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當代價值

2016-11-03 17:37曹鈞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異化勞動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

曹鈞

摘要:文章圍繞馬克思異化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展開,分析了異化勞動產生的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同時介紹了馬克思異化勞動思想的理論淵源,異化勞動的內容及其之于中國的當代價值等。文章以異化勞動思想的內容為研究的核心,著重地介紹了異化勞動的內涵,以期通過對異化勞動理論的分析來探索對于當代中國的啟示及價值。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異化勞動;當代價值

中圖分類號:B0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39-02

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是在時代的呼喚催育下,符合一定的歷史發展規律而生成的,標志著馬克思向新的世界觀的邁進,是馬克思思想發展過程中的必然一環。因此研究異化勞動理論,對清晰把握馬克思主義早期哲學發展脈絡,對研究唯物史觀的形成、發展和本質有重要意義。

一、異化勞動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理論淵源

(一)異化勞動產生的時代背景。

思想總是具有一定的時代性。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是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

1.工業革命加速了兩大階級的對立。

18世紀中期英國爆發了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的工業革命,機器制造業迅速取代作坊手工業,成為主要生產方式,改變了整個工業的面貌。隨著工業革命在一系列資本主義國家的完成,資本成為一股最強大的力量席卷整個西方。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抗的階級,“資本家和地主所有者之間、農民和工人之間的區別消失了,而整個社會必然分化為兩個階級,即有產者階級和沒有財產的工人階級”。[1]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有產者階級手中的資本急劇增加,生活奢靡,無產者階級得到的卻是最低的工資,以及無法逃避的日益貧困,這就激化了社會矛盾。肩負時代重任和歷史使命的馬克思,站在無產階級立場,剖析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對立的根源。

工業革命所造成的兩個階級的對立與分化,加之由此產生的兩種階級生存狀態之間的巨大的反差、階級矛盾的尖銳、工人階級的貧困,以及工人運動的興起,都凸顯了發生在勞動者身上的異化現象,為馬克思對異化理論的思考提供了最直接、最真實的素材。[2]

(二)異化勞動的理論來源。

異化勞動的概念是馬克思首先提出的,但異化理論的生成卻是馬克思在批判地繼承前人理論成果的基礎上形成的。

異化一詞最初來源于《舊約》,主要是指對偶像的崇拜,曾經也引起過古希臘、中世紀思想家的關注。啟蒙運動時期,異化概念被用于政治領域。在 17、18 世紀,異化才作為學術術語開始出現在文獻資料中,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大量使用了異化這個詞。在德國古典哲學那里,異化才真正被賦予了哲學的意味,用來表明主客體之間被歪曲的關系。其中對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提出影響比較大的哲學家主要有盧梭、黑格爾,馬克思從中汲取和發展了大量的合理因素,最終提出了異化勞動理論。

1.盧梭的異化思想。

盧梭是第一個從異化的角度對社會歷史的發展進行了辯證考察的思想家,他的學說中蘊含著豐富的異化思想。

盧梭假設了一種自然狀態。自然狀態中,人們之間是簡單樸素的關系,隨著文明的發展,人與人之間出現了差異,“有一些人完全善化了或者變壞了,他們并獲得了一些不屬于原來天性的、好的或壞的性質,而另一些人則比較長期的停留在他們的原始狀態,這就是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源”。[3]從這種意義看,人類文明的進步就道德而言,是一種墜落和蛻化,盡管當時歐洲處在啟蒙運動時期,工業革命蓬勃發展,生產力獲得了極大提高,社會財富驟然增加,但這種進步從道德方面說,并沒有產生美好的結果,沒有促進人性的進步,物質的富足導致了私有制,產生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由此,盧梭引出了他的異化思想。盧梭發現了物質進步所帶來的異己力量,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個偉大進步。

馬克思和盧梭都提到私有財產導致了異化的產生,都看到了某種物質力量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都對人的本質做了規定,都站在了人民的立場上對當時扭曲的社會進行了批判,盧梭的這種批判精神,對底層勞動人民的關愛和對平等、自由、人的全面發展的追求,深刻影響了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使馬克思的思想最終成為了無產階級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社會,實現人類解放的強有力的武器。

2.黑格爾的異化思想。

黑格爾所指的異化,是絕對精神的異化。絕對精神是黑格爾哲學體系中最為核心的概念,黑格爾的異化,始終是以絕對精神作為其邏輯前提的。異化是絕對精神辯證發展的過程,絕對精神的異化是一個由一般到特殊,由精神到物質的過程,異化的揚棄便是返回其自身的過程。在黑格爾看來,異化與揚棄異化的過程也是歷史發展的辯證過程,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絕對精神的辯證運動,就是異化與揚棄異化歷史發展的過程。

