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較不同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

2020-11-30 08:52都興光孫娟苑妍新
健康大視野 2020年22期
關鍵詞:麻醉效果羅哌卡因超聲引導

都興光 孫娟 苑妍新

【摘 要】 目的:探討不同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選擇122例上肢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數字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兩組,均接受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對照組給予0.3%濃度羅哌卡因,研究組給予0.5%濃度羅哌卡因。結果:研究組麻醉完善率、尺神經完全阻滯率、橈神經完全阻滯率、正中神經完全阻滯率、肌皮神經完全阻滯率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鎮痛持續時間、運動阻滯恢復時間均長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0.5%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優于0.3%濃度羅哌卡因。

【關鍵詞】 羅哌卡因;超聲引導;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2-041-02

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為臨床常用麻醉方式,而該麻醉方式的阻滯麻醉效果麻醉維持時間等均與患者使用麻醉藥物劑量呈直接影響關系[1]。隨著社會、臨床醫學等持續發展,臨床醫師使用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可以明顯減少創傷性,且阻滯效果較理想[2,3]。本次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分析?,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上肢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知情了解本次研究工作目的及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配合研究工作。以數字隨機分組方式將122例上肢手術患者分為兩組,均為61例,分別命名為對照組、研究組。研究組:男37例,女24例;年齡20~69歲,平均(36.50±10.65)歲;手術類型:上臂手術29例,前臂橈側手術25例,手部橈側手術7例。對照組:男39例,女22例;年齡22~68歲,平均(36.35±10.70)歲;手術類型:上臂手術31例,前臂橈側手術24例,手部橈側手術6例。兩組上肢手術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對照組給予0.3%濃度羅哌卡因,研究組給予0.5%濃度羅哌卡因。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具體操作如下:將患者收入手術室后,給予常規監測心率指標、血壓指標等,并記錄保存相關數據;調整患者為平臥位,實施麻醉;護理人員遵醫囑給予患者靜脈注射2 mg咪達唑侖,同時需囑咐患者自然放置并盡量放松手臂;操作者在利用超聲系統輔助引導下,進行掃描患者肌間溝臂叢神經,待可探查前斜角肌外部下方伴有圓形(或類圓形)低回聲神經干,結合實況移動超聲探頭,以保證臂叢影像為圖像中間部位;接著連接注射針頭、注射器及延長管,自超聲探頭外部進針,于超聲引導輔助下調整進針角度及深度;操作者自患者臂叢后外側并貼近其臂叢神經,可見回抽無血后,注入1/2麻醉藥物;接著,操作者推針至皮下,并結合進針角度作針對性調整,以推進針尖至臂叢前上方,使其貼近臂叢神經;可見回抽無血后,注入剩余麻醉藥物。研究組與對照組的羅哌卡因注入劑量均為30 mL。

2 結果

2.1 研究組與對照組手術麻醉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手術麻醉完善率更高(χ2=14.9956,P=0.0001)。

2.2 研究組與對照組完全阻滯效果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尺神經完全阻滯率更高(χ2=3.8526,P=0.0497),研究組橈神經完全阻滯率更高(χ2=9.7168,P=0.0018),研究組正中神經完全阻滯率更高(χ2=4.6591,P=0.0309),研究組肌皮神經完全阻滯率更高(χ2=8.5614,P=0.0034)。

2.3 研究組與對照組麻醉相關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鎮痛持續時間更長(t=2.3701,P=0.0208),研究組運動阻滯恢復時間更長(t=2.4501,P=0.0170),研究組麻醉起效時間更短(t=5.5908,P=0.0000)。

3 討論

上肢手術治療為臨床常見手術,臨床結合上肢手術患者的疾病特點,常用麻醉方法為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以往傳統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法多屬于盲探操作形式,此操作的成功率較低,而且容易造成較大損傷,個別患者更會因此誘發一系列并發癥,影響手術治療,更影響疾病預后。因此采取何種麻醉方式、選擇何種麻醉藥物,以提高麻醉效果,提高手術效果十分重要。

隨著臨床醫學超聲檢查技術持續發展進步,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被越來越廣泛運用于臨床麻醉治療中,也包括上肢手術麻醉。通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操作,操作者可以清晰觀察臂叢神經結構、周圍主要結構等,而且在超聲引導輔助下,操作者可以直視穿刺目標,以有效保障麻醉藥物均勻擴散至神經周圍,從而使神經阻滯麻醉成功率明顯提高。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法即將局部麻醉藥物于前中斜角肌肌間溝注入至臂叢神經干周圍,以起到有效阻滯所支配區域神經傳導作用。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操作者可以借助電子顯示屏清晰觀察到操作部位神經、操作部位血管以及操作部位相關組織,而且還可以有效辨析部位空間關系,以明顯提升麻醉穿刺準確性,降低多次性重復性穿刺,降低局部麻醉藥用量(或藥物劑量過大)而導致的不良反應。但由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患者為清醒狀態,因此,若不完善麻醉,則患者容易因手術疼痛而出現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影響手術療效。本次研究工作中,分別給予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使用0.3%濃度羅哌卡因、0.5%濃度羅哌卡因,從結果可知,運用0.5%濃度羅哌卡因的研究組的麻醉效果更具有優勢,提示適量提高羅哌卡因濃度可以有效確保手術麻醉效果,高濃度羅哌卡因可以有助于延長運動恢復時間,因此,選擇0.5%濃度羅哌卡因更有助于提高手術麻醉效果以及術后康復。

綜上所述,在臨床實施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過程中,運用0.5%濃度羅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更理想,可以更有利于提高麻醉完善率及神經完全阻滯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韓文冬.不同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 21(11):1970-1972.

[2] 黃剛.不同濃度羅哌卡因用于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0):145-148.

[3] 廖光東,羅東,姚強,等.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2017產科鎮痛和麻醉實踐指南”解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7, 33(8):586-589.

猜你喜歡
麻醉效果羅哌卡因超聲引導
羅哌卡因用于腰硬聯合阻滯麻醉的分娩鎮痛及對母嬰安全影響
無痛胃鏡檢查中丙泊酚聯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七氟烷麻醉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臨床研究
超聲引導下不同硬化劑注射治療肝囊腫的臨床效果評價
探析等效劑量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麻醉中的臨床效果
丙泊酚聯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輸注在燒傷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討
比較七氟烷和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鏡手術的麻醉效果及對麻醉蘇醒期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