎮陶瓷產業面臨如此挑戰,如何進一步弘揚陶瓷工匠精神,推動景德鎮陶瓷產業創新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弘揚陶瓷工匠精神,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共享景德鎮陶瓷文化的成果,筆者親歷景德鎮,以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的傳承和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發展作為對象進行調查研究,以此探尋陶瓷工匠精神的淵源及其當代價值。

二、陶瓷工匠精神發展的歷史脈絡

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隨其陶瓷手工業蓬勃發展,在不同時期內展現出不同的風貌與特點。經過不斷的時代變革,陶瓷工匠精神不斷演變豐富。

(一)淵源

陶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而其在景德鎮生根發芽則是在商周至唐末五代時期。此時陶瓷手工業還完全附屬于農業,陶瓷也皆為簡約質樸的生活器具,“工匠精神”的雛形就在此孕育。

(二)形成

自宋代始,陶瓷手工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內出現了汝窯、定窯、鈞窯等頗有名氣的窯口。其中,昌南鎮生產的青白瓷已經成為聞名遐邇的著名品種,宋真宗也因此賜予昌南“景德”之名,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也在對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品質追求中逐漸形成[1]。在這一時期,景德鎮陶瓷手工藝者并沒有完全脫離農業生產,但他們顯然掌握了更為精湛的技能,從其功能、品質、造型、紋飾等方面可以看出,這與當時的民風民俗息息相關。至此,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的雛形基本成型。

元代的手工業發展極其迅速,景德鎮陶瓷業也順應時代的浪潮迅猛崛起。明清時期,朝廷于景德鎮特設御窯廠,陶瓷手工業逐漸向景德鎮鎮區集中,鎮民以瓷為業,幾乎完全脫離了農業生產,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陶瓷手工業城市。在這一過程中,規范的制作程式、嚴謹的師徒相傳模式、苛刻的品質要求,使得陶瓷手工藝者逐漸凝成了統一的精神品質,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走向成熟。

(三)發展

當代景德鎮陶瓷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呈現出高度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而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也隨著時代不斷變革。當代景德鎮陶瓷“工匠精神”主要表現為傳承和開放兩方面:一是傳承,許多景德鎮陶瓷手工作坊延續了古典時期的產品制作,技藝模式、師徒制等與明清時期相仿,顯示出古典時期“工匠精神”的復蘇;二是開放,在傳承基礎上,景德鎮陶瓷手工藝者以開放包容的姿態吸取了大量時代精神特質,創新進取,為傳統景德鎮陶瓷手工業“工匠精神”注入了全新的內容與活力。

三、陶瓷工匠精神的內涵

陶瓷是一個匠人的軀體,筆墨則是工匠的精神。失去了墨彩的陶瓷,就好比失去精神的匠人,技藝再精湛,也不過是一臺麻木的生產機器。只有精神與技藝并存,才能稱作真正意義上的“匠人”。景德鎮的制瓷繁榮至今,其中蘊含的精髓就是陶瓷工匠精神[2]。

(一)愛瓷敬業

愛瓷敬業精神是一種在熱愛之上,對陶瓷工作全身心投入、恪盡職守的精神境界?!熬礃I樂群”“忠于職守”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景德鎮非遺傳承人白光華先生將愛瓷敬業視為陶瓷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方面。手工制作一件瓷器工序多達七十二道,工匠們只從事其中的一道或多道工序,制作過程是非??菰锏?。但是,匠人們會在工作中尋找到樂趣,避免陷入浮躁,達到享受制作陶瓷的狀態,閃耀“陶瓷工匠精神”的光芒。

(二)追求卓越

匠人們追求卓越的這種精神從千千萬萬件精美瓷器中可見一斑。目前,機械制瓷所做的都是最基礎的工作,以此降低人工成本。相比于機械,手工制瓷才能表現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拉坯”為例,陶瓷在經過機器拉坯后,都需要人工修復、繪畫等手工步驟。匠人們反反復復的用心打磨貫穿于陶瓷制作的每一道工藝,瓷器才會以精美的外觀展現在世人面前。景德鎮的工匠們每天都要練習制坯,否則手藝就會生疏。這些陶瓷手工業者懷著對藝術的執著和熱忱,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斷制出符合時代特色的瓷器,使景德鎮陶瓷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三)重技尚藝