黑格爾的異化概念盡管和馬克思的異化概念含義不同,但黑格爾的異化概念并不僅僅意味著否定,揚棄異化作為歷史辯證發展的一部分,具有回復自身并占有對象本質的意義,對于歷史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馬克思借鑒和發展了黑格爾在分析絕對精神異化過程中所運用的辯證法的合理因素,并發展成為馬克思的異化勞動思想。

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是融合了盧梭的自然異化、黑格爾的意識異化的精髓,所形成的重要的理論創造。

二、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內涵

(一)異化勞動的概念。

馬克思認為,在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從事的勞動不是為滿足自身發展需要,而只有一個目的——獲取勞動產品。作為勞動主體的勞動者喪失了自己原本的地位,反過來受到勞動產品的奴役,即“勞動所產生的對象,及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

根據馬克思的觀點,自由的勞動乃是人區別于動物的關鍵所在。但是在異化的勞動中,人從事勞動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滿足自身對產品的需求。這種勞動不具備真正的勞動所具有的自由性(勞動者能夠自由從事勞動)以及發展性(勞動者通過能夠勞動得到自身發展),而是一種被強迫的、消極的勞動——異化勞動。

(二)異化勞動的表現形式。

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中的異化勞動,主要有以下幾個表現形式。

首先,勞動者與勞動產品之間的異化。 在正常的勞動狀態下, 勞動者作為勞動主體,勞動產品作為勞動的對象及產物,勞動者通過自由的勞動創造并掌控勞動產品,勞動產品的地位應當從屬于勞動者。 但是馬克思敏銳地觀察到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勞動的異常。作為勞動者,工人是一切物質財富(勞動產品)的創造者,但是工人并沒有享受到自身的勞動成果,并且無法依照自身的意志自由進行勞動,否則就無法生存。這是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資本家壟斷了所有的生產資料,工人為了生存,只能服從于資本家的雇傭。資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潤。資本家拿走了由工人創造的全部利潤,只給其留下維持自身生存的最低限度的工資。 在這種勞動中, 勞動者自身的意志無法得到實現,勞動的方式、勞動的強度都是自身無法決定的,勞動者成為了被勞動產品奴役的對象。最終,資本家占有的物質財富越來越多,工人相對資本家變得越來越貧窮。資本家為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價值,不斷剝削工人的勞動產品,工人生產的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卻越少,創造出的財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貧窮, “勞動產品是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的、物化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也是“勞動的現實化”;但現在勞動的對象化卻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工人的非現實化;工人對自己產品的關系成了一個異己的關系。

最后,人與人之間的異化。馬克思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異化,在本質上是人與勞動產品、人與勞動以及人與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的產物。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者(即工人階級) 與自身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是相異化的存在。 而這種異化關系依附于勞動產品,隨著資本家對勞動產品的獲取,轉移到了資本家身上,表現為勞動者同資本家之間的異化,即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勞動者對資本家的反抗。這種勞動者與資本家之間的異化關系,也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的表現。上述三點論到人對自己勞動產品的異化,對自身勞動的異化,對自己的類本質的異化,“而人對自身的關系只有通過人對他人的關系,才成為對他來說是對象性的現實的關系”,所以導致人與他人的相異化。

三、異化勞動理論的當代價值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提出的異化勞動理論在今天是否還有其獨到的時代啟示性?答案是肯定的。在馬克思的異化理論中,異化是一個幾近永恒的范疇——只要歷史的步伐尚未踏入共產主義,人類尚未得到真正的解放,異化就將一直存在于歷史的軌跡之中。在當代的中國,異化現象同樣存在。因此藉由馬克思的異化理論,我們可以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的異化現象,從而找到解決異化問題的方法。如前所述,在《1844 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詳細描述了異化勞動的概念及其表現形式。這就給我們提供了如何認識當前我國社會中的勞動異化現象,以及如何克服這種異化的理論指導以及方法論啟示。

消除異化勞動的現象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只有當社會生產力具有使財富如泉水般涌現的力量時,勞動者才能無需通過強制性的分工勞動或固化的分工勞動維持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就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描述的那樣,任何人都沒有特殊的活動范圍的局限,勞動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意愿選擇活動范圍和事項,可以“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钡侥菚r,人們進行的勞動,只有一個目的,即自我的發展及解放。這種勞動是完成了從“異化”到“揚棄異化”的過程的,真正意義上的“人的類本質”的勞動。通過這種勞動,人可以達到自我本性的復歸,以及自我價值的最終實現。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49、85頁.

[2]張佳佳:《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3]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M],上海:三聯書店,2011:第13頁.

[4]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第52頁.

猜你喜歡
異化勞動當代價值馬克思主義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馬克思“異化”理論的現實思考
淺析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
井岡山精神的當代意義
淺談長征精神的當代價值
新形勢下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
承辦大型體育賽事的生態環境異化問題研究
論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在聯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