重技尚藝是陶瓷工匠精神中最為重要的方面之一,它代表的是景德鎮陶瓷工作者對制瓷技藝的重視[3]。手工業制造的瓷器工藝具有較強的規律性,包括陶瓷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及各種手工藝技法的科學知識。這就要求景德鎮的陶瓷工匠們必須學習制瓷背后的物理和化學原理,扎實地掌握陶瓷制作的知識規律,并在生產制作中不斷鉆研,活學活用。比如,在制作瓷器的過程中,溫度極其重要,稍高或者稍低都會對瓷器的燒制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工匠們僅僅依靠師傅的言傳是無法掌握的,只有不斷實踐、改正錯誤,才能熟練掌握精準掌控溫度的本領,這是一個不斷求真務實的過程。

(四)匠心獨運

當下,“中國制造”正在經歷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過程,制瓷行業也是如此。作為陶瓷工匠,獨運的匠心也正是從煩瑣單調的制瓷工作之中萌芽。景德鎮的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們將“匠心”與“藝術”相結合,創造出更新穎的陶瓷樣式,成就了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的創作。例如在陶瓷造型、色彩、花紋圖案等方面的加工制作,融入了許多非傳統審美元素。景德鎮的許多制瓷企業也從未停止創新工藝的腳步,如以高溫顏色釉為主導核心對技術進行改良,能使制作的瓷器在日用之外有更大的利用空間。此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入陶瓷事業,學識和見識都同以前的學徒有一定區別,有更多奇思妙想,不再循規蹈矩。種種跡象表明,匠心獨運正在成為工匠精神傳承與發展的新動力。

在《匠人》中,理查德·桑內特將匠心描述為“持久,基本的人類沖動”,景德鎮陶瓷生產的創新創造正是這一沖動的生動寫照。

四、陶瓷工匠精神的當代價值

工匠精神自古孕育,在“中國精神”中占有一席地位,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在如今這個萬象更新的時代,陶瓷工匠精神作為工匠精神的代表,更是有著超出其本身意義的價值。

(一)陶瓷工匠精神有利于工匠實現自我價值

對于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匠人而言,產品是他們表達對自由向往的載體。瓷器創作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工匠們手中,他們將自己的構思與創意凝結于陶瓷,創作出來的瓷器就是自身對世界的認識、理解、客觀化的體現。不受其他因素影響,自我的價值僅存在于自己雙手所能控制的作品中,這使得工匠們能夠在工作中獲得對自我的肯定與滿滿的成就感。

(二)陶瓷工匠精神是促進景德鎮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十三五”時期,我國仍然面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重大任務,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實現中國從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的目標,需要每一個陶瓷從業者對工匠精神的繼承和發揚。陶瓷從最原始的灰白胎色到之后的唐三彩、青花、高溫顏色釉,都有著跨時代的技術創新,唯一不變的是工匠們對陶瓷認真執著的態度。正是這亙古流傳的陶瓷工匠精神與不斷革新的技術手段,讓陶瓷行業生生不息。值此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頭,陶瓷工匠精神作為產業之靈魂,將更為重要。

(三)策應“一帶一路”,弘揚陶瓷工匠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要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機遇,探索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道路。在全球陶瓷發展史上,中國陶瓷一直引領著世界陶瓷發展的方向,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代表。景德鎮作為中國陶瓷的代名詞,牽動著整個陶瓷行業的走向。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成果豐碩,景德鎮陶瓷企業應順應時代浪潮,讓景德鎮陶瓷與其承載的陶瓷工匠精神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五、陶瓷工匠精神傳承的問題及對策

據統計,2018年景德鎮全市陶瓷產業產值破400億大關,增長8.5%,比10年前增長近9倍,是1978年的285多倍。在景德鎮陶瓷產業看似如此光明的前景下,陶瓷工匠精神的傳承仍是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

(一)傳承現狀

2017年3月,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制定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發布,其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基礎,對具備一定傳承基礎和生產規模、有發展前景、有助于帶動就業的傳統工藝項目,建立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2018年6月,為表彰先進,樹立榜樣,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江西省政府決定授予王偉等16名同志“贛鄱工匠”稱號,授予王長榮等80名同志“能工巧匠”稱號[4]。由此看出,在十九大和“十三五”計劃的指導下,政府提高了對傳統手藝與工匠精神的重視,在經濟上扶持傳統工藝,在精神上支持能工巧匠。接下來,如何深化社會對工匠精神內涵的理解并呼吁各界踐行工匠精神,是各級政府面臨的挑戰。

(二)傳承中面臨的問題

1.工業化生產中效率與質量的沖突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環境下,工業化的批量生產方式被大規模采用。有的人甚至認為“工匠精神”是一種落后的小手工業思想,這對于制造業來說是一種思想的倒退。在如此浮躁背景之下,“工匠精神”的傳承可謂舉步維艱。不得不承認,機器生產線的出現大幅提升了生產速度,但就如宇宙瓷廠前董廠長所言,機械所做的都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可以通過機器來減少人工,降低成本。而手工制作才是陶瓷制作的核心,每一次機器拉坯后都需要人工修復、人工繪畫等手工步驟,才能賦予瓷器靈魂。

2.陶藝工人嚴謹耐心觀念的淡化

對于如今的陶藝工人們,最主要的問題在于傳承。古語有云,“君子不器”。在“職業教育無用論”的影響下,選擇走職業型教育的學生不如走普通教育的多,加上新時代諸多方面的誘惑,新一代的陶藝工人很少能像老一輩一樣一心投入工藝的研究?!熬暗骆倐鹘y陶瓷書法”傳承人白光華老師用“敬業”二字解讀“工匠精神”,這一優良品質的缺失,也是“工匠精神”傳承的一道障礙。

(三)完善陶瓷工匠精神傳承發展的對策

1.重塑陶藝工人的制瓷觀念

一方面,傳承工匠精神的大前提是熱愛這份事業。工匠們要從心底在感性和理性層面都熱愛陶瓷工藝事業,并在自己的崗位上持之以恒,如此才能將其傳承、發揚光大。

另一方面,傳承不是一味使用前人留下的技術。工匠們要在學習前人的經驗后,結合自己的實際,通過無數次的實踐試錯,將創新的想法化轉化為現實技術。

2.企業自覺響應號召

首先,在質量方面,堅決杜絕劣質材料,堅持工藝創新,做一個有道德的企業。以工匠精神引領質量管理,讓企業上下形成共同的質量文化以及品質理念,在全員中形成追求極致品質的精神。

其次,開辟陶瓷產業定制化發展模式。對陶瓷開展個性化定制,增加品種,提升品質,創立自己的品牌。貫徹落實李克強總理“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根本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對陶瓷產業進行精細化管理,建立一個標準化、系統化的培訓體系。

再次,將工匠精神嚴密落實到企業文化當中,將其融入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企業要定期舉辦各種學習活動,對員工進行教育,將工匠精神化為員工的精神品質,提高工匠們的積極性,營造精益求精的敬業風尚。

3.政府層面多管齊下

首先,各級政府應響應《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加強傳承保障,讓更多的人愿意從事制瓷行業,更好地傳播景德鎮的陶瓷文化。要支持景德鎮市創建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從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在市場方面,加強對景德鎮陶瓷市場的監管,為“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揚創造優良環境。

其次,向企業推行質量為先、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在企業進行貿易時,政府要引導企業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弘揚工匠精神從完善制度做起。

再次,相關單位要加強面向社會的陶瓷文化宣傳,弘揚以改革和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媒體與民眾共同響應,營造一種對陶瓷工匠精神懷有崇敬之情的社會氛圍,為陶瓷工匠精神今后的傳承助力。

參考文獻:

[1]肖群忠,劉永春.工匠精神及其當代價值[J].湖南社會科學,2015(6):6-10.

[2]辛婷,辛夷.陶瓷藝術工匠精神的當代發展研究[J].中國陶瓷,2016(12):96-98.

[3]朱輝球,吳旭東.景漂現象中探析工匠精神的現代價值[J].景德鎮陶瓷,2016(6):I0039.

[4]章俊,周蓉.景德鎮藝術陶瓷產業發展的策略[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4):35.

猜你喜歡
陶瓷工藝當代價值景德鎮
因為有你
——省景德鎮老年大學校歌
問一聲,景德鎮
景德鎮陶瓷夏令營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
Chinese Ceramics
銅系青藍釉:開創陶瓷工藝美學新時代(一)
缽傳瓷藝文化、創新陶瓷工藝、焠煉卓越品牌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